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接端子、信号接收模块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1076580.1,原申请日是2019年11月6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汽车电气系统
,尤其涉及到一种压接端子、信号接收模块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电动汽车及汽车通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以预见的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丰富未来世界,给传统的汽车行业添加智能互联的发展空间,届时汽车可依托5G网络进行自主驾驶,驾驶过程中可以自动避让其他车辆及行人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提升交通效率。
[0004]为了实现无人驾驶及通讯互联,汽车需要增加更多的雷达模块,其信号处理能力及可靠性必须有极大的提升。目前汽车电气系统具体通过如图1所示的业界常用的压接端子1与印刷电路板2的配合呈图2所示的状态,其中,印刷电路板2上形成有镀孔21,镀孔21的内侧涂覆有铜质的镀层211,当压接端子1压入镀孔21内与镀层211接触实现电气连接可以将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导入雷达模块的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续金属片折弯卷曲而成的连接段、接触段和导向段;所述接触段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所述接触段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用于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镀孔配合的弧面;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接触段一端,用于与外接固定件连接;所述导向段位于所述接触段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形成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镀孔配合的所述弧面,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两侧且向所述弧面的轴心线的方向弯曲,且在所述接触段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镀孔压接配合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部分到所述第三部分的自由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自由端呈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与所述接触段的交界处设有透孔。6.根据权利要求1
‑
技术研发人员:查阳,黄洪,徐舫,方炜,方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