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螺栓适配夹爪与减速机连接;底座圆环安装在减速机外表面;支撑结构连接在底座圆环上;刹车锅设于支撑结构的内底部,并通过传动轴与螺栓适配夹爪连接;翻转块从支撑结构内顶壁穿出,并与操作件连接;支撑钉相对于翻转块设于支撑结构内顶壁,支撑钉与翻转块之间通过两个安装环连接;刹车片设于安装环外侧壁上;支撑钉、翻转块以及安装环均设于刹车锅的内侧且留有间隙,并与刹车锅的侧壁交错重叠;减速机的固定螺栓转动带动螺栓适配夹爪转动,并通过传动轴带动刹车锅转动;操作操作件转动使翻转块翻转并胀开安装环,刹车片与刹车锅发生摩擦。该装置可以避免传统手动刹车存在的风扇损坏、人员机械伤害情况。机械伤害情况。机械伤害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刹车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鼓形滤网安装于电厂泵站进水流道,用于过滤海水中杂质。在日常运行期间,若出现反冲洗管道泄漏、测速开关故障、冷却风扇故障、橡胶联轴器故障等需要进行检修时,需对鼓形滤网进行刹车。传统的刹车方式利用人力干预减速机风扇转动,该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冷却风扇为塑料材质,刹车过程易损坏,另转动部件直接用手干预,存在较大机械伤害风险,同时冷源缺陷处理窗口一般只有6至8小时,手动刹车存在因潮位影响刹车时间不确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相关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缺陷:转动部件直接用手干预,存在较大机械伤害风险,提供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包括与鼓形滤网的减速机的固定螺栓连接的螺栓适配夹爪、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机外表面的底座圆环、支撑结构、刹车锅、传动轴、翻转块、支撑钉、安装环、刹车片以及操作件;
[0005]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座圆环上;所述刹车锅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内底部,并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螺栓适配夹爪连接;
[0006]所述翻转块从所述支撑结构内顶壁穿出,并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支撑钉相对于所述翻转块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内顶壁,所述支撑钉与所述翻转块之间通过两个安装环连接;所述刹车片设于所述安装环外侧壁上;
[0007]所述支撑钉、所述翻转块以及所述安装环均设于所述刹车锅的内侧且留有间隙,并与所述刹车锅的侧壁交错重叠;
[0008]所述减速机的固定螺栓转动带动所述螺栓适配夹爪转动,并通过传动轴带动所述刹车锅转动;操作所述操作件转动使所述翻转块翻转并胀开所述安装环,所述刹车片与所述刹车锅发生摩擦。
[0009]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螺栓适配夹爪包括夹持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于所述夹持部上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减速机的固定螺栓,所述传动轴插入所述传动部并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刹车锅包括第三中心通孔、内圆环以及外圆环;
[0011]所述内圆环设于所述中心通孔边缘,所述传动轴插入所述内圆环并固定连接;所述外圆环设于所述内圆环外部,且交错重叠设于所述支撑钉、所述翻转块以及所述安装环外侧并留有间隙。
[0012]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供圆柱销穿过的第三圆孔,所述圆柱销穿过所述第三圆孔以及所述螺栓适配夹爪或所述刹车锅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部支撑板、平面轴承、顶板以及调节组件;
[0014]所述调节组件穿过并支撑所述中部支撑板和所述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圆环;所述中部支撑板设于所述刹车锅与所述螺栓适配夹爪之间,所述平面轴承置于所述中部支撑板上方,所述刹车锅置于所述平面轴承上方;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刹车锅上方,所述支撑钉设于所述顶板内侧,所述翻转块从所述顶板内顶壁穿出。
[0015]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四个调整杆以及为每个调整杆配备至少两个调节螺母,四个所述调整杆平均设于所述刹车锅的两侧;
[0016]所述调整杆包括第一螺纹段、限位台阶以及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设于所述调整杆底部,插入连接所述底座圆环;所述限位台阶设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上方,限位支撑所述中部支撑板;
[0017]所述第二螺纹段设于所述调整杆的顶部,穿过所述顶板;所述至少两个调节螺母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螺纹段上及所述顶板两侧,调节所述顶板与所述刹车锅保持一定间距。
[0018]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顶板设有供所述支撑钉插入连接的第二螺孔、供所述翻转块穿过的第四通孔以及四个第三通孔,四个所述第三通孔平均设于对应所述刹车锅的两侧供所述调节组件穿过。
[0019]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底座圆环设有让位所述减速机的固定螺栓的第一中心通孔以及四个第一螺孔;四个所述第一螺孔平均设于所述中心通孔的两侧供所述调节组件穿过。
