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2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述3D打印钛板包括钛基板,所述钛基板分为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均为工字型,用于定位及固定支持;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用于术中截骨后的骨断端位置匹配及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可以与骨支持式配准截骨导板配合使用,基于下颌体部正中联合周围围骨质及骨支持式配准截骨导板的定位孔进行定位,术中定位准确,依托于CAD/CAM、钉道转移及3D打印技术,从而实现下颌正中联合处重建术的精确导航和快速固定。精确导航和快速固定。精确导航和快速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


[0001]本技术涉及颌面部整复外科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

技术介绍

[0002]下颌骨重建常见于先天发育畸形、外伤及肿瘤术后,与人的外貌和言语、咀嚼等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对于下颌骨重建过程中同时实现对称的外形轮廓和稳定的咬合功能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一大挑战。
[0003]其中下颌正中劈开术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术式,一般应用于外伤或先天畸形等导致的下颌骨形态以及咬合功能异常的患者。为了得到更对称的下颌形态以及更好的咬合关系,需要在下颌正中联合处垂直劈开下颌骨并去除或增加一定的骨量,并进行坚固内固定。
[0004]由于下颌骨骨折及发育畸形的个体差异性,在传统手术中,手术医生仅能通过模型外科确定好患者的终末咬合后,大致分析测量得出截骨后的去骨或增骨量,具体还需要在术中凭借自身的临床经验来确定截骨线位置、去骨量以及移植后的固定位置。随着CAD/CAM运用到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以后,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和手术导航可以为下颌正中劈开术以及术后下颌重建提供便利。
[0005]然而,基于CAD/CAM个性化的下颌正中劈开术需要在术前有完善的手术方案设计,且对于导板配准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同时对截骨线位置、去骨量以及固定位置进行精确导航。因此,对于手术导板和固定钛板的设计存在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基于下颌体部正中联合周围围骨质及骨支持式配准截骨导板的定位孔进行定位,术中定位准确,依托于CAD/CAM、钉道转移及3D打印技术,从而实现下颌正中联合处重建术的精确导航和快速固定。
[0007]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所述3D打印钛板包括钛基板,所述钛基板分为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均为工字型,用于定位及固定支持;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用于术中截骨后的骨断端位置匹配及固定。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正中联合处骨面相匹配,以贴合下颌正中联合处。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部包括第一上横排、第一下横排和第一竖排,所述第一竖排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横排和第二下横排。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固定部包括第二上横排、第二下横排和第二竖排,所述第二竖排垂直于所述第二上横排和第二下横排。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的外部衔接面及内部衔接面均为圆弧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分布和朝向均根据下颌骨重建后咬合、形态及受力方向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部的第一上横排上均匀分布有两个定位孔,第一下横排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位孔;所述右固定部的第二上横排上均匀分布有两个定位孔,第二下横排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定位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上表面圆直径大于下表面圆直径的通孔。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上表面圆直经为3mm,深度为0.4mm,下表面圆直径为2mm,深度为0.8mm。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上定位孔之间通过内凹弧面过渡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提供的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基于个性化的骨外形设置钛基板,同时兼具术中定位和固定的作用;
[0020]2.本技术中,所述定位孔的位置根据下颌骨重建后咬合、形态及受力方向设置,利于术后咬合功能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所述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3为本技术所述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4]图4为本技术所述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

钛基板;11

左固定部;12

右固定部;13

连接部;2

定位孔;111

第一上横排;112

第一下横排;113

第一竖排;121

第二上横排;122

第二下横排;123

第二竖排;3a

外部衔接面;3b

内部衔接面;X

截骨后的骨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参考图1~图3,所述3D打印钛板包括钛基板1,所述钛基板1分为左固定部11和右固定部12,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均为工字型,用于定位及固定支持;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之间通过连接部13连为一体;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2,用于术中截骨后的骨断端位置匹配及固定。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正中联合处骨面相匹配,以贴合下颌正中联合处。
[00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左固定部11包括第一上横排111、第一下横排112和第一竖排113,所述第一竖排113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横排111和第二下横排112;所述右固定部12包括第二上横排121、第二下横排122和第二竖排123,所述第二竖排123垂直于所述第二上横排121和第二下横排122;采用两横排加一竖排的工字型结构,由于两个横排相互平行,便于术中定位,还能节约材料,减轻钛板重量。
[00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的外部衔接面3a及内部衔接面3b均为圆弧面,没有尖角、锐角,安全性高。
[00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定位孔2的分布和朝向均根据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钛板包括钛基板(1),所述钛基板(1)分为左固定部(11)和右固定部(12),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均为工字型,用于定位及固定支持;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之间通过连接部(13)连为一体;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2),用于术中截骨后的骨断端位置匹配及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部(11)和所述右固定部(12)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正中联合处骨面相匹配,以贴合下颌正中联合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部(11)包括第一上横排(111)、第一下横排(112)和第一竖排(113),所述第一竖排(113)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横排(111)和第一下横排(112)。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下颌正中联合处骨支持式3D打印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部(12)包括第二上横排(121)、第二下横排(122)和第二竖排(123),所述第二竖排(123)垂直于所述第二上横排(121)和第二下横排(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涵江张剑飞姜腾飞于洪波王旭东沈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