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坐姿的童车,包括移动车架和婴儿篮,婴儿篮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车顶棚,婴儿篮的另一侧安装有提篮扶手,移动车架的顶部设有C型上下连接卡槽,移动车架通过C型上下连接卡槽连接有上端C型框架,上端C型框架的一侧设有把手调节轴,把手调节轴连接有可调节童车把手,上端C型框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童车把手,婴儿篮的两侧安装有C型连接件,C型连接件调节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上,婴儿篮通过C型连接件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内。过C型连接件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内。过C型连接件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坐姿的童车
[0001]本技术属于童车
,具体涉及可调节坐姿的童车。
技术介绍
[0002]童车是出行用品中的一大门类,其中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儿童电动车五大类,其中儿童推车是儿童学步前所使用的玩具,使用对象是无自主能力的学步前儿童,在带着婴童出行时,父母都会给婴童准备童车,让婴童出行更加舒适也能缓解父母长时间抱婴童的疲劳,但是现有的童车在使用时,家长与婴童的交流受限于推车的固定结构,大部分推车推行过程难以及时调整、观察婴童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可调节坐姿的童车。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可调节坐姿的童车,包括移动车架和婴儿篮,所述婴儿篮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车顶棚,所述婴儿篮的另一侧安装有提篮扶手,所述移动车架的顶部设有C型上下连接卡槽,所述移动车架通过C型上下连接卡槽连接有上端C型框架,所述上端C型框架的一侧设有把手调节轴,所述把手调节轴连接有可调节童车把手,所述上端C型框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童车把手,所述婴儿篮的两侧安装有C型连接件,所述C型连接件调节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上,所述婴儿篮通过C型连接件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内。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上端C型框架的一侧设有隐藏卡槽,所述隐藏卡槽内安装有收纳式挂钩。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将轻量小包悬挂于收纳式挂钩之上。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上端C型框架的外侧安装有反光灯带。这样的结构设计夜间推行时会起到提示作用。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车架包括下端C型框架,所述下端C型框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固定轮,所述下端C型框架的底部另一侧安装有万向轮。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转向移动。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车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脚踏刹车,所述脚踏刹车的输出端与固定轮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起到刹车固定的效果。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C型连接件、C型上下连接卡槽、下端C型框架和上端C型框架的搭配实用,使得能够对婴儿篮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角度的切换,使得在婴儿篮内的婴儿可以实现坐、斜躺和平躺等不同姿态,并且在可调节童车把手和固定童车把手的搭配使用下,可随时调整推行时的前后,以便于更好的观察了解婴儿的情况,在居家情况下,通过C型连接件,可将上端C型框架从下端C型框架上拆卸下料,然后将下端C型框架放置于平面上,在下端C型框架呈C型的结构设置下,即可进行轻微摇晃,从而实现摇篮功能,能够起到安抚婴儿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可调节坐姿的童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可调节坐姿的童车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可调节坐姿的童车的摇篮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可调节坐姿的童车的移动车架结构示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7]车顶棚1、提篮扶手2、C型连接件3、可调节童车把手4、把手调节轴5、隐藏卡槽6、反光灯带7、固定童车把手8、C型上下连接卡槽9、脚踏刹车10、固定轮11、万向轮12、下端C型框架13、上端C型框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的可调节坐姿的童车,包括移动车架和婴儿篮,婴儿篮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车顶棚1,婴儿篮的另一侧安装有提篮扶手2,移动车架的顶部设有C型上下连接卡槽9,移动车架通过C型上下连接卡槽9连接有上端C型框架14,上端C型框架14的一侧设有把手调节轴5,把手调节轴5连接有可调节童车把手4,上端C型框架14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童车把手8,婴儿篮的两侧安装有C型连接件3,C型连接件3调节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14上,婴儿篮通过C型连接件3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14内。
[0020]本实施例中,在推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可调节童车把手4通过把手调节轴5进行高低调整,适应推行时不同的家长身高;也可通过固定童车把手8进行推行,并且在推行中可将隐藏卡槽6打开漏出收纳式挂钩,可将轻量小包悬挂于收纳式挂钩之上;夜间推行时,反光灯带7会自主亮光,起到提示作用,通过对婴儿篮两侧的C型连接件3同时进行调整,可以使上端C型框架14沿着下端C型框架13上的C型上下连接卡槽9进行前后角度固定调整,从而实现不同角度的切换,使得在婴儿篮内的婴儿可以实现坐、斜躺和平躺等不同姿态,而且还可以通过C型连接件3,可将上端C型框架14从下端C型框架13上拆卸下料,然后将下端C型框架13放置于平面上,在下端C型框架13呈C型的结构设置下,即可进行轻微摇晃,从而实现摇篮功能。
[0021]优选上端C型框架14的一侧设有隐藏卡槽6,隐藏卡槽6内安装有收纳式挂钩。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将轻量小包悬挂于收纳式挂钩之上。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上端C型框架14其它的悬挂结构形状。
[0022]优选上端C型框架14的外侧安装有反光灯带7。这样的结构设计夜间推行时会起到提示作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反光灯带7其它的结构形状。
[0023]优选移动车架包括下端C型框架13,下端C型框架13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固定轮11,下端C型框架13的底部另一侧安装有万向轮12。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转向移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移动车架其它的结构形状。
[0024]优选移动车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脚踏刹车10,脚踏刹车10的输出端与固定轮11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起到刹车固定的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移动车
架其它的刹车固定结构形状。
[0025]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坐姿的童车,包括移动车架和婴儿篮,所述婴儿篮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车顶棚(1),所述婴儿篮的另一侧安装有提篮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架的顶部设有C型上下连接卡槽(9),所述移动车架通过C型上下连接卡槽(9)连接有上端C型框架(14),所述上端C型框架(14)的一侧设有把手调节轴(5),所述把手调节轴(5)连接有可调节童车把手(4),所述上端C型框架(14)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童车把手(8),所述婴儿篮的两侧安装有C型连接件(3),所述C型连接件(3)调节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14)上,所述婴儿篮通过C型连接件(3)可调节式的安装在上端C型框架(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平,曹方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五虎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