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属于电力设施领域。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上置式盖板,用于盖设在电缆沟上,且在所述上置式盖板的两侧设有第一T型槽;第一工字型板,所述第一工字型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另一侧的上边缘焊接有第一L型折板;下置式盖板,所述下置式盖板的两侧设有第二T型槽;第二工字型板,所述第二工字型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T型槽内,另一侧的下边缘焊接有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方向相反的第二L型折板,以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相互配合将所述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相互拼接在一起。该电缆沟盖板在铺设过程中相互拼接,盖板之间不会产生缝隙,避免在重要设备附近有油质泄露进电缆沟的情况。沟的情况。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盖板作为变电站土建、变电施工的一部分,在变电站中的使用由来已久,盖板主要用于变电站内各类电缆沟的覆盖,按照使用位置分为室内和室外盖板,按照安装形式分为嵌入式和简支式,但归根结底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承重、防尘、防火、防水防化学腐蚀等功能,因其结构简单,单块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护和检修。目前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所使用的电缆沟盖板通常为普通矩形盖板,盖板用角钢斜切45
°
角,进行焊接组装而成,然后在框架内浇筑混凝土成型进行现场铺设,特殊位置也存在梯形、三角形等异型盖板。盖板在铺设过程中,盖板外包边角钢和角钢贴合,依次进行,从而完成电缆沟的覆盖遮蔽。现有技术中,盖板和盖板进行拼合时,往往存在1
‑
3mm的拼合间隙,造成间隙的原因主要由于原材料直线度、平面度不达标,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热变形,浇筑前未进行校正、堆载过高引起的变形等多种原因。这些拼缝在变电站内的一般场所对其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在一些重要设备附近,特别是在变压器,电抗器10m范围内,油质一旦发生泄漏流入沟内,会造成较大的电气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且现有的盖板在部分部位损坏后,即需要更换整块盖板,造成了大量的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该电缆沟盖板在铺设过程中相互拼接,两个盖板之间不会产生缝隙,可以避免在重要设备附近有油质泄露进电缆沟的情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
[0005]上置式盖板,用于盖设在电缆沟上,且在所述上置式盖板的两侧设有第一T型槽;
[0006]第一工字型板,所述第一工字型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另一侧的上边缘焊接有第一L型折板;
[0007]下置式盖板,所述下置式盖板的两侧设有第二T型槽;
[0008]第二工字型板,所述第二工字型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T型槽内,另一侧的下边缘焊接有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方向相反的第二L型折板,以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相互配合将所述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相互拼接在一起。
[0009]可选地,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阻燃密封条,填设在第一L型折板和第二 L型折板的空隙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的厚度一致。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L型折板和所述第二L型折板扣接起来的高度与所述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的厚度相同。
[0012]可选地,所述上置式盖板和所述下置式盖板远离所述电缆沟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凹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0013]可选地,每个所述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对应设有两个所述凹槽和两个所述把手。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缆沟,所述电缆沟包括电缆沟本体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盖板。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通过设置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以相互拼接在电缆沟上,在该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的两侧均可以设有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第一工字型板的一侧可以卡进该第一T型槽内,另一侧的上边缘可以焊接有第一L型折板,第二工字型板的一侧可以卡进第二T型槽内,另一侧的下边缘可以焊接有第二L 型折板。该第二L型折板可以和第一L型折板相互扣接在一起,进而可以将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无缝隙的拼接在一起,能够有效的阻止油等液体的渗漏,且在该第一L型折板和第二L型折板有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将该第一L型折板和第二L型折板拆除,然后更换新的第一L型折板和第二L 型折板以完成对上置式盖板和下置式盖板的连接工作。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的三维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的侧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上置式盖板
ꢀꢀꢀꢀꢀꢀꢀꢀꢀꢀꢀꢀꢀꢀ
2、电缆沟
[0022]3、第一T型槽
ꢀꢀꢀꢀꢀꢀꢀꢀꢀꢀꢀꢀꢀꢀꢀ
4、第一工字型板
[0023]5、第一L型折板
ꢀꢀꢀꢀꢀꢀꢀꢀꢀꢀꢀꢀꢀ
6、下置式盖板
[0024]7、第二T型槽
ꢀꢀꢀꢀꢀꢀꢀꢀꢀꢀꢀꢀꢀꢀꢀ
8、第二工字型板
[0025]9、第二L型折板
ꢀꢀꢀꢀꢀꢀꢀꢀꢀꢀꢀꢀꢀ
10、阻燃密封条
[0026]11、凹槽
ꢀꢀꢀꢀꢀꢀꢀꢀꢀꢀꢀꢀꢀꢀꢀꢀꢀꢀꢀ
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2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和电缆沟的三维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的侧视图。在本
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电缆沟盖板可以包括:上置式盖板1、第一工字型板4、下置式盖板6和第二工字型板8。该上置式盖板1可以用于盖设在电缆沟2上,且在该上置式盖板1的两侧可以设有第一T型槽3。第一工字型板4的一侧可以设置在该第一T型槽3内,另一侧的上边缘可以焊接有第一L型折板5。下置式盖板6的两侧可以设有第二T型槽7。该第二工字型板8的一侧可以设置在该第二T型槽7内,另一侧的下边缘可以焊接有与第一L型折板5方向相反的第二L型折板9,以与第一L型折板9相互配合将上置式盖板1和下置式盖板6拼接在一起。
[0029]当电缆沟2不是在一些重要设备的下方时,且防渗漏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将上置式盖板1和下置式盖板6相互拼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对电缆沟2 的遮盖。在一些重要设备下的电缆沟2需要防止油等液体渗漏的情况下,可以将该第一工字型板4卡进上置式盖板1的两侧,第二工字型板8卡进下置式盖板6,然后将两个相邻的上置式盖板1和下置式盖板6无缝的拼接在一起,以避免渗漏的情况。该电缆沟盖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有一些损坏,当该第一工字型板4或者第二工字型板8有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将损坏的第一工字型板4或者第二工字型板8从上置式盖板1或者下置式盖板6内抽出,然后重新安装新的第一工字型板4或者第二工字型板8即可继续使用,避免该电缆沟盖板因部分部位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式电缆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上置式盖板(1),用于盖设在电缆沟(2)上,且在所述上置式盖板(1)的两侧设有第一T型槽(3);第一工字型板(4),所述第一工字型板(4)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T型槽(3)内,另一侧的上边缘焊接有第一L型折板(5);下置式盖板(6),所述下置式盖板(6)的两侧设有第二T型槽(7);第二工字型板(8),所述第二工字型板(8)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T型槽(7)内,另一侧的下边缘焊接有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5)方向相反的第二L型折板(9),以与所述第一L型折板(5)相互配合将所述上置式盖板(1)和下置式盖板(6)相互拼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阻燃密封条(10),填设在第一L型折板(5)和第二L型折板(9)的空隙之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刚,季锦,程元友,苏斌,杜军,李从兵,王义成,张玉娟,朱贵春,杨琨,金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