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包括滑道,滑道布置在左右的锁定梁上,在每个滑道上端滑动设置有滑块,左右的滑块对吊杆支撑;所述滑块正面安装有一组短行程油缸、背面安装有一组长行程油缸,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协同动作推动滑块前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移位平稳,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坝吊杆,尤其是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大坝吊杆的检修都是业内重点问题,吊杆检修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吊杆移位。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工人手动操控机械结构并配合液压千斤顶进行作业。这种传统的方法需要消耗工人大量体力,且在大坝内部环境中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3]另外,现有采用液压同步控制技术进行驱动,在设备负载力很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两个或以上数量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同时驱动一个工作部件,这种情况要求不管负载如何变化,多个执行元件都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但由于执行元件之间存在负载不均衡、泄漏量不同、摩擦阻力不同和制造误差等问题,多个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将会不同步,这一点将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果。
[0004]另外,由于吊杆是连接活塞杆和闸门的,处在门槽最中间。在通过机械装置进行吊杆的移位时,不允许机械装置对闸门处的坝体造成任何带破坏性的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及方法,能实现吊杆自动移位,大幅降低工人的体力消耗以及作业危险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包括滑道,滑道布置在左右的锁定梁上,在每个滑道上端滑动设置有滑块,左右的滑块对吊杆支撑;所述滑块正面安装有一组短行程油缸、背面安装有一组长行程油缸,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协同动作推动滑块前后移动。
[0007]所述滑道为镜面不锈钢板,滑道前后通过锁定梁的台阶面定位。
[0008]所述滑块底部左右装有滚轮,滚轮与滑道左右配合。
[0009]所述滑块底部固定有垫板,垫板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0]所述滑块上端安装有吊耳。
[0011]所述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尾端均安装有油缸座,油缸座上安装有吊耳,牵引绳一端与吊耳连接、另一端与围栏连接。
[0012]所述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均至少为两组,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通过同步回路液压系统驱动。
[0013]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进行大坝吊杆移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情况下,吊杆处于被吊起状态;人工布置滑道、滑块、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上述所有机构在使用完后取走;滑块通过滚轮进行定位,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均通过销轴与滑块连接;步骤2)、吊杆被放下后,吊杆左右落在滑块上;启动泵站,同一侧的两长行程油缸同步伸长,直到长行程油缸的油缸座接触大坝墙面;同一侧的两长行程油缸继续同步伸长,
由于一侧已经接触墙面,长行程油缸会传递来自墙体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吊杆向另一侧移动;反向恢复位置同理。
[0014]在两长行程油缸伸出继续过程中,两短行程油缸也顶到背后的墙面上,此时,两长行程油缸同步伸出,两短行程油缸同步缩回泄压。
[0015]在短行程油缸或长行程油缸工作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左侧电磁铁激活,则无杆腔进油,分流集流阀起分流作用,使两侧同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右电磁铁激活时,有杆腔进油,分流集流阀起集流作用,补偿压差使两侧同步。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滑块、滑道及驱动滑块前后移动的短行程油缸、长行程油缸,这样降低了移动吊杆所需的力,降低了电机功耗。
[0017]2)、通过采用镜面不锈钢钢板作为滑道,使用聚四氟乙烯板作为滑块的垫板,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若加注黄油,摩擦阻力更低,节省能耗。
[0018]3)、通过采用分流集流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作为液压系统的阀件,液压同步回路同步精度高,移位过程平顺稳定。
[0019]4)、全程仅需简单布置工装以及控制开关,工作强度低且安全可靠。
[0020]5)、整套装置未采用任何螺栓连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固定,避免对坝体造成损害(这是不允许的),在使用完成后即可全部撤离,不会对闸门的使用产生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0024]图中:短行程油缸1、吊杆2、油缸座3、长行程油缸4、滑块5、锁定梁6、滑道7、先导式溢流阀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分流集流阀10,同侧第一油缸11,同侧第二油缸12,泵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由短行程油缸1、油缸座3、长行程油缸4、滑块5、滑道7组成。
[0026]如图1所示,所述滑道7前后通过台阶面定位并设置在左右的锁定梁6上,滑道7是一块镜面不锈钢板,为移位提供具有较小摩擦力的道路。
[0027]如图1
‑
2所示,所述滑块5整体为对称设计,滑块5顶部四个角装有4个吊耳,方便在大坝狭小的空间中吊运,同时也可对吊杆2进行前后限位;滑块5上表面与吊杆2接触,用于承受吊杆2的重力;滑块5底部两边各4个滚轮,用于辅助定位及导向;滑块5底部正下方固定了一块聚四氟乙烯加工而成的垫板,垫板与镜面不锈钢制成的滑道7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若加注黄油,摩擦阻力更低;滑块5中间两侧各开了两个孔,短行程油缸1或长行程油缸4的杆头部与两个孔通过销轴连接。
[0028]如图1所示,短行程油缸1和长行程油缸4都通过销轴与滑块5相连,二者尾部通过销轴与油缸座3连接;油缸座3用于与大坝墙体接触并传递反向作用力,油缸座3上的吊环与
牵引绳连接,牵引绳另一端与围栏连接。此检修面是153高程,它上面还有一个检修面是178高程,这里有个围栏,牵引绳的作用就是使油缸在受力顶住墙体前保持水平。
[0029]这里的吊杆2和锁定梁6为大坝闸门上的固有结构,吊杆是用来连接启闭机活塞杆和闸门的,大约有七八吨重,锁定梁有4米左右。
[0030]工作过程及原理:1)、如图1所示,初始情况下,吊杆2处于被吊起状态,工人布置滑道7、滑块5、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由于该处是机组进水口流道闸门槽,里面不允许有其它东西,锚点都不能打,因此上述结构都是使用完后取走的,不允许固定设置在这里;滑块5通过滚轮进行定位,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均通过销轴与滑块5连接。吊杆2被放下后,启动泵站,长行程油缸4伸长,直到长行程油缸4的油缸座3接触大坝墙面,长行程油缸4继续试图伸长,由于一侧已经接触墙面,所以长行程油缸4会传递来自墙体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吊杆2向另一侧移动。反向恢复位置同理,只是通过短行程油缸1驱动。
[0031]吊杆位于门槽中间,长行程油缸需要把吊杆从门槽1/2位置推至3/4位置,最大行程3/4;短行程油缸相当于吊杆复位的时候把自己面前的吊杆从门槽1/4位置推至1/2位置,最大行程1/2。
[0032]在操作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7),滑道(7)布置在左右的锁定梁(6)上,在每个滑道(7)上端滑动设置有滑块(5),左右的滑块(5)对吊杆(2)支撑;所述滑块(5)正面安装有一组短行程油缸(1)、背面安装有一组长行程油缸(4),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协同动作推动滑块(5)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7)为镜面不锈钢板,滑道(7)前后通过锁定梁(6)的台阶面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底部左右装有滚轮,滚轮与滑道(7)左右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底部固定有垫板,垫板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滑块(5)上端安装有吊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尾端均安装有油缸座(3),油缸座(3)上安装有吊耳,牵引绳一端与吊耳连接、另一端与围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坝吊杆移位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均至少为两组,短行程油缸(1)、长行程油缸(4)通过同步回路液压系统驱动。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涵,陈辉,朱思思,朱全平,张易,万刚,陈虎东,水之源,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