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香荣专利>正文

鼻腔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止血是一种对鼻腔出血进行止血的医疗器械,它是由气囊,充气管,呼吸管等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止血又能用鼻呼吸的鼻腔压迫止血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使用新型止血器是一种适用于其他原因导致鼻腔出血的医疗器械。目前尚无专利用于鼻腔止血的器械,一般都是采用纱条或医用棉花蘸药物止血,这样容易损伤鼻粘膜,还会长时间渗血,影响止血效果,同时鼻腔不能进行呼吸,又给抢救时吸氧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止血及时,鼻腔又能呼吸,使用方便的鼻腔压迫止血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鼻腔压迫止血器是由气囊、充气管、呼吸管等组成;充气管的一端穿过气囊(1),一端顶部的壁并密封的固定在气囊(1)的壁上;呼吸管通过气囊的两顶端,与气囊的壁相密结在一起,并且呼吸管的两端微高出气囊的两顶端,气囊、充气管都是由软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管与呼吸管的直径之和小于气囊的直径。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鼻腔止血器的示意图。本技术鼻腔止血器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所示本止血器是由气囊(1),充气管(2),呼吸管(3)组成;充气管(2)的一端穿过气囊(1)一端顶部的壁并密封的固定在气囊(1)的壁上,从充气管(2)向气囊(1)里打气,可使气囊(1)鼓起,呼吸管(3),是通过气囊(1)的内腔,穿过气囊的两顶端与气囊(1)的壁相密切结在一起,并且呼吸管(3)的两顶端微高出气囊(1)的两顶端,当患者鼻腔出血时,将气囊(1)表面涂上药物塞进鼻腔,然后从充气管(2)打气,使气囊(1)鼓气,再将充气管(2)夹紧不让气外溢,这样就能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气囊(1),充气管(2)都是由软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管(2)与呼吸管(3)的两直径之和小于气囊(1)的直径。本技术的止血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止血效果良好,又能用鼻呼吸等。权利要求1.一种鼻腔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气囊(1),充气管(2),呼吸管(3)等组成;充气管(2)的一端穿过气囊(1),一端顶部的壁并密封的固定在气囊(1)的壁上,呼吸管(3)是通过气囊(1)的内腔,穿过气囊(1)的两顶端与气囊(1)的壁相密切结合在一起,并且呼吸管(3)微突出气囊(1)的两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气囊(1),充气管(2)都是由软胶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充气管(2)与呼吸管(3)的两直径之和小于气囊(1)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止血是一种对鼻腔出血进行止血的医疗器械,它是由气囊,充气管,呼吸管等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止血又能用鼻呼吸的鼻腔压迫止血器。文档编号A61B17/12GK2067553SQ8922112公开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何香荣 申请人:何香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腔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气囊(1),充气管(2),呼吸管(3)等组成;充气管(2)的一端穿过气囊(1),一端顶部的壁并密封的固定在气囊(1)的壁上,呼吸管(3)是通过气囊(1)的内腔,穿过气囊(1)的两顶端与气囊(1)的壁相密切结合在一起,并且呼吸管(3)微突出气囊(1)的两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香荣
申请(专利权)人:何香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