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97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涉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外信息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物体与车辆之间的间距,以生成包含距离信息和/或视频图像数据;车载电脑用于获取车辆状态数据;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以生成用于判定车辆行驶状态的车辆预警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车辆当前车辆状态数据结合车外信息采集设备获取的目标物体数据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判断车辆两侧检测区域是否存在目标物体来进行预警,并发送控制指令到对应控制器来进行避让,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探测预警的准确度。提高了探测预警的准确度。提高了探测预警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汽车的安全保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管部门及车辆运营公司也希望能通过汽车安装更智能化系统减少事故伤亡及不必要的损失。
[0003]汽车,尤其是大而长的货车和客车,由于汽车A柱视线盲区以及转弯时车轮产生的较大内轮差造成的视线盲区,很容易被司机忽视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而且因为车型较大,事故造成的破坏力一般也很大。
[0004]现有的探测预警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5]第一种以摄像头视觉探测为核心,但容易受天气等环境影响导致功能劣化或失效;以摄像头视觉探测为核心的预警系统,因视觉传感器的数据量大于毫米波雷达,不断增加的视觉传感器数量导致系统数据量过大,存在系统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视觉传感器得到的是二维信息,没有深度信息,探测距离近,对距离和速度判断不准确,并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功能劣化;
[0006]第二种以雷达为核心,但目前方案普遍存在检测区域不精准、外部输入依赖较多、下线标定复杂、成本偏高的问题。
[0007]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8]汽车两侧盲区的探测预警的准确度不足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根据车辆当前车辆状态数据结合车外信息采集设备获取的目标物体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相对角度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判断车辆两侧检测区域是否存在目标物体来进行预警,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两侧盲区的探测预警的准确度不足以及成本高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本技术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包括:
[0012]车外信息采集设备,所述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前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所述车外信息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物体与车辆之间的间距,以生成包含距离信息和/或视频图像数据;
[0013]车载电脑,所述车载电脑用于获取车辆状态数据;
[0014]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和车载电脑相连,用于接收距离信息、视频图像数据和车辆状态数据进行转化,发送至辅助驾驶系统;
[0015]辅助驾驶系统,所述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设
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以生成用于判定车辆行驶状态的车辆预警信息;所述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为ADAS算法。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分别与电子转向控制器、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智能刹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转向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电动助力机进行车辆方向的转动;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无级变速箱进行车辆的减速;所述智能刹车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车辆的制动;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车辆灯具的开启;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车辆发动机的启停。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辆状态数据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扭矩请求状态、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速、方向盘扭矩、车速、轮速中的至少一种。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载电脑内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实现预警信号报警、车辆状态数据显示和预警参数设置的功能;所述车载电脑通过CAN总线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根据车辆两侧与目标物体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相对角度,结合车辆状态数据,在确定车辆两侧检测区域存在目标物体时,发送报警操作指令至电子转向控制器、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智能刹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辆灯具包括车辆内的报警指示灯、车辆外的双闪灯和转向灯。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根据车辆当前车辆状态数据结合车外信息采集设备获取的目标物体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相对角度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判断车辆两侧检测区域是否存在目标物体来进行预警,并发送控制指令到对应控制器来进行避让,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探测预警的准确度。
[002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包括:
[0028]车外信息采集设备,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前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车外信息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物体与车辆之间的间距,以生成包含距离信息和/或视频图像数据;
[0029]车载电脑,即ECU可以连接数码相机、手机、游戏手柄、优盘、移动硬盘、摄像机、PDA、NetMD等数码设备,并通过GPRS/CDMA 1X以及Wifi等方式连接互联网,而本申请文件的车载电脑用于获取车辆状态数据;车辆状态数据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扭矩请求状态、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速、方向盘扭矩、车速、轮速中的至少一种;车载电脑内置有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实现预警信号报警、车辆状态数据显示和预警参数设置的功能;车载电脑通过CAN总线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30]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和车载电脑相连,用于接收距离信息、视频图像数据和车辆状态数据进行转化,发送至辅助驾驶系统;
[0031]辅助驾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以生成用于判定车辆行驶状态的车辆预警信息;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为ADAS算法。辅助驾驶系统分别与电子转向控制器、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智能刹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外信息采集设备,所述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前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所述车外信息采集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物体与车辆之间的间距,以生成包含距离信息和/或视频图像数据;车载电脑,所述车载电脑用于获取车辆状态数据;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车外信息采集设备和车载电脑相连,用于接收距离信息、视频图像数据和车辆状态数据进行转化,发送至辅助驾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所述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处理,以生成用于判定车辆行驶状态的车辆预警信息;所述预设驾驶辅助系统算法为ADAS算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两侧盲区行驶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分别与电子转向控制器、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智能刹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转向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电动助力机进行车辆方向的转动;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无级变速箱进行车辆的减速;所述智能刹车控制器接收辅助驾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车辆的制动;所述车身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张小俊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根精密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