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主体高大模板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主体工程高大模板支撑架施工时,需要搭设高支模脚手架体系,在支架体系搭设完成后,随着支架上的钢筋、模板和混凝土荷载不断施加,高支模脚手架体系会发生沉降变形,当沉降变形超过设计预警值时,高支模脚手架体系会有坍塌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支架上的钢筋、模板和混凝土荷载施加过程中需要对支架体系的沉降进行及时观测,当沉降快达到预警值时要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传统是安排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对支架体系加载前后的标高进行动态监测,但由于一般高支模施工的面积范围较广,监测人员采用全站仪监测时采集的数据量较大,数据需要分析计算后方可知晓支架沉降的具体量,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反应的结果不直接、不直观,且存在人为观测计算误差和失误风险;同时在支架架体内部监测时人员和设备通行不便,采集沉降数据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排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对支架体系加载前后的标高进行动态监测,但由于一般高支模施工的面积范围较广,监测人员采用全站仪监测时采集的数据量较大,数据需要分析计算后方可知晓支架沉降的具体量,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反应的结果不直接、不直观,且存在人为观测计算误差和失误风险;同时在支架架体内部监测时人员和设备通行不便,采集沉降数据效率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梁板底模,所述底座和梁板底模之间设有脚手架,所述梁板底模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线坠,所述线坠的下端连接有刻度直尺,所述底板的上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指示标。
[0006]优选的,所述指示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放置有记录板。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数据进行记录。
[0008]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侧壁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放置箱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相反的磁石。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灰尘和杂质落到记录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刻度直尺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杆相互匹配的导向环。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刻度直尺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线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刻度直尺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刻度尺进行拆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底座、梁板底模、线坠、刻度直尺、指示标,解决了传统采用全站仪对支架体系加载前后的标高进行动态监测时需要采集大量测量数据的问题,避免了传统采用全站仪方式时数据需要分析计算后方可知晓支架沉降的具体量的问题;而且沉降数据能快速测得,结果直观,避免了人为操作测量仪器带来的偏差,测量监测人员无需额外携带仪器,避免了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在支架架体内部狭小空间穿行不便的问题,测量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可重复多次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梁板底模;3、线坠;4、刻度直尺;5、指示标;6、放置箱;7、记录板;8、挡板;9、磁石;10、导向杆;11、导向环;12、挂钩;13、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
2,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梁板底模2,底座1和梁板底模2之间设有脚手架,梁板底模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线坠3,线坠3的下端连接有刻度直尺4,线坠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2,刻度直尺4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13,方便对刻度尺4进行拆装,底板的上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指示标5。指示标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6,放置箱6内放置有记录板7,方便对数据进行记录,放置箱6的侧壁铰接有挡板8,挡板8和放置箱6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相反的磁石9,能够避免灰尘和杂质落到记录板7上。
[0021]底座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刻度直尺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杆10相互匹配的导向环11,提高了刻度直尺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0022]本技术中,使用时,在高支模脚手架体系施工完成后,沿梁轴线方向,在梁板底模2下方横杆上吊一线坠3,线坠3下方吊一刻度直尺4,刻度直尺4的某一刻度对应在指示标5的位置,第一次监测的刻度数值作为原始数据,每一次的监测值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作为沉降量,支架沉降监测人员可以清楚直观地记录钢筋、模板、混凝土等上部荷载施加前后的刻度值,将两次观测的刻度值相减即可得到支架在该处的沉降量,且可以在任何需要观测沉降量的位置进行布设;且支架沉降监测人员在沉降观测和计算时无需再额外携带测量仪器设备。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梁板底模(2),所述底座(1)和梁板底模(2)之间设有脚手架,所述梁板底模(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线坠(3),所述线坠(3)的下端连接有刻度直尺(4),所述底座的上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指示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标(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6),所述放置箱(6)内放置有记录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支架沉降观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东,齐新权,张平,赵忠峰,刘军宏,王少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