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0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属于雨伞技术领域,其包括中心伞骨,所述中心伞骨外设有伞面,所述中心伞骨的底端设有伞柄,所述伞面外的四周均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嵌入伞面内。该多功能安全雨伞,通过蓄电池盒内的蓄电池给LED灯珠和GPS模块进行供电,配合灯光调节按键对LED灯珠的亮度进行调节,一键呼救按键控制GPS模块启动,使GPS模块能够捕捉GPS卫星信号小电磁波并转为微弱的电流,并将该信号转化成求助信息传至移动终端,使该雨伞更为有效的保障行人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且GPS模块的设置,定位到使用人的位置,与亲属的手机关联后,可以在危险时准确呼救,及时得到救助,并且可以减少伞丢失的概率,保护使用者的财产安全。使用者的财产安全。使用者的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


[0001]本技术属于雨伞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

技术介绍

[0002]在现在的社会中,雨天出行是人们很想避免却又难以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在雨天的夜晚,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出行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在雨天人们习惯于打伞外出,事实上相比于晴天,雨天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有以下几点原因:1、雨天会因为积水反光或者雨刮器等的影响导致司机的视野受阻,2、雨天路面湿滑,轮胎的摩擦力变小,车辆不容易控制好速度,3、司机情绪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基于上述的几点原因,在雨天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路上都可能躲闪不及,反应力和行动力更为缓慢的老年人和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雨天尤其是雨天夜晚如何保障老年人和儿童的出行安全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主要是在交通安全的知识上进行宣传,并且主要针对的是司机这个群体,因为只要司机注意行车规范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从行人的角度考虑的话,市面上一些新型雨具的出现,比如像是可发光雨伞、发光雨衣等,这些雨具的普遍特点是在表面加上反光条,还有的发光雨伞会在伞柄处加上一个手电筒,但是反光条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有光可以反射,有些时候部分司机在雨天出行不开车灯可能会导致反光条反射的光不够明显,并且反光条的面积太小,能够产生的亮度有限,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光”,由此可见这些发光的雨具也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解决了在雨天尤其是雨天夜晚如何保障老年人和儿童的出行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包括中心伞骨,所述中心伞骨外设有伞面,所述中心伞骨的底端设有伞柄,所述伞面外的四周均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嵌入伞面内,四个发光组件均通过电线与主导线的顶端连接,所述主导线设置在空腔内,且空腔开设在中心伞骨的中部,所述主导线的底端贯穿伞柄与蓄电池盒的接入端连接,所述伞柄的两侧分别设有灯光调节按键和一键呼救按键,所述蓄电池盒的接入端与GPS模块连接,且GPS模块设置在伞柄内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伞面由外防护层与内防护层缝接制成,且发光组件缝接在外防护层与内防护层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外套有防水层并在周围镶上一圈橡胶条,且橡胶条的部分嵌入外防护层与内防护层之间。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GPS模块包括MCU、GSM模块和GPS引擎,所述MCU与GSM模块和GPS引擎双向连接,所述GSM模块和GPS引擎连接远程移动终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灯光调节按键和一键呼救按键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灯光调节按键用于调节LED灯珠的亮度,所述一键呼救按键用于控制GSM模块发送求助短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该多功能安全雨伞,通过蓄电池盒内的蓄电池给LED灯珠和GPS模块进行供电,且LED灯珠外防水层的设置防止因雨水导致漏电诱发使用者触电情况,配合灯光调节按键对LED灯珠的亮度进行调节,一键呼救按键控制GPS模块启动,使GPS模块能够捕捉GPS卫星信号小电磁波并转为微弱的电流,并将该信号转化成求助信息传至移动终端,使该雨伞更为有效的保障行人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且GPS模块的设置,定位到使用人的位置,与亲属的手机关联后,可以在危险时准确呼救,及时得到救助,并且可以减少伞丢失的概率,保护使用者的财产安全。
[0012]2、该多功能安全雨伞,通过发光组件的设置,并且由蓄电池盒内蓄电池进行供电,使该产品投入使用之后将极大的降低由于雨夜能见度低造成的行人安全交通事故,能够打消人们雨夜打伞不易被别人发现的焦虑。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中心伞骨;2、伞面;201、外防护层;202、内防护层;3、伞柄;4、发光组件;401、LED灯珠;402、防水层;403、橡胶条;5、电线;6、空腔;7、主导线;8、GPS模块;9、蓄电池盒;10、灯光调节按键;11、一键呼救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包括中心伞骨1,中心伞骨1外设有伞面2,伞面2由外防护层201与内防护层202缝接制成,且发光组件4缝接在外防护层201与内防护层202之间,由于伞面2为双层设计,电线5部分可以藏在外防护层201与内防护层202之间,更加安全;
[0020]中心伞骨1的底端设有伞柄3,伞面2外的四周均设有发光组件4,发光组件4包括LED灯珠401,LED灯珠401外套有防水层402并在周围镶上一圈橡胶条403,且橡胶条403的部分嵌入外防护层201与内防护层202之间,防水层402的设置且配合橡胶条403,防止因雨水导致漏电诱发使用者触电情况;
[0021]发光组件4嵌入伞面2内,四个发光组件4均通过电线5与主导线7的顶端连接,主导线7设置在空腔6内,且空腔6开设在中心伞骨1的中部,主导线7的底端贯穿伞柄3与蓄电池盒9的接入端连接,伞柄3的两侧分别设有灯光调节按键10和一键呼救按键11,灯光调节按键10和一键呼救按键11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灯光调节按键10用于调节LED灯珠401的亮度,一键呼救按键11用于控制GSM模块发送求助短信,因设有LED灯珠401,使该产品
投入使用之后将极大的降低由于雨夜能见度低造成的行人安全交通事故,能够打消人们雨夜打伞不易被别人发现的焦虑,且LED灯珠401的外露部分涂有防水材料,外观新颖,同时使光能够更加的发散,照亮更大的区域;
[0022]蓄电池盒9的接入端与GPS模块8连接,且GPS模块8设置在伞柄3内部,GPS模块8包括MCU、GSM模块和GPS引擎,MCU与GSM模块和GPS引擎双向连接,GSM模块和GPS引擎连接远程移动终端,通过GSM模块向指定的手机用户发送求助短信,并且将已处理完成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显示在用户界面,接收的GPS信号无效时,通过GSM模块向指定的手机用户发送求助短信,能够实现信息远程实时传递的目的,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4]使用时,在雨夜时,控制灯光调节按键10,蓄电池盒9内蓄电池能够通过主导线7和四个电线5将电源从伞柄3输送至伞面2上的四个LED灯珠401,将四个LED灯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包括中心伞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伞骨(1)外设有伞面(2),所述中心伞骨(1)的底端设有伞柄(3),所述伞面(2)外的四周均设有发光组件(4),所述发光组件(4)嵌入伞面(2)内,四个发光组件(4)均通过电线(5)与主导线(7)的顶端连接,所述主导线(7)设置在空腔(6)内,且空腔(6)开设在中心伞骨(1)的中部,所述主导线(7)的底端贯穿伞柄(3)与蓄电池盒(9)的接入端连接,所述伞柄(3)的两侧分别设有灯光调节按键(10)和一键呼救按键(11),所述蓄电池盒(9)的接入端与GPS模块(8)连接,且GPS模块(8)设置在伞柄(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2)由外防护层(201)与内防护层(202)缝接制成,且发光组件(4)缝接在外防护层(2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葛飞飞夏腾张元丞朱影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