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机技术

技术编号:366955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机,包括栽植盆设置、基质准备和植株管理三个部分;其中栽植盆设置包括盆底设置为网格结构、盆中放置基质、盆内固定架,其中盆内固定架内设置支撑柱;所述基质准备包括绿肥培育、混合碎料和层叠放置;所述植株管理包括移栽、枝条选择、整枝;所述采收机配置收割系统,收割系统内设置剪切刀片。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宜机采的栽培方法,为盆栽铁皮石斛提供了生长条件,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又满足本申请提供的铁皮石斛采收机的作业要求。供的铁皮石斛采收机的作业要求。供的铁皮石斛采收机的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领域,特别是一种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机。

技术介绍

[0002]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市场上价格较高,且收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别称黑节草、云南铁皮、铁皮斗等,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在中医理念中,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含有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血管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药复方及保健品中被广泛应用。
[0003]近年来,随着铁皮石斛市场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目前铁皮石斛生产过程中,较少应用农业机械,铁皮石斛现有的种植农艺,如仿生栽培、大田栽培等,无法配套机械化采收。目前铁皮石斛的采收环节必须依赖人工,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简单优化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等应用于铁皮石斛的采收时,收割方式与种植模式不匹配,易出现无法分批次采收、枝条破碎严重等问题,无法达到农机与农艺有机融合,制约了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植盆设置:栽植盆盆底为网格结构,盆中放置固定架,固定架上内设置用以固定铁皮石斛茎部的支撑柱;(2)绿肥培育:以重量计算,按照牛粪:玉米秸秆:菇渣:发酵菌剂:尿素:水=100:200:100:2:3:200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发酵140~160天,将发酵物晾晒至含水率35%~45%,将其与木屑按重量计算2:3混合,得到绿肥;(3)混合碎料:取河沙过10目筛,得到细沙,将细沙与蛭石按1:1混合得到第一层混料;将树皮破碎成碎片,作为第二层混料;取野草或秸秆叶片粉碎至直径小于1cm的碎片,加入适量发酵菌剂发酵5天,取出发酵物晾晒至含水率低于30%,作为表层混料;(4)基质层叠放置:首先在栽植盆内放置第一层混料,铺平后放置第二层混料,铺平后放置绿肥,铺平后放置表层混料;(5)移栽:选取高度达5cm以上的种苗移栽至栽植盆内,使种苗根系层位于表层混料以下;(6)枝条选择:待植株高度超过12cm后,选取老枝用第一束枝圈收束于支撑柱表面,将新枝剥离支撑柱;(7)整枝:定期将老叶摘除,间隔30天,测量枝条长度,将老枝与新枝重复步骤(6)的操作,将长度超过18cm的枝条,用第二束枝圈将其收束于高度18cm处;间隔一段时间,将长度超过26cm的枝条,用第三束枝圈将其收束于高度26cm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宜机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植盆高度为15cm、顶部直径为12cm、底部直径为8cm,栽植盆底部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益平解鸿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