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及低温储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80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储粮转运控制方法及一种低温储粮系统,属于粮食仓储转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在对所储粮食夏天转运时,易发生谷物表面积露现象,而影响到对谷物进一步加工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主粮库内设置预温仓,在缓舒库内设置缓舒仓和热交换装置,通过多级缓慢升温的方式来实现谷物由低温到高温的转变,在升温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升温的幅度,以保证谷物在转运过程中表面不会结露,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谷物的后续加工需求。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谷物的后续加工需求。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谷物的后续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及低温储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用于把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谷物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在不结露的前提下实现谷物的转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低温储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低温储粮是较为安全的一种储粮方式,使粮食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下储存。低温储粮不仅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代谢,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有效地保持粮食的生命力及新鲜度,降低储粮损耗,还可有效控制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活动、危害,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学治虫药剂,有利于保持粮食卫生,减少环境污染。
[0003]低温储粮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盛夏季节,对处于低温状态的谷物进行出库时,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低温状态下的谷物突然被转运到室外时,谷物的表面由于温差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到表面,而会很快形成结露,从而会影响到谷物接下来的储存,易导致粮食变质,或者会影响到对谷物的进一步加工。
[0004]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 :CN 104813816A)公开了一种多层分区隔热通风低温储粮仓及其控温方法,采用密闭粮仓的仓顶与隔热层之间的空气进行隔热,再利用粮堆上层增加分区隔热层将粮仓外冷源导入保温,使粮堆上层面与隔热板之间的空气处于低温,从而使粮食周年处于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控制仪自动控制启、停冷气源、轴流风机,开、闭密封门并调节门的开合度,从而实现储粮仓的自动通风控温,冷气在密闭隔间独立封闭流动,不与粮食层直接接触,从根本上消除了结露,有效地保持储粮的品质,降低管理风险和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的目标。
[0005]这种控温方法能够实现对粮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但并没有考虑到对谷物在出仓时的温度控制,使得谷物在出仓时,特别是在盛夏季节出仓时,谷物表面易积露,有可能会影响到对谷物进一步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通过该控制方法的实施,而能够有效杜绝谷物出库时表面结露的现象,方便对谷物的作业。
[0007]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储粮系统,该储粮系统能够方便实现谷物无结露出库。
[0008]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用于实现把处于低温储存的谷物转运到外界的高温环境中,其特征在于,采用分级升温的方式把低温的谷物温度升高到与外界环境温度相近或相等,最终实现出料;所升温的幅度根据谷物的含水量来确定,以谷物在流转过程中不结露为前提条件。
[0009]所涉及到的储粮系统包括主粮库,缓舒库和集料结构,在主粮库的上端设置有预温仓,缓舒库内设有缓舒仓,缓舒仓的外周设有热交换装置。
[0010]在进行谷物转运时,使主粮库内的谷物进入到预温仓内密闭静置一段时间,再使预温仓内的谷物进入到缓舒仓内密闭静置一段时间,通过热交换装置使缓舒仓内的温度逐渐提升,然后通过集料结构对谷物进行外运。
[0011]谷物堆结露的主要条件是存在温差和达到露点(开始出现结露时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差愈大,结露愈严重。另外,在谷物的水分愈大,或空气中的含水量愈多,露点与谷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愈接近时,愈容易使水气达到饱和,就愈容易发生结露现象。见下表:谷物水分(重量百分数)1011121415161718结露温差(℃)12

