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卫生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及其制备方法。该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包括上下叠合的水分散吸收层和水分散隔液层;所述水分散隔液层包括天然植物片层;所述天然植物片层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所述干态植物片材包括干态植物花瓣和/或干态植物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的水分散隔液层,能够有效阻挡水分散吸收层中的液体向下溢流,同时还能使卫生巾或护垫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水分散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卫生巾、护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一次性吸收性卫生用品使用后如何处理,已成为困扰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
[0003]众所周知,传统的卫生巾、护垫等吸收性卫生用品大多以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产品不可再回收,废弃后不能自然降解,已成为新的白色污染。每天产生的大量卫生巾、护垫等吸收性卫生用品垃圾只能通过掩埋、焚烧的方式处理,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开发具有可降解性能的卫生护理用品已成为行业热点,目前已研发出不少可降解吸收性卫生用品(如专利CN202120575464.0、CN201520793812.6)。
[0004]这些可降解吸收性卫生用品采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或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能够实现自然降解,但不足之处在于不具备可冲散性能,即不能达到INDA EDANA“一次性非织造产品可冲散性评估指南”规定的要求,使用后也会像一般垃圾一样被采取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长此以往会对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0005]实际上,对于卫生巾、护垫等吸收性卫生用品,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其投入马桶,使其在水中分散,然后放水冲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简单方便,同时能够避免细菌滋生、蚊虫聚集等问题发生,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对于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既需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发生液体渗漏、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同时又要求产品使用后可在水中快速分散、崩解。如何解决产品在防渗漏性、透气性和可冲散性之间的矛盾,是该类产品开发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卫生巾、护垫难以兼顾防渗漏性、透气性和可冲散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的水分散隔液层,能够赋予卫生巾或护垫较好的防渗漏性、透气性和可冲散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包括上下叠合的水分散吸收层和水分散隔液层;所述水分散隔液层包括天然植物片层;所述天然植物片层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所述干态植物片材包括干态植物花瓣和/或干态植物叶片。
[0008]天然植物具有天然芳香气味,能够抑菌除味。本专利技术将干态植物片材堆叠后作为水分散隔液层,与水分散吸收层叠合,能够发挥以下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散性隔液层中,
由于植物叶片和花瓣具有不同微结构的粗糙表面,且表面具有疏水的表皮蜡质,两者协同能够赋予干态植物片材表面较好的防水性能,从而使卫生巾或护垫在使用时,水分散性隔液层能够有效阻挡水分散吸收层中的液体向下溢流。同时,干态植物片材内部具有许多微细气孔,能够赋予水分散性隔液层较好的透气性。在卫生巾或护垫使用完后,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的水分散性隔液层能够在水中快速分散并碎片化,从而使卫生巾或护垫具有较好的可冲散性。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水分散性隔液层,能够使卫生巾或护垫兼具较好的防渗漏性、透气性和可冲散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干态植物片材表面为非光滑结构,表面具有疏水性物质,疏水性物质为表皮蜡、表皮毛、表皮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本专利技术研发团队经过理论研究和大量试验发现,当选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干态植物片材时,能利用其表面的非光滑结构和疏水性物质,赋予水分散隔液层较高的疏水性,具体而言:植物表面上的疏水性物质能够使其具有拒水性,植物表面的微米乳突结构、凹面细胞结构、微米级乳突和纳米级褶皱复合结构等粗糙表面能够增强疏水性,使表面锁住空气变多,与水接触面积变少。
