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5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垃圾处理箱、垃圾识别分拣装置、若干个分类垃圾桶、控制系统、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渗滤液收集槽和袋装垃圾处理装置,第一垃圾传送装置包括环形过滤网和能够驱动环形过滤网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环形过滤网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第一输送段以及处在其下方的第一回行段;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处在环形过滤网的上方,渗滤液收集槽处在环形过滤网的正下方;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处在第二垃圾传送装置和各个分类垃圾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袋装垃圾破袋、湿垃圾预处理、垃圾自动识别分拣等功能为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用户使用,并有效防止垃圾臭味、细菌的扩散。菌的扩散。菌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同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大幅增加。在丢弃垃圾时,许多人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会将整袋垃圾直接丢入垃圾桶,加重了环卫工人的分拣工作压力;同时,许多人不甚清楚垃圾分类细则,容易出现丢错垃圾桶的情况。
[0003]申请号为CN202011006199.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分类的垃圾箱,包括:投掷箱以及分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投掷箱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所述投掷箱的侧壁设置有投掷口,所述投掷口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投掷箱的底部设置有分类口,所述分类口靠近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所述传送带能够与所述分类口配合使用;所述分类口的底部设置有分类箱,所述分类箱包括:若干垃圾桶、容器盒、检测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所述容器盒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容器盒移动或/和旋转,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摄像头。这种智能分类的垃圾箱,采用自动识别垃圾,自动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计,有效促进了垃圾分类的进程,用户仅需要将垃圾从投掷口投掷进垃圾箱,传送带便可以自动将垃圾传送至容器盒。但是,由于这种智能分类的垃圾箱没有破袋功能,也不能做到垃圾干湿分离,因此不能对袋装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用户在投掷袋装垃圾之前,需要将垃圾袋内所装的液体倒入废水桶中,并将垃圾袋内中的垃圾取出后倒入垃圾箱内,使用较为不便,并且易导致垃圾臭味、细菌的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这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集袋装垃圾破袋、湿垃圾预处理、垃圾自动识别分拣等功能为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用户使用,并有效防止垃圾臭味、细菌的扩散。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垃圾处理箱、垃圾识别分拣装置、若干个分类垃圾桶、控制系统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渗滤液收集槽和袋装垃圾处理装置,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袋装垃圾处理装置、渗滤液收集槽、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第一垃圾传送装置包括环形过滤网和能够驱动环形过滤网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环形过滤网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第一输送段以及处在其下方的第一回行段;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处在环形过滤网的上方,渗滤液收集槽处在环形过滤网的正下方;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前端与第一输送段的后端相接续;垃圾处理箱的前部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在第一输送段前段的上方;各个分类垃圾桶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部并处在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周边,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处在第二垃圾传送装置和各个分类垃圾桶之间;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
圾传送装置、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06]使用时,用户可通过垃圾投放口将袋装垃圾投入垃圾处理箱内部,使其掉落在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的第一输送段上面;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先由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环形过滤网运行,通过第一输送段带动其上的袋装垃圾自前至后移动,当第一垃圾传送装置上的袋装垃圾从袋装垃圾处理装置的下方经过时,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将垃圾袋破开,并使其垃圾袋内的垃圾分散开,在传输过程中湿垃圾中的水分通过环形过滤网上的各个滤孔被滤到渗滤液收集槽中,实现对湿垃圾的水分预处理及渗滤液的收集,尽可能使得待分拣的垃圾保持干燥;随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第一垃圾传送装置将分散开的垃圾传送至第二垃圾传送装置上面,再由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对这些分散开的垃圾进行识别分类,并分拣至相应的垃圾箱内。这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集袋装垃圾破袋、湿垃圾预处理、垃圾自动识别分拣等功能为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用户使用,并有效防止垃圾臭味、细菌的扩散。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垃圾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多个传动轴,各个传动轴均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并且自前至后依次分布,各个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并共同将所述环形过滤网张紧;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传动轴传动连接。各个传动轴之间可以采用带传动结构或链传动结构实现传动连接。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相应的传动轴转动,带动余下的各个传动轴转动,通过第一输送段带动袋装垃圾自前至后移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垃圾传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主动辊、从动辊、环形带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主动辊、从动辊均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且自前后并排设置,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辊传动连接;主动辊、从动辊共同将环形带张紧,环形带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第二输送段以及处在其下方的第二回行段,第二输送段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后端相接续。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带动环形带及从动辊运行,通过第二输送段接收来自第一输送段送来的垃圾,并带动其继续自前至后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带的材质为PVC材质。这样可使环形带防水耐脏,便于后续将其清洗干净,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挡板。通过在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两个第一挡板,能够隔绝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上面的垃圾直接与垃圾处理箱的内壁接触,并且可避免垃圾在分拣之前从两侧掉落垃圾处理箱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还包括渗滤液回用装置,渗滤液回用装置包括净水器、抽水泵、输水管道和多个清洗喷头,净水器设于所述渗滤液收集槽的内腔中,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渗滤液收集槽的内腔连通,各个清洗喷头均通过输水管道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各个清洗喷头均设于所述垃圾处理箱内部;渗滤液回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渗滤液收集槽中的渗滤液达到一定量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净水器开始对渗滤液收集槽中的渗滤液进行净化,再通过抽水泵抽取渗滤液收集槽中净化后的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各个清洗喷头,由各个清洗喷头对垃圾处理箱内部进行
喷洗清洁,既避免了渗滤液排放产生的资源污染,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清洗喷头定时于每日凌晨对垃圾处理箱内部进行清洗。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清洗喷头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清洗喷头设于所述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的上方,另一个清洗喷头设于所述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上方。可利用两个清洗喷头分别对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进行喷洗清理。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垃圾处理箱、垃圾识别分拣装置、若干个分类垃圾桶、控制系统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渗滤液收集槽和袋装垃圾处理装置,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袋装垃圾处理装置、渗滤液收集槽、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第一垃圾传送装置包括环形过滤网和能够驱动环形过滤网运行的第一驱动机构,环形过滤网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第一输送段以及处在其下方的第一回行段;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处在环形过滤网的上方,渗滤液收集槽处在环形过滤网的正下方;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前端与第一输送段的后端相接续;垃圾处理箱的前部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在第一输送段前段的上方;各个分类垃圾桶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部并处在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周边,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处在第二垃圾传送装置和各个分类垃圾桶之间; 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袋装垃圾处理装置、垃圾识别分拣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多个传动轴,各个传动轴均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并且自前至后依次分布,各个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并共同将所述环形过滤网张紧;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传动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垃圾传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主动辊、从动辊、环形带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内部,主动辊、从动辊均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且自前后并排设置,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辊传动连接;主动辊、从动辊共同将环形带张紧,环形带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第二输送段以及处在其下方的第二回行段,第二输送段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后端相接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带的材质为PVC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传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挡板。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悦邓勇廖晓鹏叶大韶陈希温立华刘鑫荣蔡炳松周诗镕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