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外罩,可移动连接于底座上的龙门架,设置于龙门架一侧的第一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龙门架另一侧的第二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龙门架顶部的顶部清洁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清洁剂存储罐,设置于底座上的储水箱;外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间隔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外罩的内顶部设置有发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座上设置了外罩,外罩具有多层结构,能减缓内部空间的热量散失,在加热管的配合下,内部空间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清洁剂和水可以喷洒到车辆表面而不出现结冰,从而能够对车辆进行有效清洗,可以很好地适应低温环境。适应低温环境。适应低温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洗车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以及特殊用途等。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当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汽车的表面不可避免会有很多灰尘、污渍,这时就需要对车辆进行清洗。传统的方式一般都是靠人力对汽车进行清洗,现如今,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洗车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是现有的很多洗车机都难以适应低温环境,在零下几十度的地区,洗车机存储的水或清洁剂容易被冻结而影响使用,且即使未被冻结,在低温环境下清洁剂和水喷洒在车辆表面也会出现结冰现象,难以对车辆进行有效清洁。比如公开号为CN107697035A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龙门式洗车机,其整体结构即缺乏针对低温环境的设计,难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对车辆进行有效清洁。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罩,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龙门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一侧的第一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另一侧的第二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龙门架顶部的顶部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清洁剂存储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储水箱;所述外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外罩的内顶部设置有发热管,发热管可以在清洗车辆的过程中对内部空间进行一个加热,确保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对车辆进行清洗。外罩的结构可以起到一个保温作用,使内部空间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热量散失。
[0006]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剂存储罐包括第一支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脚上的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第一发热盘。第一发热盘可发出热量加热罐体,使得罐体内的清洁剂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避免冻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包括第二支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脚上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第二发热盘。第二发热盘可发出热量加热箱体,使得箱体内的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避免冻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洗车机可另外设置储能模块,以储存电能来供给洗车机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换气口。由于内部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需要相对封闭的空间,换气口可供进行换气,排出洗车时产生的水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呈S形排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清洁机构和第二侧清洁机构均包括第一清洁支架,与所述清洁支架连接的连接座,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清洁刷;所述龙门架顶部设置有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洁支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气缸。第一侧边清洁机构的第一清洁刷可在水平气缸的驱动下靠近车辆,对车辆进行刷洗,第二侧边清洁机构亦是同理。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清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清洁刷,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清洁刷两端的两个第二清洁支架,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二清洁支架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清洁刷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清洁支架分别连接在龙门架的两侧。顶部清洁机构可通过另外设置的竖直驱动机构来驱动,使顶部清洁机构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以靠近车辆顶部,对车辆顶部进行清洁。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两侧的第一车轮清洁机构和第二车轮清洁机构,所述第一车轮清洁机构和第二车轮清洁机构均包括与所述龙门架可转动连接的第三清洁支架,与所述第三清洁支架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三清洁刷,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清洁刷转动的第三驱动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龙门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清洁支架转动的转动气缸。转动气缸可驱动支架转动,使得第三清洁刷靠近车轮进行清洁。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在底座上设置了外罩,外罩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减缓内部空间的热量散失,在加热管的配合下,内部空间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清洁剂和水可以喷洒到车辆表面而不出现结冰现象,从而能够对车辆进行有效清洗,可以很好地适应低温环境。同时,清洁液存储罐和储水箱都具有加热盘,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避免清洁剂和水出现冻结的情况。另外,本技术还设置了太阳能发电板,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能源,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该状态下隐藏了外罩。
[0019]图3为本技术龙门架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龙门架顶部视角示意图,为清晰表现驱动支架和水平气缸,该状态下隐藏了龙门架的部分结构。
[0021]图5为本技术第一清洁刷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外罩的截面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外罩的内顶部局部图。
[0024]图8为本技术清洁剂存储罐的截面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储水箱的截面图。
[0026]图中包括:
[0027]底座1、外罩2、第一罩体21、第二罩体22、保温层23、发热管24、太阳能发电板25、换
气口26、龙门架3、第一侧边清洁机构4、第一清洁支架41、连接座42、第一驱动件43、第一清洁刷44、驱动支架45、水平气缸46、第二侧边清洁机构5、顶部清洁机构6、第二清洁刷61、第二清洁支架62、第二驱动件63、清洁剂存储罐7、第一支脚71、罐体72、第一发热盘73、储水箱8、第二支脚81、箱体82、第二发热盘83、第一车轮清洁机构9、第三清洁支架91、固定座92、第三清洁刷93、第三驱动件94、转动气缸95、第二车轮清洁机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参照图1至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外罩2,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龙门架3,设置于所述龙门架3一侧的第一侧边清洁机构4,设置于所述龙门架3另一侧的第二侧边清洁机构5,设置于所述龙门架3顶部的顶部清洁机构6,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清洁剂存储罐7,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储水箱8;所述外罩2包括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所述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保温层23;所述外罩2的内顶部设置有发热管24,发热管24可以在清洗车辆的过程中对内部空间进行一个加热,确保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罩,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龙门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一侧的第一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另一侧的第二侧边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龙门架顶部的顶部清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清洁剂存储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储水箱;所述外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外罩的内顶部设置有发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剂存储罐包括第一支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脚上的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第一发热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包括第二支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脚上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第二发热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换气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呈S形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自动洗车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欣,刘宏光,郭永吉,张思奇,刘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大若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