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7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包括梁底模,所述梁底模上固定有第一铰接板;所述梁侧模上固定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与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气簧铰接;所述梁侧模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气簧的伸缩端铰接。该新型的有益效果梁底模自动合闭,可实现随轻筑机提升,避免梁底模、梁侧模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大量水平向构件的梁底模需进行拆除,等待提升完成后,再进行拼装,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


[0001]本技术涉及铝模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城镇住宅建设任务繁重,高层建筑在各省市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建筑模板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和重要机具,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建筑铝模板,及其由此伴生的早拆模板支撑技术,即统称为铝模板技术。但随着建筑业不断的发展,结构的多样性、施工工艺的创新性,传统的铝模板技术也逐渐不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曲江
·
云松间项目采用轻型智能建造平台下挂铝模板同步提升进行施工,对于电梯洞口处的单梁若采用传统的铝模底板用销钉进行连接,则造成每层都需要重新拆卸、倒运、再拼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材料倒运,铝模板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则大量水平向构件的铝模板需进行拆除,等待提升完成后,再进行拼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梁底模自动合闭,可实现随轻筑机提升,避免梁底模、梁侧模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大量水平向构件的梁底模需进行拆除,等待提升完成后,再进行拼装,使用方便的铝模可折叠梁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包括梁底模,所述梁底模上固定有第一铰接板;所述梁侧模上固定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与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气簧铰接;所述梁侧模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气簧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梁底模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梁侧模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限位板卡接。
[0007]较佳地,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合页与第一铰接板铰接;气簧的伸缩端伸缩带动梁侧模的张开或则闭合,可折叠梁底模,当该层施工完成需进行爬升时,在合页与气簧的作用下,下一层施工时,梁底模自动合闭,可实现随架体提升。
[0008]较佳地,所述气簧的伸缩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支撑块铰接;气簧的伸缩端伸缩带动梁侧模的张开或则闭合。
[0009]较佳地,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卡扣铰接;卡扣主要起到当梁底模开启后,将梁底模固定,便于工人施工。
[0010]较佳地,所述气簧的非伸缩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铰接座铰接。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当梁底模、梁侧模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梁底模需要折叠时,气簧的伸缩端伸缩,使梁底模由水平状态向梁侧模折叠,在合
页与气簧的作用下,下一层施工时,梁底模自动合闭,可实现随轻筑机提升,避免梁底模、梁侧模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大量水平向构件的梁底模需进行拆除,等待提升完成后,再进行拼装,使用方便,避免还需要把梁底模进行拆除再进行拼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的限位板与卡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

梁底模;2

梁侧模;3

支撑板;4

支撑块;5

第一铰接轴;6

气簧;7

铰接座;8

第一铰接板;9

合页;10

第二铰接板;11

第二支撑板;12

限位板;13

卡扣;14

第二铰接轴;15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包括梁底模1、梁侧模2、支撑板3、支撑块4、第一铰接轴5、气簧6、铰接座7、第一铰接板8、合页9、第二铰接板10、第二支撑板11、限位板12、卡扣13、第二铰接轴14和固定板15,所述梁底模1上固定有第一铰接板8;所述梁侧模2上固定有第二铰接板10;所述第二铰接板10与第一铰接板8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8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固定有铰接座7;所述铰接座7与气簧6铰接;所述梁侧模2上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固定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气簧6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梁底模1上固定有限位板12;所述梁侧模2上固定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铰接有卡扣13;所述卡扣13与限位板12卡接。
[0017]较佳地,所述第二铰接板10通过合页9与第一铰接板8铰接;气簧6的伸缩端伸缩带动梁侧模2的张开或则闭合,可折叠梁底模1,当该层施工完成需进行爬升时,在合页9与气簧6的作用下,下一层施工时,梁底模1自动合闭,可实现随架体提升。
[0018]较佳地,所述气簧6的伸缩端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支撑块4铰接;气簧6的伸缩端伸缩带动梁侧模2的张开或则闭合。
[0019]较佳地,所述固定板15通过第二铰接轴14与卡扣13铰接;卡扣13主要起到当梁底模1开启后,将梁底模1固定,便于工人施工。
[0020]较佳地,所述气簧6的非伸缩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铰接座7铰接。
[0021]工作原理:当梁底模1、梁侧模2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梁底模1需要折叠时,气簧6的伸缩端伸缩,使梁底模1由水平状态向梁侧模2折叠,在合页9与气簧6的作用下,下一层施工时,自动合闭,可实现随轻筑机提升,避免梁底模1、梁侧模2随着轻筑机一起进行爬升时,大量水平向构件的梁底模1需进行拆除,等待提升完成后,再进行拼装,使用方便,避免还需要把梁底模1进行拆除再进行拼装。
[0022]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模可折叠梁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梁底模(1)、梁侧模(2)、支撑板(3)、支撑块(4)、第一铰接轴(5)、气簧(6)、铰接座(7)、第一铰接板(8)、合页(9)、第二铰接板(10)、第二支撑板(11)、限位板(12)、卡扣(13)、第二铰接轴(14)和固定板(15),所述梁底模(1)上固定有第一铰接板(8);所述梁侧模(2)上固定有第二铰接板(10);所述第二铰接板(10)与第一铰接板(8)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8)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固定有铰接座(7);所述铰接座(7)与气簧(6)铰接;所述梁侧模(2)上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固定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气簧(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朋涛高腾汤超张景杨晓明沈钦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