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弃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进行分类并剔除废弃塑料中的杂质;步骤2、将分类的塑料进行分色并进一步的将塑料中杂质剔除;步骤3、将同类的同颜色塑料放置入粉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颗粒;该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对收集的塑料进行分类和分色处理,使熔融后析出的塑料颗粒颜色基本一致,通过将塑料颗粒放置入不与塑料反应的溶剂S1中,溶剂S1的密度小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低于溶剂S1的杂质进行去除,再将溶剂S1中的沉淀物放置入溶剂S2中,溶剂S2的密度大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高于溶剂S2中的杂质进行去除。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塑料回收
,具体为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另外,我国汽车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100多万吨,这些产品报废后成了废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了解,2011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2800万吨,2012年为3413万吨。这些废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等待被加工的废弃塑料原料应用及后处理若不得当,势必会破坏环境,危害百姓健康。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8359130A”专利名称为:“一种塑料回收工艺”的专利,专利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回收
,公开了一种塑料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的塑料分类并去除塑料上带有的杂质;步骤二:将塑料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颗粒;步骤三:将塑料颗粒依次进行碱化处理、酸化处理和清水漂洗;步骤四:将漂洗后的塑料颗粒进行高温蒸煮;步骤五:在200℃
‑
300℃温度下,将蒸煮后的塑料颗粒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溶液;步骤六:将溶液降温到不同温度,结晶析出可回收塑料和降解产物。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塑料回收工艺能够有效分离出废塑料中的杂质;得到的可回收塑料质量好,使用价值高;而且能够通过将溶液降温到不同温度结晶析出可回收塑料和降解产物”。
[0004]现有的一种塑料回收工艺在使用中发现,其没有对塑料进行分色处理,熔融析出的塑料颜色杂乱,没有对已经与其他物质结合的塑料杂质进行过滤除杂,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进行分类并剔除废弃塑料中的杂质;
[0010]步骤2、将分类的塑料进行分色并进一步的将塑料中杂质剔除;
[0011]步骤3、将同类的同颜色塑料放置入粉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颗粒;
[0012]步骤4、将塑料颗粒进行清洗、过滤和干燥;
[0013]步骤5、配置不同密度的与塑料不反应的溶剂S1和溶剂S2,将干燥后的塑料颗粒首先放置入溶剂S1中,取溶剂S1中的沉淀物清洗烘干后放置入溶剂S2中,之后取溶剂S2中的悬浮物;
[0014]步骤6、将溶剂S2中悬浮物进行温煮;
[0015]步骤7、将温煮后的悬浮物进行熔融处理;
[0016]步骤8、将熔融冷却后吸出的固体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7]步骤9、对造粒机产生的造粒进行消毒处理、清洗、烘干后打包。
[0018]为了方便对密度小于塑料颗粒的杂质进行除杂,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5中塑料颗粒密度大于溶剂S1。
[0019]为了方便对密度大于塑料颗粒的杂质进行除杂,所述步骤5中塑料颗粒密度小于溶剂S2。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温煮时间为30
‑
40min。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温煮温度为60
‑
70
°
。
[0022]为了方便对塑料进行酒精消毒和紫外双重消毒,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步骤9中对造粒机产生的造粒依次进行酒精浸泡、烘干和紫外线照射消毒。
[0023](三)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该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对收集的塑料进行分类和分色处理,使熔融后析出的塑料颗粒颜色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回收再利用。
[0026]该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通过将塑料颗粒放置入不与塑料反应的溶剂S1中,溶剂S1的密度小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低于溶剂S1的杂质进行去除,再将溶剂S1中的沉淀物放置入溶剂S2中,溶剂S2的密度大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高于溶剂S2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0027]该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经过造粒机造粒后的塑料依次经过酒精消毒和紫外线消毒,附着在塑料上的酒精自动挥发,方便对造粒后的塑料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进行分类并剔除废弃塑料中的杂质;
[0031]步骤2、将分类的塑料进行分色并进一步的将塑料中杂质剔除;
[0032]步骤3、将同类的同颜色塑料放置入粉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颗粒;
[0033]步骤4、将塑料颗粒进行清洗、过滤和干燥;
[0034]步骤5、配置不同密度的与塑料不反应的溶剂S1和溶剂S2,将干燥后的塑料颗粒首先放置入溶剂S1中,取溶剂S1中的沉淀物清洗烘干后放置入溶剂S2中,之后取溶剂S2中的悬浮物;
[0035]步骤6、将溶剂S2中悬浮物进行温煮;
[0036]步骤7、将温煮后的悬浮物进行熔融处理;
[0037]步骤8、将熔融冷却后吸出的固体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38]步骤9、对造粒机产生的造粒进行消毒处理、清洗、烘干后打包。
[0039]所述步骤5中塑料颗粒密度大于溶剂S1,为了方便对密度小于塑料颗粒的杂质进行除杂。
[0040]所述步骤5中塑料颗粒密度小于溶剂S2,为了方便对密度大于塑料颗粒的杂质进行除杂。
[0041]所述步骤6中温煮时间为30
‑
40min。
[0042]所述步骤6中温煮温度为60
‑
70
°
。
[0043]所述步骤9中对造粒机产生的造粒依次进行酒精浸泡、烘干和紫外线照射消毒,为了方便对塑料进行酒精消毒和紫外双重消毒。
[0044]综上所述,该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在使用时,对收集的塑料进行分类和分色处理,使熔融后析出的塑料颗粒颜色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将塑料颗粒放置入不与塑料反应的溶剂S1中,溶剂S1的密度小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低于溶剂S1的杂质进行去除,再将溶剂S1中的沉淀物放置入溶剂S2中,溶剂S2的密度大于塑料颗粒,方便将同类的塑料颗粒中密度高于溶剂S2中的杂质进行去除,经过造粒机造粒后的塑料依次经过酒精消毒和紫外线消毒,附着在塑料上的酒精自动挥发,方便对造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进行分类并剔除废弃塑料中的杂质;步骤2、将分类的塑料进行分色并进一步的将塑料中杂质剔除;步骤3、将同类的同颜色塑料放置入粉碎机进行破碎得到塑料颗粒;步骤4、将塑料颗粒进行清洗、过滤和干燥;步骤5、配置不同密度的与塑料不反应的溶剂S1和溶剂S2,将干燥后的塑料颗粒首先放置入溶剂S1中,取溶剂S1中的沉淀物清洗烘干后放置入溶剂S2中,之后取溶剂S2中的悬浮物;步骤6、将溶剂S2中悬浮物进行温煮;步骤7、将温煮后的悬浮物进行熔融处理;步骤8、将熔融冷却后吸出的固体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步骤9、对造粒机产生的造粒进行消毒处理、清洗、烘干后打包。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