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包括以下组分: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80:80~1;其中,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90%。所述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作物病害,例如防治作物霜霉病或疫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中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具有明显的增效互补作用,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混配使用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降低施药量,减少使用次数,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由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于2010年创新合成的一种新型含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在杀菌谱上较之同类产品活性更高、专一性更强。在防治葡萄霜霉病、辣椒疫霉、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上都具有较高的防效。化学名称:N
‑
(3
‑
氯
‑5‑
(三氟甲基)吡啶
‑2‑
甲基)
‑
2,3,5,6
‑
四氟
‑4‑
甲氧基苯甲酰胺。其化学结构式为:
[0003][0004]四唑吡氨酯(Picarbutrazox),是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目前四唑吡氨酯的作用机理不明确,杀菌剂国际抗性委员会(FRAC)将其归为独立的U17一类。在较低计量下对霜霉病、疫病及腐霉菌引起的病害效果显著,偏重于预防保护效果,同时具有跨层内吸和一定的治疗活性。化学式为[6
‑
[[[[(z)
‑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氧基]甲基]吡啶
‑2‑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0005][0006]霜霉病是一大类真菌性植物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20
‑
40%产量损失。霜霉目真菌危害蔬果核乔灌木,常引起病害流行。某些霜霉病极为猖獗,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例如19世纪葡萄霜霉病曾经使法国葡萄酒酿造业处于瘫痪状态。生产中常见的烟草霜霉病和黄瓜霜霉病都是毁灭性较大的病害。植物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在茄科、百合科以及葫芦科等作物上均可发生,如辣椒疫霉(P.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致病疫霉(P.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疫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高
温、高湿地区尤其猖獗,可导致对植物的毁灭性破坏。目前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作物霜霉病害以及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真菌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真菌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菌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本专利技术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氟醚菌酰胺与四唑吡氨酯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关于氟醚菌酰胺与四唑吡氨酯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用途目前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氟醚菌酰胺与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氟醚菌酰胺与四唑吡氨酯两元复配,其余为辅料。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包括以下组分: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80:80~1;
[0009]其中,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90%。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菌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优选地,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
‑
50):(50
‑
1),更优选为(1
‑
40):(40
‑
1),进一步优选为(1
‑
30):(30
‑
1),更进一步优选为(1
‑
20):(20
‑
1);示例性,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可以为50:1、40:1、30:1、20:1、10:1、5:1、1:1、1:5、1:10、1:20、1:30、1:40、1:50。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优选地,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80%,例如还可以为15%~70%,20%~60%,20%~50%。示例性,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可以为1%、5%、8%、10%、13%、15%、18%、20%、24%、30%、35%、38%、42%、45%、50%、55%、60%、65%、68%、75%、80%、85%、90%。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可以选自去离子水、有机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粘结剂、崩解剂、抗冻剂、抗结剂、助悬剂、成膜剂、防腐剂、着色剂、高分子囊壁材料、pH调节剂和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2,2,2
‑
三氟乙醇、碳酸丙烯酯、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环己烷、环己酮、N
‑
甲基吡咯烷酮和溶剂油(如150#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乳化剂可以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农乳、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油酸酯(斯盘
‑
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磺酸钠、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
至少一种。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分散剂可以选自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羊毛脂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和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润湿剂可以选自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N
‑
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粘结剂可以选自淀粉、脲醛树脂、明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崩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包括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80:80~1;其中,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50:50~1;和/或,基于杀菌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2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20: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氟醚菌酰胺和四唑吡氨酯的重量比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种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选自水、有机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粘结剂、崩解剂、抗冻剂、抗结剂、助悬剂、成膜剂、防腐剂、着色剂、高分子囊壁材料、pH调节剂和填料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剑峰,刘杰,吴建挺,韩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