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焰型烧嘴和顶置进料气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
,具体地涉及一种平焰型烧嘴和顶置进料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烧嘴对反应器中火焰的控制实际是将动力学控制转化为传质控制,因此在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核心关键点为如何提高烧嘴的传质混合效率,烧嘴出口处较高的湍流强度和“平焰”火焰结构可显著提高烧嘴处火焰的有效传质面积和单位面积传质效率、缩短传质距离进而提高气化效率。
[0003]现有的烧嘴结构的设置包括:
[0004]1)三通道双旋流平焰烧嘴,其煤气旋流片与主空气旋流片的旋流方向和旋流角度均采用相同设计。除双旋流器外,烧嘴在中心风管出口处又设置了一个中心风喷头结构,用于在热负荷较小时调整火焰形态,使之形成平焰结构,该结构设计可使经过烧嘴的气流较好的贴壁展开燃烧,形成稳定的火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嘴的调节比,但其所设计的旋流片结构由于过于接近烧嘴出口,没有明显的缓冲腔结构,导致其在负荷较小的工况下受旋流影响火焰不易形成稳定结构,需再借助中心路气流将其稳定。同时由于煤气旋流片及主空气旋流片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焰型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焰型烧嘴具有烧嘴端口(1)并包括内环管路(2)、套设于该内环管路(2)外的外环管路(3)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环管路(2)中的内环折流结构(5)和设置于所述内环管路(2)与外环管路(3)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的外环折流结构(4),该外环折流结构(4)和所述内环折流结构(5)设置为能够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对所述环形间隙中的第一流体和所述内环管路(2)中第二流体进行轴向螺旋导流,以使得所述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通过所述烧嘴端口(1)输出时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焰型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路(2)内设有沿中心轴线延伸的支撑结构(6),所述内环折流结构(5)连接至所述内环管路(2)的内侧壁和所述支撑结构(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焰型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折流结构(4)包括多个外环肋片(401),所述外环肋片(401)将所述环形间隙均分成多个沿轴向螺旋布置的外环通道(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焰型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折流结构(5)包括内环肋片(501),所述内环肋片(501)将所述内环管路(2)均分为多个沿轴向螺旋布置的内环通道(2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焰型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肋片(401)与所述外环管路(3)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烨,冯子洋,刘臻,方薪晖,彭宝仔,孙凯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