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加热器的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16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公开了设置有加热器的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定影设备包括基板、第一热产生器、在基板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热产生器的长度相等的第二热产生器、以及长度比第一热产生器和第二热产生器的长度短的第三热产生器、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的定位部分的均热构件。在基板的短边方向上,第一热产生器布置在一个端部侧,第二热产生器布置在另一个端部侧,并且第三热产生器布置在第一热产生器和第二热产生器之间。均热构件在厚度方向上布置在加热器和保持器之间。在短边方向上观察时,定位部分被定位在与第三热产生器对应的区域的外侧以及与第一热产生器对应的区域的内侧。与第一热产生器对应的区域的内侧。与第一热产生器对应的区域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有加热器的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设备和设置有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规地,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通过对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并加压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设备。并且,一些定影设备包括不同长度的多个加热构件以根据记录材料的宽度来加热记录材料。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

A)2020

115189中公开了设置有在纵向方向上的不同长度的多个加热构件的定影设备的以下构成。在JP

A 2020

115189中公开的定影设备中,为了抑制加热器板的热变形,在加热器板的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附近相对于横向方向上的中心对称地布置纵向方向上的长的加热构件,同时在纵向方向上的长的加热构件之间布置在纵向方向上的短的加热构件。另外,例如,在日本专利6242181中提出了通过在加热板的背表面上布置导热率高的均热(soaking)构件来减少加热器板的温度不均匀性的构成。
[0003]在例如诸如铝板之类的均热构件被布置为接触加热器板以减少作为加热构件的加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的构成中,可以在均热构件上设置定位部分,以便将均热构件固定到保持加热器的加热器保持器。例如,通过诸如弯曲用作均热构件的铝板的一部分之类的处理来形成定位部分,并且通过将弯曲部分嵌入到形成在加热器保持器中的凹陷部分中来固定均热构件的位置。
[0004]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均热构件的体积变大,因此作为定位部分的弯曲部分的热容量大于在不执行弯曲处理的部分的热容量。结果,由于加热器板的与均热构件的定位部分相对的区域与不包括定位部分的其他区域相比不太可能温度升高,因此在加热器板中产生温度不同的区域并且局部地出现温度梯度,然后加热器板可能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用于将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设备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有细长的基板、第一热产生构件、在基板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等于第一热产生构件的长度的第二热产生构件;以及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的长度短的第三热产生构件;均热构件,所述均热构件被配置为使基板的温度均匀化;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配置为保持加热器和均热构件,其中,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二热产生构件和第三热产生构件布置在基板上,其中,相对于与基板的纵向方向和基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基板的短边方向,第一热产生构件布置在一个端部侧,第二热产生构件布置在另一个端部侧,并且第三热产生构件布置在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之间,其中,均热构件相对于基板的厚度方向布置在加热器和保持器之间,其中,均热构件包括相对于均热构件的纵向方向定位保持器的定位部分,其中,在短边方向上观察时,定位部分被定位在与第三热产生构件对应的区域的外侧,并且定位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与第一热产生构件对应的
区域的内侧。
[0006]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0008]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分的构成的框图。
[0009]图3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设备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0010]图4的部分(a)和部分(b)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加热器的构成的示意图。
[0011]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2]图6的部分(a)、部分(b)和部分(c)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到加热构件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0013]图7的部分(a)和部分(b)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均热构件的构成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构件与均热构件的定位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0015]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6]图10的部分(a)、部分(b)、部分(c)和部分(d)是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加热构件的构成的示图。
[0017]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均热构件的构成的示意图。
[0018]图12是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加热构件与均热构件的定位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0019]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记录材料经过定影设备的定影夹持部分被称为经过片材。
[0021]<第一实施例>
[0022][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0023]图1是示出了作为安装有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行系统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将通过使用图1来描述电子照相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顺便提及,第一工位是用于黄(Y)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工位,并且第二工位是用于品红(M)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工位。另外,第三工位是用于青(C)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工位,并且第四工位是用于黑(K)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工位。
