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3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护帽,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帽体、固定带和柔性硅胶区,帽体的表面设置有穿孔,帽体两侧面设置有松紧魔术贴和固定环;帽体的两侧设有贯穿帽体侧壁的凹槽,帽体内层设有倒U形支架连接调向座,调向座侧面设有插口,插口内设有插接柱,插接柱调向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槽、松紧魔术贴根据头围大小调节松紧;将患者头颈部的治疗导管进行有效固定;柔性硅胶区提升仰卧时枕部的舒适度,防止枕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通过插接柱、带刻度的塑料棒、调向座及凹槽的配合,满足脑部手术后脑室外引流导管的固定要求,可根据患者的体位及颅内压力对塑料棒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以及引流管的高度固定,可便于患者活动。患者活动。患者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护帽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帽。

技术介绍

[0002]重症患者由于生命救治需要留置很多导管,比如氧气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血透管、气管插管,大部分都是通过胶带贴在患者的鼻部、面部、颈部,固定面积小、着力点小,容易出现导管交叠、凌乱、难固定等现象,并且影响患者的体位改变,或是在活动时容易出现导管打折堵塞、意外滑脱、意外拔管等情况。其中,脑部手术留置的脑室外引流管固定需要一定高度,并且随着体位的改变需要调整不同的高度,由于目前无法在满足改变体位引起固定需求,因而,目前此类患者只能平卧,导管绑定于床头的床架上,完全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不利于机体的恢复。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多功能防护帽能有效的解决患者头颈部治疗所需的导管难固定,容易出现杂乱、打折堵塞、意外滑脱等问题以及脑室外引流管只能固定于床架上限制了患者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护帽解决患者头部治疗所使用的管体容易杂乱以及会被翻身挤压堵塞、意外滑脱、缺乏对管体的固定以及限制了患者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包括帽体(1)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安装固定连接在帽体(1)的周侧面,所述帽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穿孔(2),所述帽体(1)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松紧魔术贴(3)和缝制于帽体的固定环(4),所述帽体(1)后表面设置有柔性硅胶区(11);所述帽体的两侧垂直方向分别设有贯穿帽体(1)侧壁的凹槽(5),所述帽体(1)的上部内层设有倒U形支架(12),所述倒U形支架(12)的两侧下端对称设有连接块(121),所述连接块(121)一端固定连接有调向座(8),所述调向座(8)一侧面设置有插口(9),所述插口(9)内部设置有插接柱(10),所述插接柱(10)插入插口(9)与调向座(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松紧魔术贴的后端(31)缝合于帽体(1)的凹槽(5)的一侧表面,松紧魔术贴的前端(32)穿过所述固定环(4)回折后与松紧魔术贴的后端(31)的表面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9)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插接柱(10)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并与插口的正多边形边数相同,所述插口(9)的截面与插接柱的截面相配合,所述插接柱(10)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少丹顾莺胡静陈伟明王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