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65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包括:接粮斗,其为漏斗状,并且设置在浅圆仓顶部的中心处,接粮斗的大口径端与浅圆仓顶部的进粮口连通;落粮管,其上端与接粮斗的小口径端连通,下端延伸至浅圆仓的底部;落粮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的两端具有开口;外管固定套设在内管的外侧,使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内管为网状管;外管上开设有多层出粮口,并且多层出粮口沿外管的轴向间隔设置;分粮器,其为圆锥形,固定设置在接粮斗内;分粮器的尖端朝向进粮口设置,分粮器的底面覆盖在内管上方,并且分粮器的底面直径小于外管的内径;风机,其固定设置在内管中,并且靠近内管的上端设置;风机的出风口朝上设置。朝上设置。朝上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浅圆仓进出粮
,特别涉及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粮食破碎率是衡量粮食储藏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浅圆仓作为我国粮食仓储物流的典型仓型,以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早期,在浅圆仓等筒仓进粮作业中,大多采用仓顶入粮,而圆仓的直径一般为25

30m,装粮高度在12

15米左右,粮食从仓顶进粮口进入仓内后,通过自由落体方式降落值粮仓底部或粮面。浅当粮食经仓顶输送设备卸料口或布料口从高处落下时,由于垂直落差高、速度快、冲击大,造成谷物严重破碎和自动分级。尤其是东北地区粉质玉米籽粒烘后裂纹率较高,加上高落差和撞击严重,出现了较高的破碎增加。大量破碎籽粒和粉状物料存在,易发生吸湿、结露、发热和发霉等现象,构成储粮的风险隐患,是储存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大量破碎籽粒和粉状物料存在,易发生吸湿、结露、发热和发霉等现象,构成储粮的风险隐患,是储存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经过入仓储藏和出仓,粮食的破碎率普遍增加8%

10%,特别是经过干燥机烘干后的玉米破碎率增加高达15%左右,导致粮食品质下降,保管难度加大,给经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粮食的安全储存。后期增加仓壁溜槽进粮和仓顶布料器或中心管,但仍然存在分级和破碎增加的问题。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在浅圆仓的中心部位形成较大范围的杂质汇集区,严重影响了粮食的品质,也不利于粮食储存。严重降低储粮品质和安全,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其利用风机产生的逆向气流降低粮食颗粒在落粮管中降落速度,改善粮食颗粒与筒壁和粮食籽粒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入仓粮食破碎率。
[0004]本技术还通过接粮斗、分粮器与风机配合,将粮食中的粉杂颗粒扩散到较远距浅圆仓中心较远的半径范围处,而粮食颗粒在落粮管内部下落,减少粉杂颗粒在仓内粮食的自动分级,形成粉状物料柱的现象。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包括:
[0007]接粮斗,其为漏斗状,并且设置在浅圆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接粮斗的大口径端与浅圆仓顶部的进粮口连通;
[0008]落粮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浅圆仓中,所述落粮管的上端与所述接粮斗的小口径端连通,下端延伸至所述浅圆仓的底部;
[0009]其中,所述落粮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外管固定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侧,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内管为网
状管;所述外管上开设有多层出粮口,并且所述多层出粮口沿所述外管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0]分粮器,其为圆锥形,固定设置在所述接粮斗内;所述分粮器的尖端朝向所述进粮口设置,所述分粮器的底面覆盖在所述内管上方,并且所述分粮器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0011]风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中,并且靠近所述内管的上端设置;
[0012]其中,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上设置。
[0013]优选的是,所述内管上的网孔的孔径为2~2.5mm。
[0014]优选的是,所述内管的上端高于所述外管的上端。
[0015]优选的是,所述内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浅圆仓的地面上;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清杂门,所述清杂门靠近所述内管的下端设置;
[0016]其中,所述外管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留有距离,使所述外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清杂门的上方。
[0017]优选的是,所述风机采用斜流风机。
[0018]优选的是,所述外管的内壁通过支撑架焊接在所述内管上。
[0019]优选的是,分粮器的底面高于所述外管的上端。
[0020]优选的是,每层所述出粮口包括多个出粮口单体,所述多个出粮口单体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阵列。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利用风机产生的逆向气流降低粮食颗粒在落粮管中降落速度,改善粮食颗粒与筒壁和粮食籽粒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入仓粮食破碎率。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通过接粮斗、分粮器与风机配合,将粮食中的粉杂颗粒扩散到较远距浅圆仓中心较远的半径范围处,而粮食颗粒在落粮管内部下落,减少粉杂颗粒在仓内粮食的自动分级,形成粉状物料柱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接粮斗的主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接粮斗的俯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落粮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主要包括接粮斗110、落粮管120、分粮器130及风机140。
[0030]接粮斗110为漏斗状,并且设置在浅圆仓100顶部的中心处。接粮斗110的大口径端朝上设置,并且与浅圆仓100顶部的进粮口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接粮斗110整体采用耐磨不锈钢材材质。
[0031]落粮管120竖直设置在浅圆仓100中,落粮管120的上端与接粮斗110的小口径端(下端)连通,落粮管120的下端延伸至浅圆仓100底部的地面处。
[0032]落粮管120包括内管121和外管122,内管121和外管122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外管122固定套设在内管121的外侧,使内管121(的外壁)和外管12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内管121上布满网孔,为网状管;外管122上开设有多层出粮口122a,并且多层出粮口122a沿外管122的轴向间隔设置。
[0033]分粮器130为圆锥形,固定设置在接粮斗110内。分粮器130的尖端朝向浅圆仓100顶部的进粮口设置,内管121的外径小于分粮器130底面的直径,分粮器130的底面覆盖在内管121上方;并且分粮器130的底面直径小于外管122的内径。这样的设置,使分粮器130底面(下端)的边缘刚好对应内管121和外管122之间的环形通道。粮食从接粮斗浅圆仓100的进粮口进入接粮斗后,经过分粮器130的表面滑落至内管121和外管122之间的环形通道中,之后经出粮口122a进入粮仓内。
[0034]如图2

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接粮斗110包括:接粮斗框架111和溜粮板112。接粮斗框架111是由方管焊接而成的漏斗形框架,组成接粮斗框架111的方管漏斗的周向均匀分布,接粮斗框架111的上下两端为开口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粮斗,其为漏斗状,并且设置在浅圆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接粮斗的大口径端与浅圆仓顶部的进粮口连通;落粮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浅圆仓中,所述落粮管的上端与所述接粮斗的小口径端连通,下端延伸至所述浅圆仓的底部;其中,所述落粮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外管固定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侧,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内管为网状管;所述外管上开设有多层出粮口,并且所述多层出粮口沿所述外管的轴向间隔设置;分粮器,其为圆锥形,固定设置在所述接粮斗内;所述分粮器的尖端朝向所述进粮口设置,所述分粮器的底面覆盖在所述内管上方,并且所述分粮器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风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中,并且靠近所述内管的上端设置;其中,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上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气浮式浅圆仓减分级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的网孔的孔径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民关耿志任传禄张亚秋王显复孟庆涛韩峰吴文福孙凤阳刘哲徐岩丰博王紫微周斌陈殿印王利新谢欣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