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45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具体涉及汽车隔音领域,包括第一水洗棉层,第一水洗棉层上端开设有隔音结构,隔音结构由传导降噪组件和散热组件组成,导降噪组件包括基层、下贴合层和上贴合层,基层上下两端开设有吸音孔,基层上端开设在下贴合层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第二降噪棉柱和第一降噪棉柱相互交错在降低整体装置的厚度的同时还达到双重降噪拦截的效果,大大的增强了整个装置的降噪隔音效果,散热组件通过聚热长槽将热量聚集后通过透气散热孔排出有效的避免了多层隔音棉呈堆积造成汽车前围内温度增高的问题,散热组件在辅助隔音降噪的同时还解决了隔音棉呈堆积发热的问题。噪的同时还解决了隔音棉呈堆积发热的问题。噪的同时还解决了隔音棉呈堆积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隔音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部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在启动工作时会发出一定的噪音,噪音较大会影响到汽车的使用体验感,为了解决发动机噪音过大的问题将汽车前围内安装上水洗棉进行隔音,隔音棉大量应用于噪声处理例如汽车,现有的水洗棉不直接安装在汽车前围内会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但为经过降噪处理的普通水洗棉的降噪隔音效果较差,现有的水洗棉为了达到较好的隔音效果使用多层水洗棉进行叠加使用,多层叠加的水洗棉达到的较好的隔音效果的同时造成了隔音棉呈堆积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包括第一水洗棉层,所述第一水洗棉层上端开设有隔音结构,所述隔音结构由传导降噪组件和散热组件组成,所述导降噪组件包括基层、下贴合层和上贴合层,所述基层上下两端开设有吸音孔,所述基层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包括第一水洗棉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洗棉层(1)上端开设有隔音结构(2),所述隔音结构(2)由传导降噪组件(21)和散热组件(22)组成,所述导降噪组件(21)包括基层(211)、下贴合层(213)和上贴合层(216),所述基层(211)上下两端开设有吸音孔(212),所述基层(211)上端开设在下贴合层(213)下端,所述下贴合层(213)上端设有下固定槽(214),所述下固定槽(214)侧边设有第一降噪棉柱(215),所述上贴合层(216)下端开设有上固定槽(218),所述上固定槽(218)侧边开设有第二降噪棉柱(217),所述第二降噪棉柱(217)下端放置在下固定槽(214)内,所述第一降噪棉柱(215)上端放置在上固定槽(218)内,所述第二降噪棉柱(217)上端固定安装在上贴合层(216)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2)包括散热硅胶层(221)、透气散热孔(223)和第二水洗棉层(224),所述散热硅胶层(221)上端开设有聚热长槽(222),所述透气散热孔(223)开设在聚热长槽(222)上两端,所述散热硅胶层(221)开设在第二水洗棉层(224)下端,所述散热硅胶层(221)下端开设在上贴合层(216)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水洗棉内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洗棉层(1)和第二水洗棉层(224)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华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越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