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前端通过面板封装,外壳体的后端通过尾板封装,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功能按键区,功能按键区内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钮和复位按钮,外壳体内设置有处理器、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功能选择按钮、复位按钮、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与尾板上的信号采集端子电连接。本方案的装置直接安装在变电站内,用于采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可迅速通过通信模块将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信号发送到远端运维中心,运维中心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保护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继电保护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发电厂远端的变电站是降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高压电网中的电压将为市电电压。
[0003]变电站的运行需要定期巡视设备有无异状,如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杂物,表针指示是否正常,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触及允许接触的设备温度是否正常,测量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在运行中的变化等,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0004]变电站中的合跳闸监控对安全输电尤为重要,但是通过值班人员定期巡视合跳闸状态显得繁琐,并且人力成本高;跳合闸状态不能及时反映到监控系统,也就不能及时作出反映,影响变电站送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监控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提供一种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前端通过面板封装,外壳体的后端通过尾板封装,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功能按键区,功能按键区内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钮和复位按钮,外壳体内设置有处理器、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功能选择按钮、复位按钮、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与尾板上的信号采集端子电连接;
[0008]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出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面板上端和下端的伸出段上设置有U形卡槽,且U形卡槽设置在面板的背面,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卡条,卡条插入U形卡槽内,且U形卡槽侧面通过铆钉与卡条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复位按钮通过复位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复位电路包括SP706芯片,SP706芯片的第1端口上并联有电阻R25、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电阻R25连接电源,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均接地,复位按钮S1上并联有二极管TVS9;SP706芯片的第8端口上依次连接有二极管D2,二极管IN5819与电阻R39连接,电阻R39上并联有接线端子JP1,电阻R39和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与SP706芯片的第5端口连接,SP706芯片的第7端口通过电阻S26与处理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通信模块包括W5500芯片,W5500芯片的RSVD端口上分别连接有电位器RP1和电位器RP2,W5500芯片的第30端口通过电阻R389与供电端口连接,电位器RP1接地,W5500芯片的32
‑
35端口与处理器连接。
[0011]进一步地,外壳体上的两个侧板均通过铆钉与外壳体连接。
[0012]进一步地,尾板上设置有扩展端子、通信端口和开关,扩展端子和开关均与处理器连接,通信端口与W5500芯片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装置直接安装在变电站内,用于采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并可迅速通过通信模块将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信号发送到远端运维中心,运维中心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单独形成一个壳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离性,避免被损坏,并且本技术的继电保护监控装置组装和安装均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继电保护监控装置的主视立体图。
[0015]图2为继电保护监控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0016]图3为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0017]图4为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0018]其中,1、面板,2、侧板,3、铆钉,4、功能按键区,5、显示屏,6、U形卡槽,7、卡条,8、尾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0]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前端通过面板1封装,外壳体的后端通过尾板8封装,面板1上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的下方设置有功能按键区4,功能按键区4内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钮和复位按钮,外壳体内设置有处理器、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功能选择按钮、复位按钮、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与尾板8上的信号采集端子电连接。
[0021]面板1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出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面板1上端和下端的伸出段上设置有U形卡槽6,且U形卡槽6设置在面板1的背面,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卡条7,卡条7插入U形卡槽6内,且U形卡槽6侧面通过铆钉3与卡条7的侧面固定连接。外壳体通过卡条7卡入U形卡槽6内,在通过铆钉3固定,确保整个装置硬件的可靠性。
[0022]本方案的直接安装在变电站内,用于采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并可迅速通过通信模块将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信号发送到远端运维中心,运维中心迅速做出反应,保证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单独形成一个壳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离性,避免被损坏,并且本技术的继电保护监控装置组装和安装均方便。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复位按钮通过复位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复位电路包括SP706芯片,SP706芯片的第1端口上并联有电阻R25、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电阻R25连接电源,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均接地,复位按钮S1上并联有二极管TVS9;SP706芯片的第8端口上
依次连接有二极管D2,二极管IN5819与电阻R39连接,电阻R39上并联有接线端子JP1,电阻R39和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与SP706芯片的第5端口连接,SP706芯片的第7端口通过电阻S26与处理器连接。复位电路使用复位芯片SP706,具有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功能,通过复位按钮S1可以实现手动复位,或出现卡顿时可实现自动复位。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包括W5500芯片,W5500芯片的RSVD端口上分别连接有电位器RP1和电位器RP2,W5500芯片的第30端口通过电阻R389与供电端口连接,电位器RP1接地,W5500芯片的32
‑
35端口与处理器连接。使用W5500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网络通信,处理器通过SPI与W5500芯片连接,进行数据收发。
[0025]本实施例中,外壳体上的两个侧板2均通过铆钉3与外壳体连接,组装和拆卸均方便。尾板8上设置有扩展端子、通信端口和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通过面板封装,所述外壳体的后端通过尾板封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功能按键区,所述功能按键区内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钮和复位按钮,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处理器、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功能选择按钮、复位按钮、通信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尾板上的信号采集端子电连接;所述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出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面板上端和下端的伸出段上设置有U形卡槽,且U形卡槽设置在面板的背面,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插入U形卡槽内,且U形卡槽侧面通过铆钉与卡条的侧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保护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按钮通过复位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SP706芯片,所述SP706芯片的第1端口上并联有电阻R25、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所述电阻R25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7和复位按钮S1均接地,所述复位按钮S1上并联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龚天贵,章金林,蒋益强,晋荣波,雷尚福,严晓飞,邓强强,兰强,金鑫琨,周洲,李游,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达电力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