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脉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脉诊垫。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诊脉时候通常需要用到脉诊垫,用来将手腕部踮起。现有技术中,中医诊脉时用到的脉诊垫是类似于枕头的垫子,例如,公告号为CN214906805U,公开了一种中医脉枕,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中医脉枕,多是一种海绵垫,现有的中医脉枕由于无法固定其位置,很容易造成随意移动,不便于中医进行脉诊,进而影响患者的快速诊断身体情况的问题,其包括脉诊底座,脉诊底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延伸套板,延伸套板的两端均贯穿脉诊底座,并延伸至脉诊底座的外部,延伸套板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转接套板,延伸套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的内壁开设有转接槽,转动套筒通过转接槽与延伸套板转动套接,转接套板的外壁与转接槽转动套接,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不同高度的脉诊垫进行调节,以及使得脉诊垫进行快速清洁处理。但这种实体的垫子存在不易携带、不易清洗以及不易消毒的问题,且手部放置上面后容易因为垫子表面材质及构造与手腕部不贴合而使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中空层(1),所述外部中空层(1)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切口(4),且切口(4)内侧一体连接有第一连接下摆件(5);内侧中空层(2),所述内侧中空层(2)位于切口(4)内部,所述内侧中空层(2)外侧顶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连接下摆件(6),且第一连接下摆件(5)与第二连接下摆件(6)无缝贴合并固定连接;连接底板(3),所述连接底板(3)固定连接于外部中空层(1)底部,用于外部中空层(1)的底部支撑防护;其中外部中空层(1)和内侧中空层(2)均设置为气囊状,所述内侧中空层(2)的内侧面层的侧壁底部设有充气口(7),且内侧中空层(2)的内侧面层的侧壁位于充气孔上方设有第一出气口(8),所述内侧中空层(2)的外侧面层的侧壁上贯通有通气口(9),所述外部中空层(1)一侧贯通有第二出气口(10),所述充气口(7)、第一出气口(8)和第二出气口(10)内部均设有气门芯,所述第一出气口(8)和第二出气口(10)端部设有气嘴盖(11),所述通气口(9)内部设有压力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中空层(1)与内侧中空层(2)的连接结构上表面设置为方便手腕放置的凹弧状,所述外部中空层(1)和内侧中空层(2)均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坤,李鸿涛,张华敏,佟琳,张磊,高宏杰,王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