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监测装置和避雷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翻转装置及其顶部转动连接的大气电场探测仪,所述翻转装置底部安装在支撑板上表面,所述翻转装置上表面开设有与大气电场探测仪大小相匹配的存放槽;所述避雷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与设置在其内部的升降式避雷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监测装置和避雷装置一体化设计,无需在雷电预警装置旁另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采用升降式结构,能够根据监测装置的云层带电荷量自动完成升降,从而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监测装置进行防雷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雷电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在全球大多数地方越来越频繁地发生,造成各种灾害,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每年4月以来,各地雷电天气明显增多,雷击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0003]雷电预警系统是目前公认的能大幅降低雷击伤亡与灾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雷电预警系统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当地雷击活动情况,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实时、安全、可靠的大气电场监测数据,为及时发布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为大楼管理人员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有效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
[0004]目前,通常在诸多雷电预警安装场所最高处安装监测套头,而探头成本较高,一般需要在相应场所安装相应避雷设施,同类型的产品很多需要现场准备避雷针安装基础等相应设施,给雷电预警设备的实施带来困难。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225463U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雷电预警系统,包括电子伸缩杆、电机、滚动轴承、场磨式大气电场仪、电子式雷电传感器、控制器、避雷针、报警器、控制室,所述电子伸缩杆设置在控制室的顶端,所述电子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场磨式大气电场仪,其探测装置设置在避雷针旁,安装时需要现场准备避雷针安装基础等相应设施。
[0005]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监测装置和避雷装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翻转装置及其顶部转动连接的大气电场探测仪,所述翻转装置底部安装在支撑板上表面,所述翻转装置上表面开设有与大气电场探测仪大小相匹配的存放槽。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大气电场探测仪底部设置有遮雨檐,所述遮雨檐宽度大于大气电场探测仪顶部宽度。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避雷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与设置在其内部的升降式避雷针。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护外壳顶部设置有识别器,所述升降式避雷针外表面靠近识别器一侧设置有多个识别标签,所述识别标签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避雷装置数量有若干个,所述监测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中心,若干个避雷装置设置在支撑板外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雷电预警装置还包括底座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穿过支撑板与监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高度大于支撑板高度。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锁紧结构件,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板通过锁紧结构件固定。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杆身上安装有数据处理及电源模块安装盒。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监测装置和避雷装置一体化设计,无需在雷电预警装置旁另设避雷装置;
[0019]2、本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避雷装置采用升降式结构,能够根据监测装置的云层带电荷量自动完成升降,从而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监测装置进行防雷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0020]3、本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为高山等不易供电场所的雷电预警装置提供供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识别器与识别标签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述大气电场探测仪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0、支撑板;20、监测装置;30、避雷装置;40、底座;50、支撑杆;60、锁紧结构件;11、太阳能电池板;21、翻转装置;22、大气电场探测仪;31、升降式避雷针;32、保护外壳;221、遮雨檐;311、识别标签;321、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表面安装有监测装置20和避雷装置30;监测装置20运用测量环境静电场的原理来对雷云进行侦测,当静电场的电场强度逐渐升高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在测量区域范围很可能出现雷电。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地在雷电产生之前发出雷电警报,让用户及时避免雷击伤害和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所述避雷装置30用于避免监测装置遭受雷击损坏。
[002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述监测装置20包括翻转装置21及其顶部转动连接的大
气电场探测仪22,所述翻转装置21底部安装在支撑板10上表面,所述翻转装置21上表面开设有与大气电场探测仪22大小相匹配的存放槽211,大气电场探测仪22与翻转装置21旋转方式为电控制,可采用轴承电磁阀等等结构在此不作赘述。这样设置,在降雨天气,所述大气电场探测仪22能够通过旋转将其倒置,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带来的损坏影响,延长监测装置20的使用寿命。
[003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为了使大气电场探测仪22在雨天获得更好的保护,如图3所示,所述大气电场探测仪22底部设置有遮雨檐221,所述遮雨檐221宽度大于大气电场探测仪22顶部宽度。这样设置在下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干扰大气电场探测仪22。
[0031]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述避雷装置30包括升降式避雷针31,当监测装置20监测到雷云时,根据云层带有的单性电荷量,决定升降式避雷针31的升起高度,当云层带有大量电荷时,根据监测装置20的预警程度,升降式避雷针31设置有多种高度避雷,从而在保证监测装置20免受雷击的同时,尽量降低升降式避雷针31高度,防止其长时间处于较高位置,导致其抗倒伏能力差,影响其使用寿命。
[0032]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述避雷装置30还包括保护外壳32,所述升降式避雷针31设置在保护外壳32内部,当云层中电荷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表面安装有监测装置(20)和避雷装置(30);所述监测装置(20)包括翻转装置(21)及其顶部转动连接的大气电场探测仪(22),所述翻转装置(21)底部安装在支撑板(10)上表面,所述翻转装置(21)上表面开设有与大气电场探测仪(22)大小相匹配的存放槽(211);所述避雷装置(30)包括保护外壳(32)与设置在其内部的升降式避雷针(31);所述避雷装置(30)数量有若干个,所述监测装置(20)设置在支撑板(10)中心,若干个避雷装置(30)设置在支撑板(10)外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支撑结构雷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电场探测仪(22)底部设置有遮雨檐(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齐会会,刘润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凯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