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系统中,通过冷媒的循环实现制冷或制热,在一些位置需要对冷媒分流或集流,例如在换热器的入口需要对冷媒分流,在换热器的出口需要对冷媒集流。
[0003]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冷媒分流或集流的位置安装有管路连接结构(分流器或集流器),通过管路连接结构实现冷媒的分流或集流。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通常是一个直径较大的管接头直接连接几个直径较小的子接管,根据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分流或集流。但此种结构过于简单,冷媒在通过管路连接结构后,分流和集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分流和集流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本体、管接头、封盖和多个子接管,本体具有内腔,内腔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小开口和大开口,小开口的流通面积小于大开口的流通面积,管接头和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管接头(20)、封盖(30)和多个子接管(40),所述本体(10)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小开口和大开口,所述小开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大开口的流通面积,所述管接头(20)和所述小开口连通,所述封盖(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大开口处,所述封盖(30)具有多个均和所述内腔连通的连接孔(31),多个所述子接管(40)和多个所述连接孔(31)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子接管(40)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小开口的流通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筒段(12)、过渡筒段(13)和底壁(14),所述连接筒段(12)和所述封盖(30)连接,所述过渡筒段(13)的内表面为曲面,所述小开口位于所述底壁(14);其中,所述封盖(30)、所述过渡筒段(13)和所述底壁(14)之间的区域形成混合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为回转体,所述底壁(14)的内表面和所述本体(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80
°
≤A≤10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0)为板状结构,在所述本体(10)的轴向上,所述封盖(30)的下端面和所述底壁(14)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L≤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包括连接筒段(12)和锥形筒段(15),所述连接筒段(12)和所述封盖(30)连接,所述锥形筒段(15)直径大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筒段(1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