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4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牙,其包括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其中,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种植体上,该种植体包括植入部分以及举升凸台,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连接形成一整体,该举升凸台处于该植入部分顶部,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举升凸台上,在该牙修复体与该举升凸台之间存在一结构缝隙,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结构缝隙处于该牙床外部。该结构缝隙处于该牙床外部。该结构缝隙处于该牙床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牙,特别是指一种包括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而种植体具有举升凸台的种植牙。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种植牙齿指的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其主要包括下部的支持种植体和上部的牙修复体两部分,其主要针对牙齿缺损和缺失后的治疗工作。种植牙齿是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 1~3 个月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种植牙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以及美观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因不具破坏性,种植牙已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
[0003]如图1所示,为传统种植牙齿的种植方式,其具体的种植流程为,首先,在牙龈以及牙槽骨上开孔,完成开孔后将种植体1螺入孔中,而后,经过愈合加固期(1

3个月)后,种植体1完全被固定在牙槽骨中,此时,再次切开牙龈,将牙齿修复体2固定在种植体1上以完成整体种植过程,但是传统的种植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缺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0004]首先,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着治疗时间过长的问题,其整体种植过程必须要经过加固期,而实践中加固期一般在1

3个月,所以治疗时间过长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0005]其次,传统的种植方式中需要两次对牙龈进行切开手术,在开孔植入种植体1时为第一次植入,而在将牙齿修复体2固定在种植体1上时需要对牙龈进行第二次切开,多次进行切开动作会大大增加对病患的创伤,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又一缺点。
[0006]再次,如图1所示,在完成种植后,种植体1与牙齿修复体2之间的结构接缝3处于牙龈的包裹中,而结构接缝3处极容易滋生细菌并进而引发病变,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再一缺点。
[0007]另外,如图1所示,种植体1上设置的外螺纹4为统一的大螺齿结构,其在螺入牙槽骨中时存在着大量出血的隐患,同时大的螺齿结构会造成种植体1贴合度不高,种植不稳定的问题,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又一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种植牙,其包括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其中,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种植体上, 该种植体包括植入部分以及举升凸台,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连接形成一整体,该举升凸台处于该植入部分顶部,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举升凸台上,在该牙修复体与该举升凸台之间存在一结构缝隙,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结构缝隙处于该牙床外部。
[0009]一种种植牙,其包括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其中,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牙修
复体连接在该种植体上,该牙修复体包括人工牙冠以及基台,该人工牙冠连接在该基台顶部,该基台连接在该种植体中, 该种植体包括植入部分以及举升凸台,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连接形成一整体,该举升凸台处于该植入部分顶部,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举升凸台上,在该牙修复体与该举升凸台之间存在一结构缝隙,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结构缝隙位于该牙床上方,当该种植体被固定在牙床中后,牙床上方的牙龈在该举升凸台四周生长,并将该种植体稳定的固定在牙床中,该举升凸台包括引导生长区,该引导生长区处于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之间,该引导生长区用以引导牙槽骨上方的皮质层向牙槽骨上方生长,该举升凸台包括牙龈生长区,该牙龈生长区处于该引导生长区上方,牙槽骨上方的牙龈在生长的时候,在该牙龈生长区中被引导并向上生长,通过该牙龈生长区能够开辟出牙龈生长的空间。
[0010]本技术具有诸多的有益效果,现在分别描述如下:第一点、传统的种植牙结构中,其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结构接缝,而其种植体是深埋在牙床中的,所以其结构接缝都是处于牙床中的,完成种植后,结构接缝处经常会受到细菌或者污物的污染而引发病变,本技术的主要设计思路为,通过增加该举升凸台的结构能够将该结构缝隙举升至牙床外部,进而避免缝隙位置发生病变的可能。
[0011]第二点、当该种植体被固定在牙床中后,如果没有本技术的该引导生长区,则牙槽骨上方的皮质层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向下生长,并进入该植入部分与牙槽骨之间的间隙位置,进一步引发炎症的情况,本技术的该引导生长区能够引导皮质层向牙槽骨上方生长,从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0012]第三点、牙槽骨上方的牙龈在生长的时候,可以在本技术的该牙龈生长区中被引导并向上生长,通过该牙龈生长区能够开辟出牙龈生长的空间,从而使牙龈得到更佳的生长环境。
[0013]第四点、传统的种植牙结构中,种植体上为统一规格尺寸的外螺纹,种植体下方的外螺纹对于螺入以及开辟孔位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种植体上方的外螺纹只起到贴合牙槽骨的作用,采用统一规格尺寸的外螺纹在种植体上方由于摩擦力较大的缘故,其螺入热量较高,同时存在着与牙槽骨贴合缝隙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该细螺纹部分以及该粗螺纹部分分段设计的方式,通过该种植体的细螺纹部分和椭圆部分能够减小螺入摩擦力,进而改善螺入摩擦发热的情况,由于该细螺纹部分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所以通过该细螺纹部分能够提升该种植体与牙槽骨的贴合度,提升该种植体的稳定性,同时,该种植体细螺纹部分和椭圆部分能够显著降低螺入的出血量,提升病患的修复感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传统种植牙的流程原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人工牙冠以及基台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种植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种植体的主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9为本技术结构缝隙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引导生长区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牙龈生长区的原理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种植体以及基台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技术种植体以及基台的剖面组合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技术种植体以及基台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9]图1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1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31]图1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至14所示,一种种植牙,其包括牙修复体10以及种植体20,其中,该种植体20固定在牙床中,该牙修复体10连接在该种植体20上。
[0033]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牙修复体10包括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牙,其包括牙修复体以及种植体,其中,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种植体上,其特征在于:该种植体包括植入部分以及举升凸台,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连接形成一整体,该举升凸台处于该植入部分顶部,该牙修复体连接在该举升凸台上,在该牙修复体与该举升凸台之间存在一结构缝隙,该种植体固定在牙床中,该结构缝隙处于该牙床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牙,其特征在于:该牙修复体包括人工牙冠以及基台,该人工牙冠连接在该基台顶部,该基台连接在该种植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牙,其特征在于:该举升凸台包括引导生长区,该引导生长区处于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种植牙,其特征在于:该引导生长区为环槽,该环槽连接在该举升凸台与该植入部分之间,该环槽环设在该举升凸台四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种植牙,其特征在于:该举升凸台包括牙龈生长区,该牙龈生长区处于该引导生长区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植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斯坦丁森德
申请(专利权)人:康斯坦丁森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