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92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包括灯筒、底座和连接臂,连接臂连接在底座与灯筒之间,灯筒的内部通过中隔板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后腔室内设有LED驱动组件,前腔室内设置有LED组件,灯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透明前盖和后盖,LED组件与透明前盖之间设有防眩遮光环,防眩遮光环的主体为圆环,圆环的内壁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至少2条用于遮挡副光斑的遮光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LED光源与透明前盖之间增设了带多层遮光凸条的防眩遮光环,并且防眩遮光环的遮光凸条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楔形结构,可以有效遮挡住LED光源外围那些中心光强较弱的光线,实现了在不影响光照强度的前提下,消除副光斑,提升照明效果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


[0001]本技术属于LED投光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

技术介绍

[0002]LED投光灯,也叫射灯、投射灯、聚光灯等,是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射灯。传统射灯多采用卤素灯,发光效率较低、比较耗电、被照射环境温度上升、使用寿命短。LED投光灯在发光原理、节能、环保的层面上都远远优于传统传统射灯。LED投射灯的外型有圆的,也有方的,主要用于单体建筑、历史建筑群外墙照明、绿化景观照明、大楼内光外透照明、广告牌照明等专门设施照明,以及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气氛照明等,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0003]目前,现有的LED投射灯均采用多颗灯珠同时发光的方式进行照明,因此会在照射面上形成主光斑和副光斑,然而副光斑不是有效光强,不但起不到有效的照明作用,反而会影响照射区域的照明效果。传统的消除副光斑的做法为在玻璃前盖上做丝印或贴膜,让中心光强的光通过,而让中心光弱的光无法通过,从而将副光斑遮挡住。但这种方式对主光斑的光强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损失率可高达20%

30%,同样无法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在不降低光强的情况,消除副光斑,提高照明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包括灯筒、底座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筒之间,所述灯筒的内部通过中隔板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内设置有LED驱动组件,且所述LED驱动组件与所述中隔板的后侧面固定,所述灯筒的后端开口上盖设有后盖,所述前腔室内设置有LED组件,且所述LED 组件的后端与所述中隔板的前侧面固定,所述LED组件的前端与所述灯筒的前端开口固定,所述LED驱动组件的前端电线在穿过所述中隔板后与所述LED组件连接,所述灯筒的前端开口上盖设有透明前盖,所述LED组件与所述透明前盖之间设置有一个防眩遮光环,所述防眩遮光环的主体为一个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至少2条用于遮挡副光斑的遮光凸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凸条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或楔形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凸条的后侧面为垂直于所述圆环内壁的平直面,所述遮光凸条的前侧面倾斜与所述圆环内壁的为倾斜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凸条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

