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包括信号缆(1)、输电缆(2)和外护套(3),所述信号缆(1)和输电缆(2)置于外护套(3)中,在外护套(3)中还设置有成缆填充丝(4),将信号缆(1)和输电缆(2)周围的孔隙填满;信号缆(1)包括防电击层(12)、无纺布层(13)和多组信号对(11),每组信号对(11)具有两根信号线(111),防电击层(12)和无纺布层(13)依次包裹在多组信号对(11)的外侧,防电击层(12)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将电能传输和信号传输融合在一根电缆上,且不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定性和及时性。定性和及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属于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卷筒电缆基本上都是传输电能的,信号传输需要在另一根电缆上完成,容易出输电电缆与信号电缆缠绕的问题,且信号电缆得不到保护,容易断裂。
[0003]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同时进行电能、信号传输的卷筒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缆1、输电缆2和外护套3,所述信号缆1和输电缆2置于外护套3中,
[0005]在外护套3中还设置有成缆填充丝4,将信号缆1和输电缆2 周围的孔隙填满;
[0006]所述信号缆1包括防电击层12、无纺布层13和多组信号对11,每组信号对11具有两根信号线111,所述防电击层12和无纺布层 13依次包裹在多组信号对11的外侧,
[0007]所述防电击层12由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信号对11中的两根信号线 111外侧通过信号包带112缠绕。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组信号对11之间相互之间绞合。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根信号线111包括信号线芯 1111和包裹在信号线芯1111外的信号绝缘层1112。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防电击层12内,多组信号对 11之间填充有信号缆填充丝14。/>[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外护套3内侧还设置有内层包带层31。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3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缆填充丝4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材料。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1112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0017](1)将电能传输和信号传输融合在一根电缆上,且不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节省了空间;
[0018](2)电缆整体抗拉强度高、耐磨性能高;
[0019](3)电缆安全裕度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
信号缆;
[0023]2‑
输电缆;
[0024]3‑
外护套;
[0025]4‑
成缆填充丝;
[0026]11

信号对;
[0027]12

防电击层;
[0028]13

无纺布层;
[0029]14

信号缆填充丝;
[0030]21

电力绝缘层;
[0031]22

电力导体;
[0032]31

内层包带层;
[0033]111

信号线;
[0034]112

信号包带;
[0035]1111

信号线芯;
[0036]1112

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38]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39]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包括信号缆1、输电缆2和外护套3,所述信号缆1和输电缆2 置于外护套3中,
[0040]在外护套3中还设置有成缆填充丝4,将信号缆1和输电缆2 周围的孔隙填满。
[0041]所述输电缆2用于传输电能,所述信号缆1用于传输信号。
[0042]根据本技术,通过在复合卷筒电缆的外护套3内增加信号缆1,实现复合卷筒电缆同时对电能和信号的传输。
[0043]进一步地,由于复合卷筒电缆中输电缆2传输的电能一般电压较高,在几千伏甚至到十几千伏,若出现击穿现象,将会对信号缆1产生致命影响,直接导致信号缆1连接设备的损坏,如何降低击穿概率是本技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0044]根据本技术,所述信号缆1包括防电击层12、无纺布层 13和多组信号对11,每组信号对11具有两根信号线111,所述防电击层12和无纺布层13依次包裹在多组信号对11的外侧,
[0045]所述防电击层12由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0046]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又称FEP,其具有非常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电压能力非常强,它的介电常数从深冷到高工作温度,从50Hz到1010Hz超高频的广阔范围内几乎不变,并且很低,仅 2.1左右,通过增加防电击层12,可以用很薄的厚度就可以耐很高的电压。
[0047]进一步地,所述防电击层12的厚度为1~5mm。
[0048]进一步地,由于防电击层12较薄,通过无纺布层13对防电击层12的包裹,能够实现保护功能,避免放电击层12的破损。
[0049]根据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信号对11中的两根信号线111外侧通过信号包带112缠绕,使得两根信号线111 组成一组,便于信号的传递。
[0050]根据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组优选为4 组,多组信号对11之间相互之间绞合。
[0051]进一步地,每根信号线111包括信号线芯1111和包裹在信号线芯1111外的信号绝缘层1112,信号线芯1111采用 GB/T3956

2008规定的第6类铜导体,信号绝缘层1112采用信号电缆传输介质最常用的聚乙烯(PE)材料。
[0052]在本技术中,信号线111采用常规信号电缆常用的材质,使得信号线111不必再单独制作,通用性更强,易于生产。进一步地,由于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价格较高,采用防电击层12 包裹多组信号对11的方式,相比于直接将信号绝缘层1112的材质更换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能够降低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0053]根据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防电击层12内,多组信号对11之间填充有信号缆填充丝14,通过信号缆填充丝 14增强信号缆1的强度,提高信号缆1的抗拉性。
[005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缆填充丝4以及信号缆填充丝14均为聚对苯二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缆(1)、输电缆(2)和外护套(3),所述信号缆(1)和输电缆(2)置于外护套(3)中,在外护套(3)中还设置有成缆填充丝(4),将信号缆(1)和输电缆(2)周围的孔隙填满;所述信号缆(1)包括防电击层(12)、无纺布层(13)和多组信号对(11),每组信号对(11)具有两根信号线(111),所述防电击层(12)和无纺布层(13)依次包裹在多组信号对(11)的外侧,所述防电击层(12)由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每组信号对(11)中的两根信号线(111)外侧通过信号包带(112)缠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多组信号对(11)之间相互之间绞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传输信号用的复合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马华龙徐礼强周亭亭马长鑫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北阳电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