[0011]进一步地,所述干态植物片材包括干态艾叶片、干态玫瑰花瓣、干态菊花瓣、干态金盏花和干态益母草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作为优选,所述干态植物片材的厚度≤1.5mm;所述天然植物片材中各边的尺寸≥2mm。
[0013]本专利技术团队经理论研究和多次试验,发现干态植物片材的尺寸不能过小,过小容易导致堆叠不均匀,水分散隔液层出现空隙,防漏效果不佳;同时,干态植物片材的厚度不能过高,过高容易导致水分散隔液层的透气性下降。
[0014]作为优选,所述水分散隔液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天然植物片层下方的水分散衬垫片层;所述水分散隔液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方案A:将干态植物片材堆叠成形后,进行熏蒸使干态植物片材舒展和软化,而后轧合成薄型片材,烘干后,粘合到水分散衬垫片层上,获得水分散隔液层;方案B:将干态植物片材堆叠成形后,进行熏蒸使干态植物片材舒展和软化,而后与水分散衬垫片层叠合固定,再轧合成薄型片材,烘干,获得水分散隔液层;方案C:将干态植物片材均匀分散在液体中,通过湿法成形制成湿态天然植物片层;对湿态天然植物片层进行脱水、轧合和烘干后,粘合到水分散衬垫片层上,获得水分散隔液层。
[0015]在上述制备过程中,通过轧合,能够减小干态植物片材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水分散隔液层的防渗漏性;并且,轧合的方式能够避免干态植物片材之间粘合、缠结,使其在水中更易分散和碎片化。通过熏蒸,能够使干态植物片材自然舒展开,有利于构建水分散隔液层,并且,经熏蒸后的花瓣或叶片会软化,在轧合过程中不易破碎,有利于构建具有高防渗漏性的超薄水分散隔液层。
[0016]作为优选,所述水分散吸收层的上方设有水分散面层;所述水分散隔液层的下方设有水分散底层。
[0017]作为优选,所述水分散面层的周沿向下延伸贴合于水分散底层的上表面,所述水分散吸收层和水分散隔液层的四周被水分散面层与水分散底层包覆固定。
[0018]作为优选,所述天然植物片层的上表面设有与水分散吸收层适配的凹槽;所述水分散吸收层嵌设于凹槽内。
[0019]在使用中,卫生巾或护垫的面层与底层的边沿贴合处与经血接触后易失效,导致贴合结构被破坏,特别是在水分散吸收层的边缘,经血易快速渗透到贴合结构处。为此,本专利技术将水分散吸收层嵌设在天然植物片层上的凹槽内,能够防止经血从水分散吸收层的边缘扩散到贴合结构处,从而提高卫生巾或护垫在使用时的结构稳固性。
[0020]作为优选,方案A、B和C中,所述轧合为局部轧合,轧合范围与水分散吸收层的尺寸相适配。
[0021]采用局部轧合的方式,能够在天然植物片层上形成供水分散吸收层嵌入的凹槽,从而防止经血从水分散吸收层的边缘扩散到水分散面层与水分散底层的贴合处,继而导致贴合结构失效。
[0022]作为优选,所述水分散吸收层周沿设有疏水区。
[0023]通过在水分散吸收层的周沿设置疏水区,能够防止经血从水分散吸收层的边缘扩散到水分散面层与水分散底层的贴合处,从而使两层之间的贴合结构在卫生巾或护垫使用期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4]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区中包括未脱脂的种子纤维。
[0025]作为优选,所述水分散吸收层边缘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天然植物材料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合的水分散吸收层(2)和水分散隔液层(3);所述水分散隔液层(3)包括天然植物片层(301);所述天然植物片层(301)由干态植物片材堆叠而成;所述干态植物片材包括干态植物花瓣和/或干态植物叶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态植物片材表面为非光滑结构,表面具有疏水性物质;所述疏水性物质为表皮蜡、表皮毛和表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隔液层(3)还包括设于所述天然植物片层(301)下方的水分散衬垫片层(302);所述水分散隔液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方案A:将干态植物片材堆叠成形后,进行熏蒸使干态植物片材舒展和软化,而后轧合成薄型片材,烘干后,粘合到水分散衬垫片层(302)上,获得水分散隔液层;方案B:将干态植物片材堆叠成形后,进行熏蒸使干态植物片材舒展和软化,而后与水分散衬垫片层(302)叠合固定,再轧合成薄型片材,烘干,获得水分散隔液层;方案C:将干态植物片材均匀分散在液体中,通过湿法成形制成湿态天然植物片层;对湿态天然植物片层进行脱水、轧合和烘干后,粘合到水分散衬垫片层(302)上,获得水分散隔液层。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可冲散卫生巾或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吸收层(2)的上方设有水分散面层(1);所述水分散隔液层(3)的下方设有水分散底层(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冲散卫生巾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卫军,张国炎,赵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