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59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线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盒体,盒体的内部放置有发射机,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卡棒,卡棒插入在卡口的内部,且卡口开设在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内部两侧设有挂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的卡棒卡入卡口完成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连接,在需要同步移动时可以连接在一起移动,在内部安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需要分开使用时可分开使用,分开使用后可独立推拉移动,不用人工手持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移动更换位置,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管线探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管线探测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管道或电缆的位置、走向、深度及管道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目前常见的地下管线探测仪主要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直连法、夹钳法、感应法分别对不同种类的管线进行探测。地下管线探测仪在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时,需要人工手持便携式手柄提起电磁波接收器对线路进行探测,而由于接收器重量通常很大,长时间手持易造成工作人员体力透支,降低工作效率。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1921942436.7”所公开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解决了接收器重量较大,长时间手持易造成工作人员体力透支,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发射机放置在地面时需要再次移动改变位置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自己手提或者将装有接收机的移动架移动到发射机旁,将发射机装载在安置框内,但是这样的一来一回移动降低了探测效率也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盒体,盒体的内部放置有发射机,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卡棒,卡棒插入在卡口的内部,且卡口开设在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内部两侧设有挂口。
[0005]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时,工作人员需要推动本技术至待探测管线的目的地,手握第一推把或者第二推把来推动本技术至目的地,到达使用位置后工作人员打开箱门,从箱体的内部取出放置在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等设备,将发射机放置在盒体的内部,并利用连接线将其一端连接在发射机上,另一端连接在下水井内的管道上,连接完成后打开发射机,工作人员将接收机插入安装在支架的内部,利用其两侧设有的挂杆挂在挂口的内部,以此固定将接收机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内部,安装在内后工作人员将横置的卡棒转动呈竖置,这样卡棒就会从卡口的内部脱出,完成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分开操作,工作人员手握第二推把推动或者拉动第二框架,移动接收机以此探测地下管线,当需要检测其他下水井内的管线时,工作人员需要移动发射机,工作人员可手握第一推把来推动或者拉动第一框架,这样盒体内部放置的发射机就可以移动改变使用位置。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箱体。箱体的安装使管线探测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等设备可以放置在内,提供了放置位置,便于同本技术一起移动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部底表面均连接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安装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以进行移动,达到了便于本技术进行移动改变目前使用
的位置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部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推把和第二推把。第一推把和第二推把的安装使工作人员方便推拉移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提供了施力点。
[0009]优选的,所述挂口的内部卡有挂杆,挂杆固定在接收机的两侧,且接收机插入在支架的内部中间。通过挂口和挂杆的配合,使接收机可以插入安装在支架的内部中间,达到了插入固定安装的效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转动的卡棒卡入卡口完成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连接,在需要同步移动时可以连接在一起移动,在内部安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需要分开使用时可分开使用,分开使用后可独立推拉移动,不用人工手持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移动更换位置,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框架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推把;2、第一框架;3、箱体;4、盒体;5、万向轮;6、转轴;7、卡棒;8、发射机;9、支架;10、接收机;11、第二框架;12、第二推把;13、挂杆;14、挂口;15、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第一框架2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盒体4,盒体4的内部放置有发射机8,第一框架2的一侧通过转轴6转动安装有卡棒7,卡棒7插入在卡口15的内部,且卡口15开设在第二框架11的一侧,第二框架11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架9,支架9的内部两侧设有挂口14。
[0019]工作人员需要推动本技术至待探测管线的目的地,手握第一推把1或者第二推把12来推动本技术至目的地,到达使用位置后工作人员打开箱门,从箱体3的内部取出放置在内的发射机8和接收机10等设备,将发射机8放置在盒体4的内部,并利用连接线将其一端连接在发射机8上,另一端连接在下水井内的管道上,连接完成后打开发射机8,工作人员将接收机10插入安装在支架9的内部,利用其两侧设有的挂杆13挂在挂口14的内部,以此固定将接收机10固定安装在支架9的内部,安装在内后工作人员将横置的卡棒7转动呈竖置,这样卡棒7就会从卡口15的内部脱出,完成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的分开操作,工作人员手握第二推把12推动或者拉动第二框架11,移动接收机10以此探测地下管线,当需要检测其他下水井内的管线时,工作人员需要移动发射机8,工作人员可手握第一推把1来推动或者拉动第一框架2,这样盒体4内部放置的发射机8就可以移动改变使用位置。
[0020]实施例二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相较于实施例
一,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框架2的另一侧固定有箱体3,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的外部底表面均连接安装有万向轮5,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的外部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推把1和第二推把12,挂口14的内部卡有挂杆13,挂杆13固定在接收机10的两侧,且接收机10插入在支架9的内部中间。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3的安装使管线探测用的发射机8和接收机10等设备可以放置在内,提供了放置位置,便于同本技术一起移动使用;
[0023]如图1和图3所示,万向轮5的安装使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可以进行移动,达到了便于本技术进行移动改变目前使用的位置效果;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推把1和第二推把12的安装使工作人员方便推拉移动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提供了施力点;
[0025]如图2所示,通过挂口14和挂杆13的配合,使接收机10可以插入安装在支架9的内部中间,达到了插入固定安装的效果。
[0026]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盒体(4),盒体(4)的内部放置有发射机(8),所述第一框架(2)的一侧通过转轴(6)转动安装有卡棒(7),卡棒(7)插入在卡口(15)的内部,且卡口(15)开设在第二框架(11)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11)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架(9),支架(9)的内部两侧设有挂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的另一侧固定有箱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许宝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正宇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