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变色纺织品是指能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光、电、热等)的改变而展现出不同颜色的纺织品,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智能产品。按材料受到的刺激方式来划分,变色纺织品主要有3类:光致变色、热致变色、电致变色。光致变色是指某些化合物在一定的波长和强度的光作用下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对光的吸收峰值即颜色的相应可逆改变。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其本质是材料的化学结构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材料吸收光谱的变化。热致变色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颜色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光致变色纺织品需要附加光源装置,或在某一方向采用特定波长进行辐照激发,应用范围相对有限。电致变色纺织品可通过控制电流或电压的大小调节材料的颜色变化,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可拉伸性差、成本高等缺点,很难满足器件柔性化和可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 制备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溶液: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滴加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边滴加边搅拌,制得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溶液;其中,氧化石墨烯与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0.8~3:1;S2. 制备导电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溶液中滴加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与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8~12,将聚氨酯纤维浸泡在滴加了水性聚氨酯的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溶液中,浸泡后取出烘干,重复浸泡和烘干的操作直至纤维增重15~30 %,最后将纤维置于180~220 ℃的烘箱中进行热还原;S3. 制备电驱动热致变色纤维:热致变色油墨中滴加异佛尔酮,热致变色油墨与异佛尔酮的质量比为12~18:1,混合均匀后将其涂抹在步骤S2制备的导电纤维上,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建华,夏锐,任毅,毕曙光,郭庆峰,程德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