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6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豆激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其主要由枯草纳豆芽胞杆菌在发酵纳豆过程中所产生。纳豆激酶的主要功能是治疗和预防血栓病。然而,纳豆激酶在胃酸环境下容易失活,直接口服纳豆激酶会大大降低其溶栓能力。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提高纳豆激酶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率。
[0003]黄酮类物质是日常饮食中摄入最为丰富的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但在加工、储藏过程及胃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低溶解度,被动扩散和主动外排等因素都会降低黄酮的生物利用度,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胃肠道(酸碱度、酶的作用)中稳定性差,也是日常饮食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不高的原因。
[0004]因此,制备可靠的运载体系,对纳豆激酶和黄酮等营养物质进行保护,降低其在口腔、胃液内引起的破坏,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纳豆激酶、黄酮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具体如下:
[0007]S1.称取60

80g纳豆激酶,溶解于2

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

50cm的平底容器内,采用低温

pH诱导法,迫使纳豆激酶的结构发生定向异化,得到料液A;
[0008]S2.保持步骤S1低温

pH诱导后的低温环境,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3

4分钟后,采用6

7Gy/min的X

射线进行处理,得到物料B;
[0009]S3.将质量浓度为10

12%的海藻酸钠溶液均匀喷洒于物料B中,得到料液C,然后采用孔径800

820纳米的微细管道,将料液C匀速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凝胶微球。
[0010]步骤S1所述的低温

pH诱导法,具体处理过程为:
[0011]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以2℃/min的速度将纳豆激酶溶液的温度逐步降至2

4℃,保持3

4min,然后采用酸碱缓冲液,以0.2/min的速度调节溶液pH值,迫使纳豆激酶的α

螺旋含量变为42.5

42.8%。
[0012]步骤S2所述的X

射线进行处理具体为:
[0013]采用X

射线处理20秒、停止15秒,继续使用X

射线处理16秒、停止20秒,接着使用X

射线处理12秒、停止25秒,然后使用X

射线处理8秒、停止30秒。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纳豆激酶经过低温

pH诱导后发生结构异化,置于低温环境下,采用X

射线处理(低强度、间歇性逐步减弱)可以在保持纳豆激酶活性位点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促进葛
根素与纳豆激酶在特定肽段的氢键和共轭结合,从而强化纳豆激酶的刚性结构,形成纳豆激酶

葛根素共聚体;采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二次包埋后,可制得结构稳定、功能特性好的凝胶微球。
[0016]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凝胶微球产品控释性能好,可较好地抵御胃液酶的消化,而将纳豆激酶和葛根素运载至小肠释放;在小肠环境内,肠道中pH变化可触发纳豆激酶

葛根素共聚体的解聚,纳豆激酶释放出来后,结构基本复原为天然构象,活性可保留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生产方法具体如下:
[0019]S1.称取60

80g纳豆激酶,溶解于2

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

50cm的平底容器内,采用低温

pH诱导法,迫使纳豆激酶的结构发生定向异化,得到料液A;
[0020]S2.在2

4℃环境下,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3

4分钟后,采用6

7Gy/min的X

射线进行处理,得到物料B;
[0021]S3.将质量浓度为10

12%的海藻酸钠溶液均匀喷洒于物料B中,得到料液C,然后采用孔径800

820纳米的微细管道,将料液C匀速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凝胶微球。
[0022]步骤S1所述的低温

pH诱导法,具体处理过程为:
[0023]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以2℃/min的速度将纳豆激酶溶液的温度逐步降至2

4℃,保持3

4min,然后采用酸碱缓冲液,以0.2/min的速度调节溶液pH值,迫使纳豆激酶的α

螺旋含量变为42.5

42.8%。
[0024]步骤S2所述的X

射线进行处理具体为:
[0025]采用X

射线处理20秒、停止15秒,继续使用X

射线处理16秒、停止20秒,接着使用X

射线处理12秒、停止25秒,然后使用X

射线处理8秒、停止30秒。
[0026]对比例1:
[0027]S1.称取70g纳豆激酶,溶解于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cm的平底容器内,得到料液A;
[0028]S2.在3℃环境下,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4分钟后,得到物料B;
[0029]S3.将质量浓度为11%的海藻酸钠溶液均匀喷洒于物料B中,得到料液C,然后采用孔径800纳米的微细管道,将料液C匀速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凝胶微球。
[0030]对比例2:
[0031]S1.称取70g纳豆激酶,溶解于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cm的平底容器内,得到料液A;
[0032]S2.在3℃环境下,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4分钟后,采用7Gy/min的X

射线处理20秒、停止15秒,继续使用X

射线处理16秒、停止20秒,接着使用X

射线处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如下:S1.称取60

80g纳豆激酶,溶解于2

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

50cm的平底容器内,采用低温

pH诱导法,迫使纳豆激酶的结构发生定向异化,得到料液A;S2.保持步骤S1低温

pH诱导后的低温环境,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3

4分钟后,采用6

7Gy/min的X

射线进行处理,得到物料B;S3.将质量浓度为10

12%的海藻酸钠溶液均匀喷洒于物料B中,得到料液C,然后采用孔径800

820纳米的微细管道,将料液C匀速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凝胶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业俊黄文荣孙珊黄淑琪刘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