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及车辆用车窗,减弱从扬声器单元向安装对象物的振动的传递。扬声器(1)具有:扬声器单元(10),其具有振动板(11);第1部件(20),其固定于扬声器单元(10),具有沿着与振动板(11)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AX)周围的外周面(F1);第2部件(30),其固定于安装对象物(200),具有沿着轴线(AX)周围而在与外周面(F1)之间形成空间(S)的内周面(F2);以及弹性体(41、42),其配置于空间(S),与外周面(F1)及内周面(F2)这两者接触,第1部件(20)与弹性体(41、42)的变形相伴地,相对于第2部件(30)能够相对地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移动。够相对地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移动。够相对地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及车辆用车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及车辆用车门。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扬声器,扬声器单元安装于扬声器箱内,扬声器箱隔着由毛毡等构成的缓冲材料而安装于壁面材料的表面。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04-9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扬声器,为了隔着缓冲材料将扬声器箱稳定地支撑于壁面材料,必须将缓冲材料以高压缩状态配置于扬声器箱和壁面材料之间。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扬声器,缓冲材料在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的振动方向夹设于扬声器箱和壁面材料之间,因此如果缓冲材料是高压缩状态,则无法通过缓冲材料充分地吸收沿着振动板的振动方向的扬声器单元的振动。
[0005]考虑到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减弱从扬声器单元向安装对象物的振动的传递。
[0006]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涉及的扬声器具有:扬声器单元,其具有振动板;第1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扬声器单元,具有沿着与所述振动板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周围的外周面;第2部件,其固定于安装对象物,具有沿着所述轴线周围而在与所述外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内周面;以及至少1个弹性体,其配置于所述空间,与所述外周面及所述内周面这两者接触,所述第1部件能够与所述至少1个弹性体的变形相伴地相对于所述第2部件相对地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具有:前述方式的扬声器;以及作为所述安装对象物的面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0009]图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的作用的图。
[0010]图3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0011]图4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0012]图5是表示车辆用车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各部的尺寸及比例尺与实际的尺寸及比例尺适当不同。另外,下面记载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具体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附有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只要在下面的说明
中没有特别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的内容的记载,则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0014]1.扬声器
[0015]1-1.第1实施方式
[0016]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1的剖视图。扬声器1是安装于安装对象物200,对基于从未图示的放大器等外部装置输入的声音信号的声音进行放音的装置。安装对象物200例如是车辆用车门的内面板。在图1所示的例子,安装对象物200具有开口210,扬声器1配置为将开口210封堵。扬声器1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于安装对象物200。此外,安装对象物200不限定于车辆用车门的内面板,例如可以是车辆用车门的内面板以外的面板,也可以是用于车辆用车门以外的面板。
[0017]如图1所示,扬声器1具有扬声器单元10、第1部件20、第2部件30、弹性体41、42、缓冲材料51、52和密封部件60。
[0018]对扬声器1的各部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扬声器单元10依次隔着第1部件20、弹性体41、42及第2部件30而支撑于安装对象物200。第1部件20能够与弹性体41、42的变形相伴地,相对于第2部件30相对地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移动。即,与弹性体41、42的变形相伴地,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第2部件30将该相对位置的变化限制于规定范围内。缓冲材料51、52减小该限制时的碰撞。密封部件60跨着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而配置,对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0019]下面,按顺序详细地说明扬声器1的各部。此外,下面,扬声器单元10的中心轴是轴线AX,沿着轴线AX的一个方向是X1方向,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是X2方向。另外,下面,有时将沿着以轴线AX作为中心的虚拟圆的一个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称为周向,将与轴线AX正交而离开轴线AX的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称为径向。另外,下面,有时将“第1部件20相对于第2部件30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相对移动”简称为“第1部件20的移动”。
[0020]扬声器单元10是将来自未图示的放大器等外部装置的电子声音信号变换为声音的动态型的驱动器。扬声器单元10具有振动板11、音圈12、磁路13、框架14和阻尼器15。
[0021]振动板11是由片材构成的振动体,通过振动进行放音。构成振动板11的片材例如通过在将树脂材料浸渍于纤维基材的状态下使其硬化或者固化而得到的。作为树脂材料,除了聚酯树脂以外,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三聚氰胺树脂、改性橡胶树脂以及酚醛树脂等。作为纤维基材,例如可举出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二氧化硅纤维、金属纤维、钛酸钾纤维、氧化锆纤维、聚丙烯酸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维尼纶纤维、人造丝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棉纤维、麻纤维以及纤维素纤维等。也可以在该片材的表面设置例如由铝等金属或DLC(Diamond
‑
like Carbon类钻碳)等无机材料构成的覆膜。
[0022]振动板11具有朝向X1方向的面和朝向X2方向的面,通过在沿着轴线AX的方向振动而进行放音。如上所述,振动板11的振动方向与轴线AX平行。振动板11的朝向X1方向的面是放音面。在图1所示的例子,振动板11为圆锥(cone)型。此外,振动板11的形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圆顶(dome)型。
[0023]音圈12固定于振动板11的朝向X2方向的面,通过电子声音信号的输入而产生磁场。音圈12具有线轴12a和线圈12b。线轴12a呈以轴线AX作为中心轴的筒状。线轴12a的X1方向的一端在振动板11的朝向X2方向的面通过粘接剂等进行接合。线圈12b由沿着线轴12a的
外周而在周向卷绕的导线构成。线圈12b被输入该声音信号。因此,从音圈12产生与该声音信号相对应的磁场。
[0024]磁路13是产生磁场的构造体,该磁场作用于来自音圈12的磁场。磁路13具有永磁铁13a和轭部13b。永磁铁13a是呈以轴线AX作为中心轴的环状的铁氧体磁铁或钕磁铁等。轭部13b由软磁性材料构成,将来自永磁铁13a的磁通引导至音圈12。因此,因声音信号产生的来自音圈12的磁场作用于来自磁路13的磁场,由此振动板11与该声音信号相对应地振动。
[0025]框架14是对振动板11及磁路13进行支撑的构造体。框架14例如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构成。在框架14,振动板11及磁路13通过粘接剂等进行接合。此外,框架14的形状只要能够对振动板11及磁路13进行支撑即可,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形状,是任意的。
[0026]阻尼器15是容许振动板11的振动并且相对于框架14对音圈12进行支撑的挠性的片材。该片材例如成型为同心圆状的波形,由与前述的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具有:扬声器单元,其具有振动板;第1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扬声器单元,具有沿着与所述振动板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周围的外周面;第2部件,其固定于安装对象物,具有沿着所述轴线周围而在与所述外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内周面;以及至少1个弹性体,其配置于所述空间,与所述外周面及所述内周面这两者接触,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至少1个弹性体的变形相伴地相对于所述第2部件能够相对地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至少1个弹性体分别呈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至少1个弹性体各自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至少1个弹性体由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相互隔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弹性体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具有对所述振动板进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明善,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