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25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包括:包括:水泵、真空机组;水泵,包括:含第一内腔、第一循环腔、第一机封座的泵体,含第二内腔、第二循环腔、第二机封座的泵盖,并设冷水排口、循环口、机封进口;真空机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通过管路相连通的液环真空泵、真空缓冲罐、冷水缓冲罐、压缩空气缓冲罐、汽水分离箱、列管风冷器、板式换热器,以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用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自动注水,无其他泄露点。露点。露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

技术介绍

[0002]水泵,用于输送液体或者使液体增压的机械设备,它使将外部动能转给液体,使能量增大的液体流动。按照水泵的结构,可分为:离心式、柱塞式、隔膜式等;水泵所输送的液体,不仅仅是水,还可以是油、酸液、碱液、乳化液、悬浮液,甚至是液体金属液等。水泵的主要参数,包括:扬程、流量、功率。目前,水泵多采用离心结构为主,因为离心结构的水泵能够:通过简单的加工叶轮就可以改变扬程、流量,功率由输入轴的驱动设备决定。因此,离心式水泵的应用更适用于实际的要求。
[0003]水泵在停机后,进水管路内液体由于自重回流,导致泵腔内的液体回流并进入空气,此时,再启动水泵,则不会将水抽出,同时,由于没有液体的冷却,也会造成机封的损坏。所以水泵启动前需要加注引水,最常规的引水加注方式是自灌,就是用水灌满水泵和进水管。
[0004]然而,频繁启停的水泵通过自灌方式注水,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1、自灌时间长;
[0006]2、操作繁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真空机组,所述水泵(1),包括:密封连接的泵体(11)、泵盖(12),所述泵体(11)上设置有第一内腔(111)、第一循环腔(112)、第一机封座(113),所述泵盖(12)上设置有第二内腔(121)、第二循环腔(122)、第二机封座(123),所述第一内腔(111)、第二内腔(121)用以容设叶轮,所述第一循环腔(112)、第二循环腔(122)相连通,所述第一机封座(113)、第二机封座(123)用以安装机封静环,泵盖(12)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二内腔(121)相连通的冷水排口(124)、与第二循环腔(122)相连通的循环口(126)、与第二机封座(123)相连通的机封进口(125);所述真空机组,包括:框架式基座(2),所述基座(2)上固定设置有液环真空泵(3)、真空缓冲罐(41)、冷水缓冲罐(42)、压缩空气缓冲罐(43)、汽水分离箱(5)、列管风冷器(6)、板式换热器(7)、控制箱(8),所述液环真空泵(3)的抽气口连通至真空缓冲罐(41)处,真空缓冲罐(41)与冷水排口(124)相连通,液环真空泵(3)的排气口连通至汽水分离箱(5),汽水分离箱(5)的出水口连通至列管风冷器(6)的管程进口处,列管风冷器(6)的管程出口连通至板式换热器(7)的热进口,板式换热器(7)的热出口连通至冷水缓冲罐(42),冷水缓冲罐(42)与液环真空泵(3)的冷水口相连通,汽水分离箱(5)的出气口连通至压缩空气缓冲罐(43),压缩空气缓冲罐(43)与列管风冷器(6)的壳程进口相连通,板式换热器(7)的冷媒口与循环水系统相连通,所述控制箱(8)内设置有用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电源模块、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口(126)设置有两组,并串接至板式换热器(7)冷媒出口与循环水系统的连通管路上;所述板式换热器(7)冷媒口处连通设置有四通阀(90),所述四通阀(90)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环真空泵(3)的抽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长宏魏来魏复兴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淄泵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