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包括浮排、连接板、装卸料机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浮排由若干柱状密封仓并排组成,浮排能够依靠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于浮排的前后两端并与之形成基础结构;装卸料机构固定于浮排顶部,装卸料机构用于装载堵水料和向大坝渗漏部位灌注堵水料;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固定于浮排尾部,用于给驳船提供动力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深水集中渗漏部位应急堵水处理中的关键装备之一,可实现堵水料自动化、高效运输和运、灌一体化等功能,驳船结构简单、材料易得、便于现场焊接加工,可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可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可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应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面板堆石坝作为一种成本经济、施工快速的当地材料坝,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面板堆石坝运行状况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出现了混凝土面板、止水结构等防渗体破坏导致的严重渗漏问题,如湖南白云面板坝(坝高120m)最大渗漏量1240L/s、柬埔寨某面板坝(坝高115m)最大渗漏量超1000L/s,经检测面板防渗体均存在集中渗漏入口。众所周知,长期渗漏使面板下部垫层料掏空形成空腔,进而使渗漏恶化。为控制渗漏发展,对集中渗漏通道进行灌注淤堵是解决渗漏问题的第一步。目前,通常采用人工肩挑背扛的方法将堵水料由岸边运至渗漏部位,存在人工水上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且人工施工难以满足水上应急抢险处理的需要。为此,本专利提出一种适用于面板堆石坝集中渗漏处理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上快速运输和灌注一体化的运输驳船结构,以解决人工水上运料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提高面板坝渗漏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满足渗漏应急抢险处理需要。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包括
[0006]浮排,由若干柱状密封仓并排组成,所述浮排能够依靠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
[0007]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浮排的前后两端并与之形成基础结构;
[0008]装卸料机构,固定于所述浮排顶部,所述装卸料机构用于装载堵水料和向大坝渗漏部位灌注堵水料;以及
[0009]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固定于所述浮排尾部。
[0010]优选的是,所述装卸料机构包括固定浮排顶部的支撑架、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装料斗以及一端与装料斗出口连接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浮排外的下料槽,所述装料斗出口处设有用于挡料和卸料的挡板。
[0011]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下料槽伸出浮排外不少于20cm。
[0012]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下料槽与水平面夹角为15
‑
30
°
。
[0013]优选的是,所述浮排外套设有至少一圈与之相适配的固定环。
[0014]优选的是,所述浮排尾部顶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装板。
[0015]优选的是,驳船四周设置有护栏。
[0016]优选的是,驳船四周悬挂有废旧汽车轮胎。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出的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深水集中渗漏部位应急堵水处理中的关键装备之一,实现堵水料自动化、高效运输和运、灌一体化等功能,驳船结构简单、材料易得、便于现场焊接加工,可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采用钢制浮排作为浮体和运输平台,结构坚固、安全可靠,配备成套的柴油驱动马达,在提供充足动力前提下适应性强、耐用性好,能够快速实施集中渗漏部位的应急堵漏处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装料斗及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浮排及连接板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
1、密封仓,1
‑
2、固定环,1
‑
3、螺栓,1
‑
4、连接板,1
‑
5、安装板,2
‑
1、装料斗,2
‑
2、支撑架,2
‑
3、下料槽,2
‑
4、挡板,3
‑
1、动力系统,3
‑
2、控制系统,3
‑
3、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5]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该驳船结构包括浮排、连接板1
‑
4、装卸料机构、动力系统3
‑
1和控制系统3
‑
2,其中,浮排由若干具有中空内腔的柱状密封仓1
‑
1并排组成,所述浮排能够依靠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两个连接板1
‑
4分别固定于所述浮排的前后两端并与之形成基础结构;装卸料机构固定于所述浮排顶部,所述装卸料机构用于装载堵水料4
‑
1和向大坝渗漏部位灌注堵水料4
‑
1;所述动力系统3
‑
1和控制系统3
‑
2固定于所述浮排尾部,用于给驳船提供动力和控制。
[0026]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密封仓1
‑
1、连接板1
‑
4、装卸料机构均采用钢制件,结构简单、材料易得、便于现场焊接加工,可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
[0027]其中,浮排由4根钢制密封仓1
‑
1并排固定而成,单个钢制密封仓1
‑
1长7m、直径1m,两端分别通过数个螺栓1
‑
3固定在连接板1
‑
4上,钢制密封仓1
‑
1中间设一圈固定环1
‑
2,具体的,密封仓1
‑
1所用钢板厚度为6mm,其两端连接板1
‑
4和中间固定环1
‑
2均采用20#b型热轧普通槽钢,固定用螺栓1
‑
3采用8.8级M16高强螺栓1
‑
3。
[0028]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装卸料机构包括固定浮排顶部的支撑架2
‑
2、固定于支撑架2
‑
2上的装料斗2
‑
1以及一端与装料斗2
‑
1出口连接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浮排外的下料槽2
‑
3,所述装料斗2
‑
1出口处设有用于挡料和卸料的挡板2
‑
4。
[0029]其中,装料斗2
‑
1由4mm厚钢板剪裁焊接而成,倒锥形装料斗2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排,由若干柱状密封仓(1
‑
1)并排组成,所述浮排能够依靠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两个连接板(1
‑
4),分别固定于所述浮排的前后两端并与之形成基础结构;装卸料机构,固定于所述浮排顶部,所述装卸料机构用于装载堵水料(4
‑
1)和向大坝渗漏部位灌注堵水料(4
‑
1);以及动力系统(3
‑
1)和控制系统(3
‑
2),所述动力系统(3
‑
1)和控制系统(3
‑
2)固定于所述浮排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渗漏封堵水上快运与灌注联合驳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料机构包括固定浮排顶部的支撑架(2
‑
2)、固定于支撑架(2
‑
2)上的装料斗(2
‑
1)以及一端与装料斗(2
‑
1)出口连接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浮排外的下料槽(2
‑
3),所述装料斗(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华,田金章,高大水,贾强强,查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