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预锂电芯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66949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预锂电芯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预锂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一面的负极材料层和设置在负极集流体另一面的预锂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锂负极片在后期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时,其上的预锂化层会在电池放电阶段,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通过电解液扩散到电池内,即可有效补偿充放电过程中的不可逆活性锂损失,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静置,预锂效率高,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预锂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预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预锂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方便的的储能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当前锂离子电池性能还未达到人们的需求。电池性能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成为提高电池性能主要的研究方向。
[0003]由于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或化成分容时,负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体积膨胀,会消耗掉部分锂离子,造成不可逆锂离子的永久性损失,降低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正极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并且伴随着SEI膜的破裂、再生循环,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越来越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是采用预锂化技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逆循环容量和长寿命循环性能,活性锂补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有技术中负极补锂的方法存在组装成原电池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静置使锂片上的锂逐渐和负极片反应,该过程耗时长,导致预锂效率较低,例如,中国专利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锂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一面的负极材料层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另一面的预锂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锂负极片为叠片式电芯用预锂负极片或卷绕式电芯用预锂负极片,当所述预锂负极片应用于叠片式电芯时,所述叠片式电芯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所述预锂负极片;当所述预锂负极片应用于卷绕式电芯时,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最内圈和最外圈均为所述预锂负极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铜镍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辅助粘结剂和可纤维化的粘结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硅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所述导电剂包括SP、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气相生长碳纤维、科琴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粘结剂包括CMC、SBR、PAA、P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纤维化的粘结剂为PTFE、PVDF或PE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锂化层包括导电胶层和设置在所述导电胶层上的锂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层包括导电聚合物和导电胶层用粘结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锂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层用粘结剂包括聚碳酸酯、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导电胶层用粘结剂和所述导电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

10):(99

90);和/或,所述锂源包括锂箔、锂粉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当预锂的目的为提高首次库伦效率时,所述导电聚合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利强王贝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