[0010]进一步的,相邻2条所述遮光凸条的间距为3.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凸条相对于所述圆环内壁的伸出长度为 3.5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LED组件包括LED灯珠组件、反光杯、反光杯安装座和反光杯固定
环,所述LED灯珠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隔板的前侧面,所述LED灯珠组件上的所有LED灯珠均对准所述灯筒的前端开口方向,所述反光杯安装座位于所述LED灯珠组件的前侧,所述反光杯设置在所述反光杯安装座中,所述反光杯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筒前端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反光杯固定环的后端面与所述反光杯安装座的前端面连接,所述反光杯通过所述反光杯固定环在所述反光杯安装座中限位;同时,所述防眩遮光环固定嵌设在所述反光杯固定环的前端,且所述防眩遮光环的所述圆环外壁与所述反光杯固定环的前端内壁呈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组件包括若干颗LED灯珠、LED灯珠安装板、LED灯珠PCB板和LED灯珠组件固定螺丝,所有所述LED 灯珠均嵌设在所述LED灯珠安装板上,所有所述LED灯珠的后端均与所述LED灯珠PCB板连接,所述LED灯珠安装板与所述LED灯珠 PCB板之间穿设有若干根所述LED灯珠组件固定螺丝,所述LED灯珠组件通过所述LED灯珠组件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前侧面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组件为3灯珠组件,包括3颗LED灯珠,3颗所述LED灯珠均嵌设在所述LED灯珠安装板上,且呈品字形结构均匀分布。
[0015]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组件为8灯珠组件,包括8颗LED灯珠,8颗所述LED灯珠均嵌设在所述LED灯珠安装板上,且其中7 颗呈环形均匀分布,余下的1颗位于环形结构的中央。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前盖与所述灯筒的前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前盖密封圈。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与所述灯筒后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后盖密封圈。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包括旋转上臂、旋转下臂和转轴螺丝,所述旋转上臂由上臂座和关节右旋盖组成,所述旋转下臂由下臂座和关节左旋盖组成,所述下臂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下臂座的底部通过对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关节左旋盖固定在所述下臂座的顶部,所述上臂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上臂座的顶部通过对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灯筒的下表面,所述关节右旋盖固定在所述上臂座的底部,所述关节左旋盖和所述关节右旋盖的圆盘内侧均设置有一圈调节齿纹,所述关节左旋盖和所述关节右旋盖通过所述转轴螺丝左右盖合在一起,并通过各自的调节齿纹实现可转动地啮合。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在LED光源与透明前盖之间增设了带多层遮光凸条的防眩遮光环,并且防眩遮光环的遮光凸条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楔形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遮挡住LED光源外围那些中心光强较弱的光线,实现了在不影响光照强度的前提下,消除副光斑,提升照明效果的功能。同时,本技术的防眩遮光环结构简单,但消除副光斑的效果十分明显,性价比极高,同样适合现有LED投光灯的改造。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灯筒内部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灯筒内部组件的爆炸图;
[0026]图4为本技术LED灯珠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LED灯珠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防眩遮光环的前侧结构立体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防眩遮光环的后侧结构立体图;
[0030]图8为本技术的防眩遮光环的截面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的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筒(1)、底座(2)和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连接在所述底座(2)与所述灯筒(1)之间,所述灯筒(1)的内部通过中隔板(4)被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内设置有LED驱动组件(5),且所述LED驱动组件(5)与所述中隔板(4)的后侧面固定,所述灯筒(1)的后端开口上盖设有后盖(6),所述前腔室内设置有LED组件(7),且所述LED组件(7)的后端与所述中隔板(4)的前侧面固定,所述LED组件(7)的前端与所述灯筒(1)的前端开口固定,所述LED驱动组件(5)的前端电线在穿过所述中隔板(4)后与所述LED组件(7)连接,所述灯筒(1)的前端开口上盖设有透明前盖(8),所述LED组件(7)与所述透明前盖(8)之间设置有一个防眩遮光环(9),所述防眩遮光环(9)的主体为一个圆环(901),所述圆环(901)的内壁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至少2条用于遮挡副光斑的遮光凸条(9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凸条(902)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或楔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凸条(902)的后侧面为垂直于所述圆环(901)内壁的平直面,所述遮光凸条(902)的前侧面倾斜与所述圆环(901)内壁的为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组件(7)包括LED灯珠组件(701)、反光杯(702)、反光杯安装座(703)和反光杯固定环(704),所述LED灯珠组件(701)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隔板(4)的前侧面,所述LED灯珠组件(701)上的所有LED灯珠均对准所述灯筒(1)的前端开口方向,所述反光杯安装座(703)位于所述LED灯珠组件(701)的前侧,所述反光杯(702)设置在所述反光杯安装座(703)中,所述反光杯固定环(704)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筒(1)前端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反光杯固定环(704)的后端面与所述反光杯安装座(703)的前端面连接,所述反光杯(702)通过所述反光杯固定环(704)在所述反光杯安装座(703)中限位;同时,所述防眩遮光环(9)固定嵌设在所述反光杯固定环(704)的前端,且所述防眩遮光环(9)的所述圆环(901)外壁与所述反光杯固定环(704)的前端内壁呈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眩遮光环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组件(701)包括若干颗LED灯珠(7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
申请(专利权)人:千寻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