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莉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棚育秧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表面固定有控制排键,固定筒的一侧焊接有进水罩,固定筒的另一侧焊接有出水罩,且出水罩与进水罩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出水罩与进水罩的一端皆套装有连接管;固定筒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固定筒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机构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控制器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控制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控制器未使用时发生水渗漏的现象。避免了控制器未使用时发生水渗漏的现象。避免了控制器未使用时发生水渗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棚育秧灌溉
,具体为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棚育秧作物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温度较高,热量资源丰富,因此可以种植一季水稻,也可以种植二季水稻,水稻秧苗具备一定的环境病原微生物侵害和高低温伤害的抗性,同时育秧营养土(或基质)中均配比有一定的杀菌剂,所以在灌溉得当的正常情况下,大棚秧苗不会/不易发生病害,更不会发生大量的死苗,而在灌溉时会使用到控制器。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201720793585.6,名称为一种水稻棚育秧智能灌溉防病控制器的技术,包括控水阀、集线盒,电控水阀上设置进水口、出水口,集线盒安装在电控水阀侧面,集线盒内设置控制单元及与其控制连接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光感应装置、流量传感装置、时钟芯片、供电单元,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该控制器虽然实现了全自动全智能的灌溉管理,有效的保证水稻大棚育秧的安全性,造价低廉,适用于不同稻区和水稻品种控制灌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包括固定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的表面固定有控制排键(101),所述固定筒(1)的一侧焊接有进水罩(109),所述固定筒(1)的另一侧焊接有出水罩(104),且出水罩(104)与进水罩(109)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出水罩(104)与进水罩(109)的一端皆套装有连接管(102);所述固定筒(1)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固定筒(1)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调节螺杆(201)、刻度杆(202)、指标(203)和限位环(204),所述限位环(204)套设在电动推杆(103)的表面,且限位环(204)位于挡板(105)的上方,并且限位环(204)与调节通槽(108)相互滑动配合,所述限位环(204)的表面固定有刻度杆(202),且刻度杆(20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1)的上方并通过支撑板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01),并且调节螺杆(201)的一端贯穿刻度杆(202)表面的支撑板并与固定筒(1)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固定筒(1)的表面固定有指标(203),且指标(203)位于刻度杆(202)的一侧,便于读取刻度杆(202)表面的刻度值,所述固定筒(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棚育秧灌溉防病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内部的顶部位置处固定有固定座(107),且固定座(107)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调节通槽(108),所述固定筒(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06),且卡槽(106)位于调节通槽(108)的正下方,所述固定筒(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电动推杆(103),且电动推杆(103)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郭恋华周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