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4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排水管和篦子,所述的排水管的进水口端与篦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的进水口端的外侧安装有外套管,外套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水管的横截面面积,外套管靠近进水端的位置设有开口,外套管的底壁与排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外套管的开口端位于排水管的进水口端的后方一段距离,所述的外套管的内壁与排水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容纳腔;所述的排水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篦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保证防水层有足够厚度和强度,防止破坏防水层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

技术介绍

[0002]普通型雨水侧排口设置在女儿墙上,在施工时,女儿墙上的保温层往往会在雨水侧排口处收口不严密,开口过小会挡住一部分排水口,开口过大,会使女儿墙防水保护层水泥砂浆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夏天高温、冬天严寒)中,容易造成防水保护层失去强度或开裂、脱落,进而影响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0003]而且,现在常用的侧排口篦子通常带有两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排口周围的女儿墙上,但屋面防水通常都会上返,此处的女儿墙上都有防水层,如果用螺栓固定,容易破坏防水层,造成屋面渗水。实际施工中,通常用水泥砂浆将篦子粘在雨水侧排口上,经过夏天高温和冬季严寒考验,砂浆很快就脱落,雨水篦子也容易移位,起不到阻挡屋面垃圾异物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达到保证防水层有足够厚度和强度,防止破坏防水层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包括排水管和篦子,所述的排水管的进水口端与篦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的进水口端的外侧安装有外套管,外套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水管的横截面面积,外套管靠近进水端的位置设有开口,外套管的底壁与排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外套管的开口端位于排水管的进水口端的后方一段距离,所述的外套管的内壁与排水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容纳腔;所述的排水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篦子连接。
[0006]上述的排水管呈L型,排水管的水平管的端部为进水口端,竖直管的下端为出水口端,排水管的进水口端的两侧壁和上端壁向外侧扩张。
[0007]上述的排水管和外套管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
[0008]上述的排水管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调节螺母,排水管两侧的调节螺母分别与调节螺栓螺纹配合,调节螺栓伸出排水管的一端与连接板垂直连接,连接板上设有长条形连接通孔;所述的篦子的上端设有长条形通孔,篦子上端的长条形通孔与两连接板的长条形通孔对应垂直布置,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的长条形连接通孔和篦子上的长条形通孔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
[0009]上述的篦子为弧形篦子,弧形篦子包括上弧形板、侧板和安装板,上弧形板的两侧与侧板固定连接,上弧形板的上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上弧形板和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格栅孔,安装板上设有长条形通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的排水管的外侧套有外套管,外套管的内壁与排水管的外壁之间容纳腔,位于排水管上端和两侧的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和女儿墙保温层收纳在容纳腔内,位于排水管下端的屋面现浇板、细石保护层和防水层收纳在容纳腔内,能够保证防水层有足够厚度和强度,不会占用排水管而造成其口径狭小,避免防水层发生风化破损,发生渗漏;
[0012]2、本技术的排水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篦子连接,无需在女儿墙的防水层上打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避免了破坏防水层,造成屋面渗水。而且连接机构能够在横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移动篦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造成篦子安装困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排水管1、篦子4、外套管2和连接机构3。
[0018]所述的排水管1安装在屋面女儿墙预留孔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水管1呈L型,排水管1的水平管的端部为进水口端,竖直管的下端为出水口端,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两侧壁和上端壁向外侧扩张。
[0019]所述的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外侧安装有外套管2,外套管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水管1的横截面面积,外套管2靠近进水端的位置设有开口,外套管2的底壁与排水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外套管2的开口端位于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后方一段距离。
[0020]所述的外套管2的内壁与排水管1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容纳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水管1和外套管2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排水管1的横截面积小于外套管2的横截面面积。
[0021]所述的排水管1通过连接机构3与篦子4连接,排水管1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两调节螺母302,两调节螺母302的螺纹孔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排水管1两侧的调节螺母302分别与调节螺栓301螺纹配合,调节螺栓301伸出排水管1的一端与连接板303垂直连接,连接板303上设有长条形连接通孔。
[0022]所述的篦子4的上端设有长条形通孔,篦子4上端的长条形通孔与两连接板303的长条形通孔对应垂直布置,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303的长条形连接通孔和篦子4上的长条形通孔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能够将篦子4固定在连接板303上。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篦子4为弧形篦子,弧形篦子包括上弧形板403、侧板401和安装板402,上弧形板403的两侧与侧板401固定连接,上弧形板403的上端与安装板402固定连接,上弧形板403和侧板401上分别设有多个格栅孔,安装板402上设有长条形通孔,用于与连接板303连接。
[0024]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技术时,将排水管1安装在屋面女儿墙预留孔处,使位
于排水管1上端和两侧的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和女儿墙保温层放置在容纳腔内,使位于排水管1下端的屋面现浇板、细石保护层和防水层放置在容纳腔下端的位置。将位于容纳腔内的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和屋面现浇板与防水层之间填充沥青油膏。排水管1的出水口与接水斗连接,接水斗的下方与雨水管连接。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包括排水管(1)和篦子(4),所述的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与篦子(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外侧安装有外套管(2),外套管(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排水管(1)的横截面面积,外套管(2)靠近进水端的位置设有开口,外套管(2)的底壁与排水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外套管(2)的开口端位于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后方一段距离,所述的外套管(2)的内壁与排水管(1)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容纳腔;所述的排水管(1)通过连接机构(3)与篦子(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1)呈L型,排水管(1)的水平管的端部为进水口端,竖直管的下端为出水口端,排水管(1)的进水口端的两侧壁和上端壁向外侧扩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收口凹槽的屋面雨水侧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1)和外套管(2)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谋远王清海牟宗恺董衍军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