[0020]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支撑钉包括螺纹部、第一限位部、支撑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螺纹部插入连接所述顶板;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螺纹部下方,限位所述顶板;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支撑钉底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0021]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中,所述翻转块包括翻转部、限位圆环以及插头;
[0022]所述翻转部设于所述翻转块的底部,所述限位圆环设于所述翻转部的上方,所述限位圆环的直径等于所述翻转部的宽度;所述插头设于所述翻转块的顶部,所述插头穿过所述顶板插入所述操作件;所述限位圆环顶住所述顶板;
[0023]操作所述操作件转动带动所述翻转块转动,所述翻转部旋转顶开两侧的所述安装环。
[0024]通过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通过将刹车装置安装于减速机上,螺栓适配夹爪夹持减速机固定螺栓,当鼓形滤网转动时,该螺栓随动,通过传动轴带动刹车锅转动,操作手柄可实现刹车片的胀开及闭合,当操作手柄刹车片胀开时,接触摩擦刹车锅产生刹车力,刹车锅、螺栓适配夹爪停止转动,使减速机固定螺栓停止转动,从而快速、安全实现鼓形滤网刹车,为相关检修活动创造先决条件。借助减速机速比,只需要很小的刹车力即可实现鼓
形滤网刹车,能够方便、快速、安全的进行鼓形滤网刹车,避免传统手动刹车存在的风扇损坏、人员机械伤害等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螺栓适配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刹车锅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图1中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图1中的翻转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图1中的翻转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图1中的支撑钉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图1中的中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技术图1中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是本技术图1中的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是本技术图1中的底部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鼓形滤网的减速机(A)的固定螺栓连接的螺栓适配夹爪(1)、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机(A)外表面的底座圆环(2)、支撑结构、刹车锅(4)、传动轴(5)、翻转块(6)、支撑钉(7)、安装环(81)、刹车片(82)以及操作件(9);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座圆环(2)上;所述刹车锅(4)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内底部,并通过所述传动轴(5)与所述螺栓适配夹爪(1)连接;所述翻转块(6)从所述支撑结构内顶壁穿出,并与所述操作件(9)连接;所述支撑钉(7)相对于所述翻转块(6)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内顶壁,所述支撑钉(7)与所述翻转块(6)之间通过两个安装环(81)连接;所述刹车片(82)设于所述安装环(81)外侧壁上;所述支撑钉(7)、所述翻转块(6)以及所述安装环(81)均设于所述刹车锅(4)的内侧且留有间隙,并与所述刹车锅(4)的侧壁交错重叠;所述减速机(A)的固定螺栓转动带动所述螺栓适配夹爪(1)转动,并通过传动轴(5)带动所述刹车锅(4)转动;操作所述操作件(9)转动使所述翻转块(6)翻转并胀开所述安装环(81),所述刹车片(82)与所述刹车锅(4)发生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适配夹爪(1)包括夹持部(11)和传动部(12),所述传动部(12)设于所述夹持部(11)上部,所述夹持部(11)夹持所述减速机(A)的固定螺栓,所述传动轴(5)插入所述传动部(12)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锅(4)包括第三中心通孔(41)、内圆环(42)以及外圆环(43);所述内圆环(42)设于所述中心通孔边缘,所述传动轴(5)插入所述内圆环(42)并固定连接;所述外圆环(43)设于所述内圆环(42)外部,且交错重叠设于所述支撑钉(7)、所述翻转块(6)以及所述安装环(81)外侧并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供圆柱销穿过的第三圆孔(51),所述圆柱销穿过所述第三圆孔(51)以及所述螺栓适配夹爪(1)或所述刹车锅(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滤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部支撑板(31)、平面轴承(32)、顶板(33)以及调节组件(34);所述调节组件(34)穿过并支撑所述中部支撑板(31)和所述顶板(33)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圆环(2);所述中部支撑板(31)设于所述刹车锅(4)与所述螺栓适配夹爪(1)之间,所述平面轴承(32)置于所述中部支撑板(31)上方,所述刹车锅(4)置于所述平面轴承(32)上方;所述顶板(33)设于所述刹车锅(4)上方,所述支撑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星,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