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保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5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更容易取出被该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所保持的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20)被构成为,包括以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大致垂直的方式被直立设置的非接触充电面(26a)、和以沿着非接触充电面(26a)而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被设置且通过与移动终端(M)的两侧端相抵接从而对移动终端(M)进行保持的一对保持部件(28)。各个所述保持部件(28)能够以在其上端部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32)为中心进行转动。此外,各个保持部件(28)通过受扭螺旋弹簧(36)的弹力,从而使其下端部在朝向另一保持部件(28)侧的方向上被施力。的方向上被施力。的方向上被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保持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8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1

136623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而合并于此。


[0003]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保持结构。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存在有一种能够在不通过电缆而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移动终端连接的条件下,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非接触充电器。对于利用非接触充电器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而言,需要预先使移动终端与非接触充电器所具有的非接触充电面靠近或者抵接并保持。
[0005]鉴于该情况,以往,已提出有一种在非接触充电面的附近处对移动终端进行保持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20

5536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持结构,其为被设置在车辆内的移动终端保持机构,并且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了的开口部的收纳空间;被配置在收纳空间的侧壁部的外侧的用于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线圈;对被收纳于收纳空间中的移动终端进行夹持并进行保持的、能够以彼此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式进行进退的一对支持部件。
[0006]可是,在用户想要使用通过非接触充电而在充电过程中或者充电已完成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就要从移动终端保持结构中取出移动终端来使用。在此,期望有一种易于取出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以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取出移动终端。
[0007]在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的目的在于,更容易取出被该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所保持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本说明书中被公开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非接触充电面,其被直立设置;一对保持部件,其以沿着所述非接触充电面而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通过与从上方被插入到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之间的移动终端的两侧端抵接,从而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保持,各个所述保持部件能够以在所述保持部件的上端部处在与所述非接触充电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其下端部在朝向另一保持部件侧的方向上被施力。
[0009]根据所涉及的结构,通过被施加在一对保持部件上的施力,从而使一对保持部件对移动终端的两侧端进行夹持并保持。在用户将移动终端从一对保持部件对移动终端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中向上方抽出时,只要一对保持部件与移动终端相抵接,则移动终端将从一对保持部件上持续承受着由上述的施力产生的力。在各个保持部件正在以处于其上端部
的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施力时,该力为,朝向与水平方向相比而靠上方的力,也就是说具有朝向上方的成分。因此,在用户将移动终端向上方抽出时,从一对保持部件被施加在移动终端上的力的朝向上方的成分会对移动终端的向上方的移动进行辅助。由此,被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所保持的移动终端变得更容易取出。
[0010]最好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下端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收纳的收纳部的底面抵接、且所述一对保持部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下,各个所述保持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相抵接。
[0011]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在保持状态下,一对保持部件与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的尽可能下侧相抵接并对移动终端进行保持。存在如下情况,即,用户通过将移动终端的上端部向与非接触充电面相反一侧推倒,从而取出被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所保持的移动终端的情况。当用户向移动终端的上端部施加向与非接触充电面相反一侧的力时,移动终端将以与收纳部的底面相抵接的移动终端的下端为中心而进行转动,被一对保持部件所保持的部分也向与非接触充电面相反一侧进行移动,由此,由一对保持部件实现的移动终端的保持被解除。之后,用户将移动终端向上方拉拽。在用户将移动终端的上端部向与非接触充电面相反一侧推倒时,有如下的杠杆的原理在起作用,在所述杠杆中,用户施加力的移动终端的上端部成为力点、与收纳部的底面相抵接的移动终端的下端成为支点、移动终端的与保持部件抵接的抵接位置成为作用点。当在作用点上施加有一定以上的力时,移动终端将以支点为中心而开始转动,继而由一对保持部件实现的移动终端的保持被解除。在此,由于在保持状态下,一对保持部件的下端部与移动终端抵接,且一对保持部件与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的尽可能下侧抵接,因此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更短。因此,减少了为了使让移动终端以支点为中心而转动所需要的力作用在作用点上从而需要的在力点上施加的力的量,由此用户能够更容易地将移动终端从移动终端保持结构上拆下。
[0012]最好采用如下方式,即,各个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如下斜面,所述斜面为,朝向另一保持部件侧以及所述非接触充电面侧的斜面,并且所述斜面在所述保持状态下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相抵接。
[0013]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在保持状态下,移动终端从一对保持部件的斜面上承受朝向非接触充电面侧的力,从而被按压向非接触充电面侧。通过移动终端在紧紧地与非接触充电面抵接的状态下被保持,从而使移动终端被充电。
[0014]最好采用如下方式,即,各个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斜面在非保持状态下还朝向上侧,在所述移动终端从上方被插进来直到成为所述保持状态为止的期间内,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的下端与所述斜面相抵接。
[0015]当移动终端从上方被插入到一对保持部件之间时,在成为保持状态之前,首先,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的下端能够与该斜面相抵接。由于该斜面成为在非保持状态下朝向上侧以及另一保持部件侧的斜面,因此移动终端会从一对保持部件的该斜面上承受朝向在沿着非接触充电面的水平方向上的非接触充电面的中央侧的力,通过这个力,从而使移动终端向沿着非接触充电面的水平方向上的非接触充电面的中央侧靠拢。在移动终端靠拢向非接触充电面的中央侧的基础上,通过成为保持状态,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充电。
[0016]此外,从上方被插入的移动终端在与一对保持部件的该斜面相抵接了之后,在推
开一对保持部件的同时,换而言之,在承受了由一对保持部件的施力产生的来自一对保持部件的反作用力的同时,通过来自用户的力从而向下方移动下去。由于该斜面为在非保持状态下朝向另一保持部件侧以及上侧的斜面,因此各个保持部件成为如下形状,即,在非保持状态下,越朝向下侧,则越向另一保持部件侧更大地突出的形状。由此,能够使下降下来的移动终端的两侧端的下端与该斜面的更下侧相抵接。由此,能够缩短在直到移动终端与收纳部的底面相抵接为止、也就是直到成为保持状态为止的期间内,移动终端在承受来自一对保持部件的反作用力的同时进行移动的移动距离,从而用户能够通过更少的力而将移动终端设为保持状态。
[0017]最好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非接触充电面为,被设置在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的上表面上的凹部的前侧内侧面,所述一对保持部件被配置于所述凹部内。
[0018]根据所涉及的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取出在被设置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的上表面上的凹部内被一对保持部件所保持的移动终端。
[0019]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非接触充电面,其被直立设置;一对保持部件,其以沿着所述非接触充电面而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通过与从上方被插入到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之间的移动终端的两侧端抵接,从而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保持,各个所述保持部件能够以在所述保持部件的上端部处在与所述非接触充电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其下端部在朝向另一保持部件侧的方向上被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下端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收纳的收纳部的底面抵接、且所述一对保持部件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下,各个所述保持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竹正俊吉田圭吾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