[0024]在第一工位中,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1a是OPC感光鼓。感光鼓1a由层叠有包括通过在金属圆筒上曝光而产生电荷的载流子产生层、传输产生的电荷的电荷传输层等的功能有机材料的多个层构成,并且感光鼓1a的最外层的导电率低并且基本上是绝缘的。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辊2a与感光鼓1a抵接,并且随着感光鼓1a旋转,充电辊2a被旋转地驱动
并均匀地对感光鼓1a的表面进行充电。DC电压或AC电压被叠加的电压被施加到充电辊2a,并且从充电辊2a与感光鼓1a的表面之间的夹持部分,在相对于旋转方向的感光鼓1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微小空气间隙中产生放电。以这种方式,感光鼓1a被充电。清洁单元3a在以下将描述的一次转印之后清洁感光鼓1a上的剩余调色剂。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单元8a容纳非磁性单成分调色剂5a,并且包括显影辊4a和显影剂涂覆刮刀7a。感光鼓1a、充电辊2a、清洁单元3a和显影单元8a被容纳在能从图像形成装置拆卸的一体化处理盒9a(图像形成部分)中。
[0025]作为曝光单元的曝光设备11a由通过可旋转的多面镜反射激光束并扫描感光鼓1a的表面的扫描器单元或LED(发光二极管)阵列构成,并将根据图像信号调制的扫描光束12a发射到感光鼓1a上。另外,充电辊2a连接到作为充电辊2a的电压供应单元的充电高压电源20a。显影辊4a连接到作为显影辊4a的电压供应单元的显影高压电源21a。一次转印辊10a连接到作为一次转印辊10a的电压供应单元的一次转印高压电源22a。以上描述了第一工位的构成,并且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包括相同的构成。对于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与第一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影设备,用于将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设备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有细长的基板、第一热产生构件、在基板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等于第一热产生构件的长度的第二热产生构件;以及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的长度短的第三热产生构件;均热构件,所述均热构件被配置为使基板的温度均匀化;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配置为保持加热器和均热构件,其中,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二热产生构件和第三热产生构件布置在基板上,其中,相对于与基板的纵向方向和基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基板的短边方向,第一热产生构件布置在一个端部侧,第二热产生构件布置在另一个端部侧,并且第三热产生构件布置在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之间;其中,均热构件相对于基板的厚度方向布置在加热器和保持器之间,其中,均热构件包括相对于均热构件的纵向方向定位保持器的定位部分,其中,在短边方向上观察时,定位部分被定位在与第三热产生构件对应的区域的外侧,并且定位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与第一热产生构件对应的区域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均热构件通过定位部分与设置在保持器上的凹入部分啮合而由保持器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加热器设置有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三热产生构件的长度短的第四热产生构件,并且其中,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三热产生构件、第四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相对于基板的短边方向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加热器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到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二热产生构件和第三热产生构件的一个端部,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到第四热产生构件的一个端部,第三触点,所述第三触点电连接到第三热产生构件和第四热产生构件的另一个端部,以及第四触点,所述第四触点电连接到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的另一个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设备,还包括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被配置为切换从AC电源到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二热产生构件、第三热产生构件和第四热产生构件的电力供应路径,其中,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继电器,其中,第一开关将AC电源和第四触点连接或断开,其中,第二开关将AC电源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或断开,以及将AC电源和第三触点连接或断开,其中,第三开关将AC电源和第二触点连接或断开,并且其中,所述继电器将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连接或断开,以及将AC电源和第三触点连接或断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包括双向晶
闸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均热构件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经由基板布置在与第一热产生构件或第二热产生构件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设备,还包括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被配置为切换从AC电源到第一热产生构件、第二热产生构件、第三热产生构件和第四热产生构件的电力供应路径,其中,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继电器,其中,第一开关将AC电源和第四触点连接或断开,其中,第二开关将AC电源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或断开,以及将AC电源和第二触点连接或断开,其中,所述继电器将第三触点和第二开关连接或断开,或者将AC电源和第三触点连接或断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包括双向晶闸管。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当包括第一热产生构件和第二热产生构件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心侧的区域是第一区域、较靠近第一区域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侧的区域是第二区域、以及较靠近第二区域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侧的区域是第三区域时,并且当与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热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亚弘若津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