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8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所述支撑胶设置于内衬层和胎体层之间,在支撑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胶厚度H1、H2和H3;所述H1在胎肩位置;所述H2在水平轴上下10mm位置范围内;所述H3在三角胶端点及端点以上位置;所述H1<H2=H3≥1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胶可分散子口位置的压力,减小子口应力,避免子口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子口裂,提高轮胎的零气压耐久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将支撑胶设置为过渡支撑胶和主体支撑胶的双胶结构,减小了行驶过程中轮胎各部件之间的剪切应力,提升了轮胎的高速性能,大大提升了轮胎的舒适性能。的舒适性能。的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


[0001]本技术属于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普通性能的轮胎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舒适、静音等性能的要求。现有的防爆轮胎,是在胎侧部位增加一种强而硬的支撑橡胶,来保证其零气压耐久性能。
[0003]支撑胶结构位于内衬层和胎体层之间,范围覆盖整个胎侧部位(上到胎肩,下到胎圈),呈月牙形,通过一定的厚度(12mm≤H1<H3<H2≤18mm)和硬度来支撑胎侧,避免损伤轮辋,影响行驶,从而提高安全性能。但采用这样的设计,在零气压行驶中,轮辋保护,子口部位形成应力集中点,径向压力增加,子口位置变形增大,零气压耐久性能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可分散子口位置的压力,减小子口应力,提高轮胎的零气压耐久性能。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胶,所述支撑胶设置于内衬层和胎体层之间,在支撑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胶厚度H1、H2和H3;所述H1在胎肩位置;所述H2在水平轴上下10mm位置范围内;所述H3在三角胶端点及端点以上位置;所述H1<H2=H3≥12mm。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胶包括过渡支撑胶和主体支撑胶;所述主体支撑胶位于胎体层内侧;所述过渡支撑胶位于内衬层和主体支撑胶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撑胶的硬度为HS55~HS70,拉伸弹性模量为1.5~6Mpa。
[0008]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撑胶的厚度为0.8~1.5mm。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撑胶的硬度为HS50~HS65,拉伸弹性模量为1.0~4.5Mpa。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撑胶的厚度为12~18mm。
[0011]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撑胶与内衬层的硬度差≤6,拉伸弹性模量为内衬层的80%~140%;所述主体支撑胶与胎体层的硬度差≤6,拉伸弹性模量为胎体层的80%~140%。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包含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支撑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提供的支撑胶,H1<H2=H3≥12mm,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月牙形的支撑胶,减小了H2的厚度,同时增加子口位置H3的厚度,使得支撑胶向尾部递减平滑过渡,分散了子口位置的压力,减小子口应力,避免子口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子口裂,进而提高轮胎的零气压耐久性能,而且在保证轮胎安全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轮胎的重量。
[0015]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支撑胶设置过渡支撑胶和主体支撑胶,过渡支撑胶的存在,承担了大部分柔性过度的功能性,使得在应力加载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更加均匀,变形量相接近,减小了行驶过程中轮胎各部件之间的剪切应力;防止各部位因变形量不同而导致某一部件应力集中过高,导致材料断裂和各部件的脱层分开,提升了轮胎的高速性能,大
大提升了轮胎的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传统月牙形支撑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支撑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胶中H1~H3对应胎侧位置及主体支撑胶和过渡支撑胶的复合示意图;
[0020]其中
①‑
胎体层、
②‑
主体支撑胶、
③‑
过渡支撑胶、
④‑
内衬层、
⑤‑
胎肩、
⑥‑
水平轴、
⑦‑
三角胶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2~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胶,所述支撑胶设置于内衬层

和胎体层

之间,在支撑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胶厚度H1、H2和H3;所述H1在胎肩

位置;所述H2在水平轴

上下10mm位置范围内;所述H3在三角胶端点

及端点以上位置;所述H1<H2=H3≥12mm。
[0023]本技术提供的支撑胶,H1<H2=H3≥12mm,相较于传统的月牙形的支撑胶(如图1所示),减小了H2的厚度,同时增加子口位置H3的厚度,使得支撑胶向尾部递减平滑过渡,分散了子口位置的压力,减小子口应力,避免子口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子口裂,进而提高轮胎的零气压耐久性能,而且在保证轮胎安全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轮胎的重量。
[0024]在本技术中,所述支撑胶优选包括过渡支撑胶

和主体支撑胶

;主体支撑胶

位于胎体层

内侧;所述过渡支撑胶

位于内衬层

和主体支撑胶

之间。在本技术中,过渡支撑胶

主要提供内衬层

与主体支撑胶

之间的柔性过度,减小内衬层

与主体支撑胶

之间的剪切应力集中问题;主体支撑胶

主要是提供零气压状态下的支撑性能。支撑胶的硬度较硬,虽然提高了胎侧的刚性,但是径向弹性减弱,胎侧屈挠性变差,舒适性能也大大降低,本技术中通过过渡支撑胶和主体支撑胶的双层胶结构设置,可以使得在应力加载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更加均匀,变形量相接近,减小行驶过程中轮胎各部件之间的剪切应力;进而防止各部位因变形量不同而导致某一部件应力集中过高,导致材料断裂和各部件的脱层分开,提升了轮胎的高速性能,并大大提升了轮胎的舒适性能。
[0025]在本技术中,所述过渡支撑胶的硬度优选为HS55~HS70,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5~6Mpa。
[0026]在本技术中,所述过渡支撑胶

的厚度优选为0.8~1.5mm。
[0027]在本技术中,所述主体支撑胶

的硬度优选为HS50~HS65,拉伸弹性模量优
选为1.0~4.5Mpa。
[0028]在本技术中,所述主体支撑胶

的厚度优选为12~18mm。
[0029]在本技术中,过渡支撑胶

与内衬层

的硬度差优选≤6,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内衬层

的8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胶设置于内衬层和胎体层之间,在支撑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胶厚度H1、H2和H3;所述H1在胎肩位置;所述H2在水平轴上下10mm位置范围内;所述H3在三角胶端点及端点以上位置;所述H1<H2=H3≥1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胶包括过渡支撑胶和主体支撑胶;所述主体支撑胶位于胎体层内侧;所述过渡支撑胶位于内衬层和主体支撑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胶的硬度为HS55~HS70,拉伸弹性模量为1.5~6Mp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王君马洁徐伟刘继发张琳刘杰韩磊刘俊杰张峰王振王宏霞孙桂芹韩俊宇孙超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