1410

128

106

74

53

421该表里的试验数据显示,要实现不结露,需要结合谷物自身状况,以及所处环境因素,而确定谷物的逐渐升温幅度。也即是,谷物的水分为表上面一行的数值时,则在升温过程中需要注意升温的幅度。要达到谷物在升温过程中的不结露,谷物在不同的阶段所需静置的时间相对较长,环境与谷物之间具有热交换,要实现谷物与环境温度相一致或接近,每个阶段可能的时长少则几小时,多则要达到10小时以上,在谷物水分达到17%、18%时,要完成整个转运过程,有时需要耗费48小时以上。谷物在某一环境中静置较长时间时,由于与空气长时间相接触,在空气高湿的情况下,谷物会吸水,空气低湿的情况下,谷物中的水分会挥发,最终,环境中的湿度与谷物的含水量基本相对应。因此,通常只需要对环境的湿度进行检测,则能反应出谷物的含水量。
[0012]主粮库内设置有冷却系统,用以使主粮库内的温度维持在低温状态下。在主粮库内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以显示主粮库内的环境参数,从而为对谷物的降温幅度提供参考依据。预温仓和缓舒仓的外壁体上均设置有保温层,以避免或减少它们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在预温仓和缓舒仓内也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环境参数,从而为升温幅度提供参照依据。升温幅度是由设置在换热装置和相应仓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来探知的,通过两传感器所探知的温差来确定。
[0013]主粮库、缓舒库和集料结构之间通常是通过导料管道实现相通,在导料管道的外周设置有保温层,以防止在导管道处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而且使得导料管内的环境温度与谷物自身的温度相接触。在实现谷物转运前,需要先导通相应的仓室,使毗邻的两仓室内的初始环境参数基本一致。但在谷物进入到下游仓室内时,需要切断各仓室之间的联通,而实现谷物在目标仓室内的静置。要实现仓室之间的导通或切断,通常是通过门式结构来实现的,打开相应的门,则会实现导通,关闭相应的门,则会实现切断。门的打开和关闭通常是由电控机构所实现的。
[0014]进一步地,通过在预温仓的外围设置预温装置的方式,而实现预温仓内温度升高。预温仓本身设置在主粮库的顶端处,预温仓内的温度要略高于主粮库低处谷物的温度,在谷物进入到预温仓内后,预温装置启动,而实现预温仓内的温度升高,静置待谷物的温度与预温仓内的温度接近,再次启动预温装置,而使预温仓内的温度按一定的升幅上升,然后再通过静置使谷物与预温仓内的温度接近,直至使谷物达到目标温度,而被输入到缓舒库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装置以外界的热空气为传热媒介,在送风系统的作用下,使缓舒仓内的温度得到提升。这种结构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实现仓室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趋于一致。
[0016]进一步地,集料结构包括集料斗,集料斗内设有集料仓,在集料斗内于集料仓的外
围也设有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缓舒仓内的谷物在进入到集料仓内后需要密闭静置一定时间而出料。通过在集料斗内设置有热交换装置,使得进入到集料斗内的谷物得以逐渐升温,提高了谷物的升温梯级,有利于谷物能够提升到目标温度。
[0017]进一步地,在主粮库内设有立式的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促使谷物进入到预温仓内;预温仓的外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与预温仓的仓壁之间形成有液浴腔,环形、中空的热管在液浴腔内包绕在预温仓的外周,热管与预温仓的仓壁之间具有间隔,热管连接在风机上,在风机的驱动下,外界空气在热管内流动。液浴腔内会被预先注入水,以液体作为导热媒介,传热均匀缓慢,能够很好地适应谷物缓慢升温的要求。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储粮系统谷物转运控制方法,用于实现把处于低温储存的谷物转运到外界的高温环境中,其特征在于,采用分级升温的方式把低温的谷物温度升高到与外界环境温度相近或相等,最终实现出料;所升温的幅度根据谷物的含水量来确定,以谷物在流转过程中不结露为前提条件;所涉及到的储粮系统包括主粮库,缓舒库和集料结构,在主粮库的上端设置有预温仓,缓舒库内设有缓舒仓,缓舒仓的外周设有热交换装置;在进行谷物转运时,使主粮库内的谷物进入到预温仓内密闭静置一段时间,再使预温仓内的谷物进入到缓舒仓内密闭静置一段时间,通过热交换装置使缓舒仓内的温度逐渐提升,然后通过集料结构对谷物进行外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预温仓的外围设置预温装置的方式,而实现预温仓内温度升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装置以外界的热空气为传热媒介,在送风系统的作用下,使缓舒仓内的温度得到提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料结构包括集料斗,集料斗内设有集料仓,在集料斗内于集料仓的外围也设有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缓舒仓内的谷物在进入到集料仓内后需要密闭静置一定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维银张晓晨夏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