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60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棉织物进行前处理后,在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浸润,而后干燥,再浸渍于多元醇中,控制带液率,最后在高温下处理,清洗烘干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涂层整理技术,在棉纤维表面接枝上聚氨酯分子层,增加纤维间抱合力,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助于提高织物强度和耐磨性,操作简便,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性能纺织制品
,特别涉及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素纤维,产量高、可再生,是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其纤维制品吸湿保温、柔软舒适,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广泛。当前,轻便透气、易加工、可一体成型的飞织鞋面成为热门,常采用涤纶长丝制备,但吸湿性较差不舒适;而棉纤维是生产飞织鞋面的理想材料,但存在耐磨性差、不防水等问题,若能有效改善其耐磨性和疏水性,使飞织鞋面达到耐磨耐穿、透气舒适、轻量柔软、吸湿排汗、防水防污等性能,将有效提升飞织鞋面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性能,拓展飞织鞋面的应用范围,提升其附加值。
[0003]涂层整理法能赋予织物功能性,操作简单方便,但存在高分子与纤维之间结合牢度差、易脱落的问题。热塑性聚氨酯(TPU)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由刚性嵌段和柔性链段交替构成,具有卓越的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水和耐老化的特性,是一种成熟的环保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将棉织物进行前处理,而后置于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于30~40℃下浸润,取出后干燥处理,形成试样A;
[0006]步骤2,将试样A在于30~40℃下浸入到多元醇中处理,烘干,形成试样B;
[0007]步骤3,试样B在高温下处理,热封端异氰酸根(—NCO)被激活,与棉纤维中的羟基、多元醇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在棉织物表面形成聚氨酯分子层;清洗干燥后即得超强超耐磨棉织物。
[0008]所述步骤1中棉织物前处理具体为:将棉织物浸渍于烧碱溶液中处理,随后脱去碱液置于烘箱中低温烘干,得到洁净棉织物。
[0009]所述烧碱溶液的浓度为1~5wt%,所述处理时间为20~30min。
[0010]所述步骤1中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的浓度为1~4wt%,浸润时间为20~40min,此条件下,热封端异氰酸根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棉纤维中的羟基连接,吸附在棉纤维表面。
[0011]所述步骤1中干燥处理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1~1.5h。
[0012]所述步骤2中的多元醇为聚酯或聚醚类,浓度为2~8wt%,带液率控制在10%~20%,此条件下,棉纤维中的羟基、多元醇中的羟基与热封端异氰酸根均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连接,吸附在棉纤维表面。所述步骤2中的烘干温度为50℃~70℃,时间为2~2.5h。
[0013]所述步骤3中的高温为130~150℃,处理时间为20~40min。
[0014]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超强超耐磨棉织物可应用于飞织鞋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棉纤维表面接枝聚氨酯分子层,提高棉织物强力,增强棉织物耐磨性,集涂层优势与纺织品特性于一体,在基本不影响棉织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制备了一种超强超耐磨的高性能纺织面料,且涂层与棉纤维结合紧密,不易脱落。
[0017]本专利技术仅仅采用TPU合成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无需特殊设备,操作过程简化,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并可实现产业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技术处理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棉纤维;
[0019]图2为未经处理的棉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所举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将前处理后的洁净棉纱置于质量分数为3wt%的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在40℃下浸润30min,而后在60℃下干燥1h,接着在质量分数为6wt%的多元醇中于40℃下浸润,控制带液率为10%,取出后在60℃烘箱中放置2h,然后在140℃下加热20min,最后清洗烘干。将经涂层整理后的棉纱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发现棉纤维直径略有增加,且相邻纤维之间产生了一些粘合结构,说明棉纤维表面接枝上了聚氨酯分子层,形成保护层,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技术有效。
[0023]实施例2
[0024]将前处理后的洁净棉织物置于质量分数为1wt%的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在30℃下浸润30min,而后在60℃下干燥1h,接着在质量分数为2wt%的多元醇中于30℃下浸润,控制带液率为10%,取出后在60℃烘箱中放置2h,然后在140℃下加热20min,最后清洗烘干。
[0025]实施例3
[0026]将实施例1所用的洁净棉织物,浸渍于2wt%的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在40℃下浸润30min,而后60℃下干燥1h,接着在40℃下浸润在多元醇中,质量分数为4wt%,控制带液率为15%,取出后在60℃烘箱中处理2h,最后在140℃下加热处理2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脱水烘干。
[0027]实施例4
[0028]将实施例1所用的洁净棉织物,在40℃下浸渍于4wt%的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浸润30min,而后60℃下干燥1h,接着在40℃下浸润在多元醇中,质量分数为8wt%,控制带液率为20%,取出后在60℃烘箱中处理2h,最后在140℃下加热处理2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脱水烘干。
[0029]以下引入测试例:
[0030]根据国家标准GB/T 21196

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采用Y522N型织物耐磨仪进行测试。将未处理棉织物试样、实施例2

4试样,剪为半径为12cm的圆形,中间留小孔,进行耐磨性能测试,测试前质量为m0,磨损500次之后的质量为m2,磨损量的计算公式为:
[0031][0032]记录第一根纱线断裂的摩擦次数为耐磨次数。
[0033]根据国家标准GB/T3923.1

2013,使用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对未处理棉织物试样、实施例2

4试样进行测试,得到拉伸断裂强力,测试前先校准仪器,每种试样测5次并取平均值。
[0034]未处理棉织物试样、实施例2

4试样的性能对比如下表,发现经涂层整理后的棉织物强力和耐磨性显著增强,得到超强超耐磨棉织物,可用于飞织鞋面等。
[0035]表1耐磨性测试
[0036][0037][0038]表2强度测试
[0039][0040]综上,本专利技术采用TPU涂层对棉织物进行处理,聚氨酯分子层通过氢键与棉纤维连接,结合紧密不易脱落,整理后的织物强度高、耐磨、防水、弹性好,同时能保持织物的服用特性;经TPU涂层整理后的棉织物,吸湿透气、柔软舒适、高强高耐磨、防水防雨;可制得好穿、耐穿且环保的飞织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棉织物进行前处理,然后置于热封端异氰酸酯水溶液中,于30~40℃下浸润,取出后干燥处理,得到试样A;(2)将试样A在30~40℃下浸入到多元醇中处理,烘干,得到试样B;(3)上述试样B在高温下处理后,热封端异氰酸根被激活,与棉纤维中的羟基、多元醇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在棉织物表面形成聚氨酯分子层;清洗干燥后即得超强超耐磨棉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棉织物前处理具体为:将棉织物浸渍于烧碱溶液中处理,烧碱溶液浓度为1~5wt%,处理时间为20~30min,随后脱去碱液置于烘箱中低温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强超耐磨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封端异氰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芳梦金子豪刘赛徐伟红金子敏胡伟俊周文龙马明波金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