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86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所述树脂组分中包含具有位阻基团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所述固化剂组分中包含经过金属盐催化剂转化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该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官能度不小于2.5、异氰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使用的羟基丙烯酸乳液能有效提高固化剂与树脂的反应几率,降低固化剂与胺、水发生副反应的概率,解决常规双组分聚氨酯面漆在湿碰湿应用中容易产生的失光、痱子等弊病;通过使用特殊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进一步提高了其与羟基丙烯酸乳液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了漆膜外观效果及物化性能。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性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

技术介绍

[0002]涂料涂装工艺主要有“干碰湿”和“湿碰湿”两种。“干碰湿”工艺相对传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两喷两烘”,即喷涂底漆之后,通过烘烤达到表干后,再喷涂面漆,完成后再进行一次烘烤;而“湿碰湿”通常采用“两喷一烘”的流程,喷涂底漆后,在漆面还处于潮湿的状态下,直接喷涂面漆,最后仅进行一次烘烤。相比而言,“湿碰湿”工艺不需要设置底漆烘烤工位,能减少能源消耗,生产加工的效率也更高,所以从业者往往倾向于使用“湿碰湿”工艺。
[0003]但由于缺省了一步烘烤,“湿碰湿”工艺中的面漆通常选用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因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组分偏油性,不易与底漆的载体——通常为水——发生反应,也就不会对漆面涂层产生较大影响。然而,溶剂型聚氨酯涂料会带来较多的VOCs排放,环保属性不佳,且在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中也有不小的安全隐患。若直接使用水性聚氨酯涂料替换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则容易与底漆产生冲突效应: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常用的亲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因其自身亲水的特点以及改性基团分子量的影响,往往会造成漆膜耐水性、耐候性下降。
[0004]目前也有将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直接应用于水性聚氨酯涂料、希望减少其与底漆反应的尝试,但现有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在水相中相容性不佳,会导致漆膜光泽较低甚至返粗的问题;而且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与常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交联度也不高,易与面漆中残留水分、活泼氢反应,产生面漆与底漆之间咬底的现象,对漆膜性能及外观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该面漆的VOCs排放低,绿色环保,使用时安全隐患小,且面漆的施工性良好,运用于“湿碰湿”工艺中,漆膜各项性能不亚于溶剂型涂料。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其中,树脂组分中包含具有位阻基团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固化剂组分中包含经过金属盐催化剂转化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该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官能度不小于2.5、异氰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5%。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分中包含具有位阻基团的核壳结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阻基团为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叔碳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为万华公司的Antkote2025、Antkote2035、Antkote2042N,或者为科思创公司的BayhydrolA2646、BayhydrolA2695,或者为湛新公司的SETAQUA6536。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在加热条件下通过滴加100ppm金属盐催化剂加工转化获得。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盐催化剂为三丁基氧化锡、四丁基氧化铬、异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树脂组分包括以下组分:
[0014][0015][0016]其中,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具有位阻基团。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剂为DISPERBYK

190、TEGODISPERS760W或D

85,
[0018]所述消泡剂为TEGOAirex901W、BYK

022或AFCONA

3085,
[0019]所述润湿剂为改性硅氧烷类、改性有机氟类、炔二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所述增稠剂为碱溶胀类增稠剂、聚氨酯类增稠剂或两者的混合,
[0021]所述颜料为钛白粉、酞菁蓝、碳黑、中铬黄或氧化铁红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所述填料为硫酸钡、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云母粉、云母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所述溶剂为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固化剂组分包括以下组分:
[0025]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20

50份,
[0026]助溶剂15

30份;
[0027]其中,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经过金属盐催化剂转化,该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官能度不小于2.5、异氰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5%。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助溶剂为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分与固化剂组分的重量比为4:1。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所使用的羟基丙烯酸乳液能有效提高固化剂与树脂的反应几率,降低固化剂与胺、水发生副反应的概率,解决常规双组分聚氨酯面漆在湿碰湿应用中容易产生的失光、痱子等弊病;
[0032](2)通过对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进行催化转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与羟基丙烯酸乳液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了漆膜外观效果及物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照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和对照例中所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购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
[0034]油性异氰酸酯的催化转化
[0035]取市售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WANNATE HT

100,加热至65

75℃,使用注射泵滴加100ppm的金属盐催化剂,直至固化剂粘度大于1000cp且NCO基团质量分数小于35%,通过分子膜蒸发技术分离HDI单体残留,获得官能度不小于2.5、异氰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5%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
[0036]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制备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中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可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比例进行调配,具体地,将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按照一定的的比例混合,加入蒸馏水调节至合适的喷涂黏度,喷涂至合适的膜厚(例如40~60μm)即可。闪干10~30min后,50~80℃烘烤30min~2h,或者自干7天。然后室温放置7天,测试其光泽、耐水、耐候等性能。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做成面漆来对比各项性能,配套的底漆都为相同的常规市售底漆涂料。
[0038]面漆实施例制备,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0039](1)树脂组分的制备:
[0040]S1、按配方将水、分散剂、配方量一半的消泡剂依次加入搅拌容器中,在500

800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分中包含具有位阻基团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所述固化剂组分中包含经过金属盐催化剂转化的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该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官能度不小于2.5、异氰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分中包含具有位阻基团的核壳结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阻基团为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叔碳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在加热条件下通过滴加100ppm金属盐催化剂加工转化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催化剂为三丁基氧化锡、四丁基氧化铬、异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面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树脂组分包括以下组分: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50

80份,分散剂2

4份,消泡剂0.5

1.5份,润湿剂0.2

0.5份,增稠剂0.5

1.5份,颜料5

15份,填料5

20份,溶剂2

5份,水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亮刘薇薇周贤杨超阳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