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60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包括:在目标治理区域中的奥灰岩溶含水层布置一条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以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准,按照第一间距在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布置偶数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并以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线,按照第二间距在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垂直方向的下部布置多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在对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中的注浆位置完成注浆作业后,采集各个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目标取样区间中的岩屑,以对各个岩屑进行矿物分析;根据统计采集的岩屑中包含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和位置,确定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的浆液扩散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经济性和时效性,也有效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水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逐渐加大,其面临林的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隐伏构造的探查和治理难度明显提升,深部开采受奥灰岩溶水害威胁更为严峻,高承压水上开采面临的突水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煤层带压开采地面定向钻区域治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水害治理新技术,其主要针对煤层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改造,封堵导水通道,具有一次性治理区域面积大、施工效率高、注浆效果好、成本相对低的优点。该技术在地面施工定向水平多分支钻孔,对煤层底板选定的目标地层进行注浆改造,封堵煤层与目标含水层间的导水通道,改造目标含水层,增强隔水层阻水能力,从而实现底板水害的有效防治。
[0003]奥灰岩溶含水层注浆治理效果的关键在于水平分支孔间距的设定,其由区域浆液扩散范围决定。水平分支孔间距的设计不宜过大或过小。若分支孔间距过大,而浆液扩散范围有限,会留下大量未注浆改造的空白区、薄弱区域,存在遗留未充填的导水通道或者加固隔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目标治理区域中的奥灰岩溶含水层布置一条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以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准,按照第一间距在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布置偶数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并以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线,按照第二间距在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垂直方向的下部布置多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在对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中的注浆位置完成注浆作业后,采集各个所述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目标取样区间中的岩屑,以对各个所述岩屑进行矿物分析;所述目标取样区间是基于所述注浆位置设定的;根据统计采集的所述岩屑中包含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和位置,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的浆液扩散范围;所述目标矿物是通过将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的岩屑样品与所述目标治理区域所用的注浆材料结石体进行矿物对比分析确定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贯穿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中的完整岩层段区域和构造岩层段区域;所述注浆位置包括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中的第一注浆位置和所述构造岩层段区域中的第二注浆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采集的岩屑中包含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和位置,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的浆液扩散范围,包括:根据统计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和所述构造岩层段区域水平方向上各个所述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浆液扩散范围;根据统计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和所述构造岩层段区域垂直方向上各个所述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浆液扩散范围;根据所述第一浆液扩散范围和所述第二浆液扩散范围,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的浆液扩散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包括第一子间距和第二子间距;所述偶数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包括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以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线,按照第一间距在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布置偶数条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包括:以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为基线,按照第一子间距在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并按照第二子间距在所述注浆试验分支钻孔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布置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所述第一子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0米至25米;所述第二子间距的取值范围为45米至55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各个所述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目标取样区间中的岩屑,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注浆位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
支钻孔、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的第一取样区间;根据所述第二注浆位置,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构造岩层段区域的第二取样区间;按照预设取样间隔,采集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一取样区间和所述第二取样区间中的岩屑,并采集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一取样区间和所述第二取样区间中的岩屑;在确定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均超过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预设取样间隔,采集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一取样区间的岩屑,否则,不对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一取样区间的岩屑进行采集;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第一取样区间中采集到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第一取样区间中采集到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在确定第三数量和第四数量均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预设取样间隔,采集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二取样区间的岩屑,否则,不对所述第三取样试验分支钻孔和所述第四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所述第二取样区间的岩屑进行采集;所述第三数量为所述第一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第二取样区间中采集到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二取样试验分支钻孔的第二取样区间中采集到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所述目标取样区间包括所述第一取样区间和所述第二取样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奥灰岩溶含水层浆液扩散范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和所述构造岩层段区域水平方向上各个所述取样试验分支钻孔中包含所述目标矿物的岩屑的数量,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浆液扩散范围,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均小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子间距,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作业后在所述完整岩层段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浆液扩散范围;或,在确定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均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且第五数量和第六数量均小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子间距和所述第二子间距,确定所述奥灰岩溶含水层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路通樊振丽尹希文赵秋阳张志巍于秋鸽甘志超张玉军张刚艳孙林程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