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动装置及车辆,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安装座、推杆组件、弹簧组件、助推组件、壳体、导杆、制动缸和活塞,制动踏板安装座、壳体分别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推杆组件的一端与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活塞连接,制动踏板安装座设有通孔,导杆穿过通孔通过紧固螺母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制动踏板安装座与导杆、紧固螺母之间设有隔振衬套;助推组件与推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推杆组件移动;弹簧组件用于使得制动踏板复位,弹簧组件滑动套设于导杆上。本申请通过在制动装置的制动踏板安装座与导杆、紧固螺母之间设置隔振衬套,避免导杆的振动通过制动踏板安装座传递至制动踏板。的振动通过制动踏板安装座传递至制动踏板。的振动通过制动踏板安装座传递至制动踏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车辆的制动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量纯电动汽车配置电液复合控制制动助力器系统。由于纯电动汽车的噪声水平、振动水平低于传统燃油车,在快速制动时电液复合控制制动助力器系统引起的振动问题容易被感知,将严重降低驾驶舒适性。目前尚无解决电液复合控制制动助力器引起的制动踏板抖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动装置及车辆,改进电液复合控制制动助力器引起制动踏板抖动的相关结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解决电液复合控制制动助力器引起制动踏板振动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用于车辆制动,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安装座、推杆组件、弹簧组件、助推组件、壳体、导杆、制动缸和活塞;
[0005]该制动踏板安装座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制动踏板与该制动踏板安装座铰接,推杆组件的一端与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活塞连接;
[0006]该壳体与该车身钣金固定连接;
[0007]该制动踏板安装座设有通孔,该导杆穿过该通孔通过紧固螺母与该车身钣金固定连接,至少部分该导杆在该壳体内延伸,该导杆上套设有隔振衬套,该隔振衬套位于该制动踏板安装座与该导杆、该紧固螺母之间;
[0008]该制动缸包括制动腔,所述制动缸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设置,该活塞活动设置于该制动腔内;
[0009]该助推组件与该推杆组件连接,该助推组件用于驱动该推杆组件沿其轴向朝向该制动缸移动;
[0010]该弹簧组件用于使得该制动踏板复位至非制动位置,该弹簧组件位于该壳体内,该弹簧组件与推杆组件固定连接,该弹簧组件与壳体连接,该弹簧组件滑动套设于该导杆上。
[0011]进一步的,该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底座和复位弹簧,该弹簧底座与推杆组件固定连接,该弹簧底座上设有导向孔,该弹簧底座通过该导向孔滑动套设于该导杆上,该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弹簧底座固定连接,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壳体靠近该制动缸的一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该导杆上套设有套管,该套管包括第二轴向延伸部和第二径向延伸部,该隔振衬套套设于该套管上,至少部分该第一径向延伸部和至少部分该第二径向延伸部位于该制动踏板安装座与该紧固螺母之间。
[0013]进一步的,该该制动踏板安装座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该通孔,该紧固螺母位于该安装槽内。
[0014]进一步的,该导杆的数量为1
‑
4个。
[0015]进一步的,该复位弹簧与该弹簧底座之间设有第一隔振垫。
[0016]进一步的,该壳体与该车身钣金之间设有第二隔振垫。
[0017]进一步的,该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该前壳体为板状,该后壳体包括容纳腔,该前壳体与该后壳体连接,该前壳体与该车身钣金连接,该第二隔振垫位于该前壳体与该车身钣金之间。
[0018]进一步的,该助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齿轮组件,该驱动组件通过该齿轮组件与该推杆组件连接。
[0019]进一步的,该推杆组件设有驱动螺纹,推杆组件通过驱动螺纹与齿轮组件中的齿轮啮合。
[002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动装置。
[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通过在制动装置的制动踏板安装座与导杆、紧固螺母之间设置隔振衬套,由此通过隔振衬套吸收、隔断导杆的振动,避免导杆的振动传递至制动踏板安装座,避免导杆的振动通过制动踏板安装座传递至制动踏板,导致制动踏板抖动,可以显著减轻制动踏板的抖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0023]在复位弹簧与弹簧底座之间设置第一隔振垫,由此,在制动踏板复位过程中,通过该第一隔振垫吸收、隔断复位弹簧产生的振动,避免复位弹簧的振动传递至弹簧底座,从而避免复位弹簧的振动通过弹簧底座传递至推杆组件、制动踏板,从而避免制动踏板抖动;
[0024]在壳体与车身钣金之间设有第二隔振垫,由此,通过该第二隔振垫吸收、隔断壳体的振动,避免壳体的振动传递至车身钣金、制动踏板安装座和制动踏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制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制动装置中弹簧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
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31]为了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让更多的工程技术工作者容易了解和应用本技术,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用于车辆,尤其用于电动车辆,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安装座13、推杆组件、弹簧组件、助推组件、壳体、导杆4、制动缸1和活塞19。制动踏板安装座13与车身钣金14固定连接,制动踏板与该制动踏板安装座13铰接,该制动踏板与该推杆组件连接,由此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踩踏制动,使得踩踏制动相对于制动踏板安装座13移动,并带动推杆组件移动,对车辆进行制动。
[0034]壳体与该车身钣金14固定连接,制动缸1包括制动腔,制动缸1相对于该壳体固定设置,活塞19活动设置于该制动腔内。该制动缸1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用于储存制动液2的储液罐连通,出液口和制动管路连通。可选的,制动缸1内设有2个相互连接的活塞19,该制动缸1包括2个进液口和2个出液口,每个活塞19与1个进液口和1个出液口对应设置,以通过该活塞19的移动,使得制动液2从对应的进液口进入所述制动腔,或使得所述制动腔中的制动液2从对应的出液口流出。
[0035]推杆组件的一端与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活塞19连接。由此,制动踏板通过推杆组件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安装座(13)、推杆组件(3、8)、弹簧组件、助推组件、壳体、导杆(4)、制动缸(1)和活塞(19);所述制动踏板安装座(13)与车身钣金(14)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安装座(13)铰接,所述推杆组件(3、8)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19)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钣金(14)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踏板安装座(13)设有通孔,所述导杆(4)穿过所述通孔通过紧固螺母(10)与所述车身钣金(14)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导杆(4)在所述壳体内延伸,制动踏板安装座(13)与导杆(4)、紧固螺母(10)之间设有隔振衬套(12);所述制动缸(1)包括制动腔,所述制动缸(1)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活塞(19)活动设置于所述制动腔内;所述助推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3、8)连接,所述助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组件(3、8)沿其轴向朝向所述制动缸(1)移动;所述弹簧组件用于使得所述制动踏板复位,所述弹簧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3、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组件与壳体连接,所述弹簧组件滑动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上套设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包括第二轴向延伸部和第二径向延伸部,所述隔振衬套(12)套设于所述套管(11)上,所述隔振衬套(12)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位于所述制动踏板安装座(13)与所述紧固螺母(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安装座(13)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龙,张军,李欣,宋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