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0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风道,所述冷凝器风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冷凝器前盖,与所述冷凝器风道扣合连接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器前盖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凝器风道与所述冷凝器前盖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冷凝器前盖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凸设有起旋导流筋,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外侧壁在横向截面上呈抛物线状,使得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腔的湿热空气在所述起旋导流筋弧形侧壁的作用下形成两股螺旋气流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凝器可在冷凝腔内形成螺旋气流,不仅提高冷凝效率,还可实现对毛屑的自动清洗,排除毛屑堆积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冷凝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衣物处理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Mini壁挂式洗干一体机具备占地空间小、噪音小、专机分洗和护理等优势,目前广受青年用户群体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客户会选择购买第二台洗衣机,将宝宝的衣物、贴身内衣裤等负载区别于普通外衣单独护理。Mini洗干一体机占地空间小,同时具备高温杀菌、即洗即穿的功能,目前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0003]在洗干一体机烘干过程中,系统气流循环过程由风机驱动,空气经加热管加热后,通过滚筒窗垫进入筒内,热空气与湿冷衣物混合,发生热质交换过程,热的干空气变成湿冷空气,而后湿空气进入冷凝器,与冷凝器中下降的冷却水产生气水迎面的交汇,形成湿空气的降温除湿过程,除湿后空气再经加热管,加热到特定温度后进入筒内,进行下一循环过程,如此反复,直至筒内衣物烘干,传感器判停,烘干程序停止运行。
[0004]当前,洗干一体机的毛屑堆积、堵塞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衣物的洗涤及烘干过程中,毛屑产生于衣物之间相互摩擦、毛衣毛毯等负载的毛屑掉落等等情况,掉落的毛屑吸水结团后不能自动排出设备,将挂附堵塞烘干系统各零部件,其中冷凝器是毛屑堵塞的重点零部件。长此以往,设备中大量未清理的毛屑将堵塞烘干风道,延长设备烘干时间,并形成衣物的二次污染,减少洗干一体机整机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现有技术中,多在烘干系统中添加过滤网,用来过滤循环气流中的衣物毛屑,但受限于可添加过滤网的位置及面积,加之过滤网对系统风压风量的影响,整体评估该方案毛屑清除效果差。此外,如果将过滤网内置于冷凝器内,被过滤网阻隔的毛屑将会覆盖在过滤网上,用户无法取出过滤网进行清洗,长期以往,势必又会造成冷凝器毛屑堵塞问题。
[000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通过设置外侧壁由中心向两侧弧形过渡的起旋导流筋,使得自进风口进入冷凝腔的湿热空气在起旋导流筋弧形侧壁的作用下形成两股螺旋气流,从而带动冷却水螺旋运动,一方面使得冷却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冷凝器内壁上冲刷毛屑,另一方面使得冷却水与湿热空气充分接触,两相之间完成热交换,气相中的水蒸汽温度降低液化后随大部分的水向下流走,而湿热空气中的毛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从气流中转移到水流中,最终,流经冷凝腔的气流和水既实现了换热,也实现了毛屑的去除。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冷凝器。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10]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包括:
[0011]冷凝器风道,所述冷凝器风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
[0012]冷凝器前盖,与所述冷凝器风道扣合连接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器前盖上设置有进水口;
[0013]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凝器风道与所述冷凝器前盖相对的侧壁上;
[0014]所述冷凝器前盖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凸设有起旋导流筋,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外侧壁在横向截面上呈抛物线状,使得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腔的湿热空气在所述起旋导流筋弧形侧壁的作用下形成两股螺旋气流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呈矩形状,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宽度小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所述起旋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风道的设置所述进风口的侧壁上凸设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前盖的上部,所述冷凝器前盖上凹设有自所述进水口至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导水凹槽。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凹槽靠近所述起旋导流筋的一端设置有分流三角筋,所述分流三角筋的其中一个角朝向所述导水凹槽,所述其中一个角相对的底边朝向所述起旋导流筋。
[0019]进一步的,所述起旋导流筋和所述导水凹槽为对所述冷凝器前盖冲压压型形成。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前盖的外侧设置有交叉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0021]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前盖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两侧的侧壁之间弧形过渡连接,辅助湿热空气在所述冷凝腔内形成螺旋气流。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冷凝器风道的最低处。
[0023]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凝器。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悬挂设置的外筒;
[0025]所述外筒的侧壁构成所述冷凝器风道与所述冷凝器前盖相对的侧壁,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连接有风机;
[0026]所述冷凝器风道的其他侧壁与所述外筒一体成型。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侧壁由中心向两侧弧形过渡的起旋导流筋,使得自进风口进入冷凝腔的湿热空气在起旋导流筋弧形侧壁的作用下形成两股螺旋气流,冷却水在气流的带动下旋转冲刷冷凝器内壁,附着在内壁上的毛屑被水珠带下,气流中携带的毛屑溶解于冷凝水花中,随后被溶解的毛屑在排水时序随冷凝水排出设备,因此,冷凝器可视为每次气流循环的净化过滤装置,携带毛屑的气流经过此处时被“净化”成无毛屑的气流,此举可减少毛屑在烘干系统中的不断循环,减少毛屑挂附、堵塞烘干模块各零部件的机会。
[0029]2、本专利技术冷却水自进水口流出,沿导水凹槽向下流动,遇到起旋导流筋分流成左右两股水流,两股水流受到螺旋气流的扰动形成打散的波动水花,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水流成股流下的状态,本专利技术增大了湿热空气气流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强化了冷凝除湿效率,经过冷凝器后产生含湿量更低的气流,在下一循环带走衣物中更多的水分,从而提升设备的烘干效率。
[0030]3、本专利技术增加分流三角筋的设计更加有利于将水流分流成左右两股水流,且分流
三角筋位于冷凝器的偏下位置,保证被双螺旋气流激荡而起的水花不易飞入电机、风扇等结构部件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零部件锈蚀危害。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2]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图1中结构的左视图;
[0035]图3是图1中结构的右视图;
[0036]图4是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
[0037]图5是图4中的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风道,所述冷凝器风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冷凝器前盖,与所述冷凝器风道扣合连接形成冷凝腔,所述冷凝器前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凝器风道与所述冷凝器前盖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冷凝器前盖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凸设有起旋导流筋,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外侧壁在横向截面上呈抛物线状,使得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腔的湿热空气在所述起旋导流筋弧形侧壁的作用下形成两股螺旋气流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呈矩形状,所述起旋导流筋的宽度小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所述起旋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风道的设置所述进风口的侧壁上凸设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前盖的上部,所述冷凝器前盖上凹设有自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李涛徐永洪汤昊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