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车及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89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穿梭车及其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传动带、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平行设置,且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传动带分别环设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的外周,所述传动带用于与移动机构啮合。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一起转动,使传动带整体稳定转动,从而使与传动带啮合的移动机构发生移动,支撑结构采用三根传动轴,增加了支撑强度。支撑强度。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梭车及其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仓储物流
,具体涉及穿梭车及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立体仓库中进行重型货物的存取通常是使用巷道式堆垛机来完成。该种巷道式堆垛机承载能力强,单机运行速度快。但是由于单个巷道中最多布置两个堆垛机,从而限制了堆垛机存取货物的频率。对于中轻型货物,目前逐渐开始采用穿梭车的形式进行存取。采用穿梭车存取货物可实现单巷道多车及分层存取,大大提高了仓库的出入库效率,并且可以根据仓库灵活配置穿梭车,从而使得穿梭车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目前穿梭车的底盘下方多采用两根传动转轴,仅依靠这两根传动转轴来支撑底盘及设置在底盘上的取件机构,支撑能力较弱,当货物较重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穿梭车及其支撑结构,它采用三根传动轴,增加了支撑强度。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梭车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传动带、第二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传动带、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平行设置,且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传动带分别环设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的外周,所述传动带用于与移动机构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包括内环侧和外环侧,所述内环侧环设在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外周,所述外环侧分别与第一传动轮和移动机构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侧板,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侧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穿设在支撑侧板上,所述支撑侧板设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轮的两侧,所述传动带环设在调节轮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带的内环侧为平滑面,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周壁和第三传动轮的外周壁均为平滑面,所述传动带的外环侧设有与齿轮啮合的凸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象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