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71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壳体以及阀芯,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阀芯移动以实现换位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槽滑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两端通过柱销与阀芯固定连接;安装座,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与长槽滑动连接的凸柱,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安装座上设置有由电磁铁控制且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电磁铁就能对阀芯进行快速控制以便进行换位工作,能节省成本,而且电磁铁不需要一直得电也能将阀芯定位在某一工作位置,故而电磁铁不会大量发热,减少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是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电磁阀一般由阀体、设置在阀体内且与阀体滑动配合的阀芯以及设置于阀芯两侧的电磁铁组成,电磁铁一般包括衔铁以及线圈,通过控制线圈上电流通断进而控制衔铁位移来控制阀芯移动,阀芯移动使得阀体上不同的油路进行连接,进而改变系统中流体的方向。现有的电磁阀一般有左位、中位和右位三个工作位,当电磁阀需要长时间维持在左位或右位工作状态时,需要长时间对左右两侧的电磁铁进行通电以完成工作,但是由于需要控制线圈长时间通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大大缩短了线圈的使用寿命,进而缩短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具有三个工作位的电磁阀一般通过两个电磁铁进行控制,使用两个电磁铁使电磁阀的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磁阀,利用一个电磁铁机即能对阀芯进行快速控制,且电磁铁不需要长时间得电保持状态。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两端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体滑动配合的阀芯,所述阀体上设置有T口、A口、P口、B口,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阀芯移动以实现换位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槽,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长槽,所述连杆的两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柱销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连通有设置于所述阀体表面的安装槽;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入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长槽滑动连接的凸柱,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由所述电磁铁控制且用于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调节机构。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以及用于连通T口和A口的第三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用于连通A口、P口或连通P口、B口,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三环槽之间连通有用于将T口和B口相连通的流道。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轨道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轨道轮的侧面设置有调节槽;移动腔,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移动腔上滑动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和移动腔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通过所述电磁铁得电能够带动所述柱塞向上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弹簧槽,设置于所述柱塞的侧面,所述弹簧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与所述弹簧槽之间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调节柱卡入到所述调节槽内的第二弹簧,通过所述调节柱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阀芯移动以实现换位。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槽分为首尾依次连通的第一螺旋槽、第一直槽、第二螺旋槽、第二直槽、第三螺旋槽、第三直槽、第四螺旋槽和第四直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槽与第一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直槽与第二螺旋槽之间设置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螺旋槽与第二直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直槽与第三螺旋槽之间设置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三螺旋槽与第三直槽之间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直槽与第四螺旋槽之间设置有第三侧面,所述第四螺旋槽和第四直槽之间设置有第四凸台,所述第四直槽与第一螺旋槽之间设置有第四侧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所述阀体并固定连接有标识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向呈垂直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偏心设置,通过所述转轮转动能够带动凸柱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连杆左右移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转轮和连杆,利用转轮上的凸柱与连杆上的长槽配合,使得通过转轮的旋转可带动连杆在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且由于连杆通过柱销和阀芯固定连接,进而可带动阀芯左右往复移动,完成对阀芯的控制,方便快捷。
[0014]2、通过设置轨道轮,通过活塞上的调节柱和轨道轮上的调节槽配合,能实现活塞移动带动轨道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轮转动,实现对阀芯的控制,而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和第一弹簧的配合,可控制活塞进行移动,进而通过一个电磁铁就能对阀芯进行控制,节省成本。
[0015]3、通过在轨道轮上设置若干直槽和螺旋槽,当活塞上的调节柱在螺旋槽内配合时,能够带动轨道轮转动,进而带动阀芯变换工作位置,而当活塞上的调节柱在直槽中配合时,通过调节柱定位能使轨道轮不转动,而轨道轮不转,阀芯的位置亦不会改变,使得电磁铁不需要一直得电也能将阀芯定位在某一工作位置,故而电磁铁不会大量发热,减少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0016]4、通过在阀体外设置标识轮,标识轮和轨道轮同轴且固定连接,通过观察标识轮上图案的方向,可对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简单明了,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I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轮的三维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轮另一方向的三维视图。
[0022]图中,阀体1、安装槽11、壳体21、安装座22、移动腔221、阀芯3、第一环槽31、第二环槽32、第三环槽33、流道34、连杆41、长槽411、柱销42、转轮51、凸柱52、转轴53、电磁铁6、柱塞71、调节柱72、第一弹簧73、第二弹簧74、轨道轮8、第一螺旋槽81、第一凸台811、第一直槽82、第一侧面821、第二螺旋槽83、第二凸台831、第二直槽84、第二侧面841、第三螺旋槽85、第三凸台851、第三直槽86、第三侧面861、第四螺旋槽87、第四凸台871、第四直槽88、第四侧面881、标识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如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两端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体滑动配合的阀芯,所述阀体上设置有T口、A口、P口、B口,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阀芯移动以实现换位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槽,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长槽,所述连杆的两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柱销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连通有设置于所述阀体表面的安装槽;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入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长槽滑动连接的凸柱,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由所述电磁铁控制且用于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以及用于连通T口和A口的第三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用于连通A口、P口或连通P口、B口,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三环槽之间连通有用于将T口和B口相连通的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轨道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轨道轮的侧面设置有调节槽;移动腔,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移动腔上滑动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和移动腔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通过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章鲁国强林利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庄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