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及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48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以及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旋转件、清扫组件和回收组件;在具体应用中,在转动盘上的卡紧部上套设固定待清洁的轴承结构,然后转动盘进行转动,并且使得不同位置的卡紧部依次转动至与清扫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则通过清扫组件的工作,即通过转动清扫刷而对应间隙部位,然后完成清扫;并且,通过喷洒头而向轴承结构上进行喷洒液体溶剂,以使得轴承结构上的油脂等溶解于或者依附在喷洒的液体溶剂上,然后通过转动清扫刷而轻松地完成清扫动作;这些油脂和液体溶剂在清扫的同时而落入到下方的回收箱体内进行回收,通过后续的分离动作额可以把液体溶剂和油脂进行分离而实现回收。可以把液体溶剂和油脂进行分离而实现回收。可以把液体溶剂和油脂进行分离而实现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及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及回收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对于轴承件的缝隙部位的油脂进行深度清洁回收并且具有回收利用功能的技术方案。

技术介绍

[0002]轴承结构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基础结构,其在大量的工业设备和装置中得到了应用,而为了保持其使用的性能并且提高寿命,则一般会在轴承结构上的添加润滑油脂,即保持轴承结构在油脂内环境可以使得其转动效果更好,并且避免磨损。
[0003]然而,大量的轴承结构的使用也必然导致了大量的消耗,特别是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轴承结构而言,例如尺寸在二十公分以上的轴承结构而言,其在轴承缝隙部内具有大量的油脂残留,而当需要对于轴承结构进行维护更换或者进行回收的时候,这些油脂会大量残留在缝隙部位,特别是轴承结构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位置会残留有大量的油脂,而这些油脂很难批量化地从轴承结构上进行脱离,而如果直接把这些轴承结构进行回收,则一方面造成油脂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轴承结构的表面不干净则非常容易对于轴承结构的后续维护或者回收再造形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批量化回收处理轴承结构的缝隙部的油脂残留的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包括旋转件、清扫组件和回收组件;所述旋转件具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具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上用于固定轴承结构,多个卡紧部沿着所述转动盘的边缘周向间隔布置;清扫组件具有驱动结构和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是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用于与所述轴承结构的间隙部位对应;回收组件具有喷洒头和回收箱体,所述喷洒头设置在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上部,所述喷洒头用于对于所述轴承结构进行溶剂喷洒。
[000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具体应用中,在转动盘上的卡紧部上套设固定待清洁的轴承结构,然后转动盘进行转动,并且使得不同位置的卡紧部依次转动至与清扫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则通过清扫组件的工作,即通过转动清扫刷而对应间隙部位,然后完成清扫;并且,通过喷洒头而向轴承结构上进行喷洒液体溶剂,以使得轴承结构上的油脂等溶解于或者依附在喷洒的液体溶剂上,然后通过转动清扫刷而轻松地完成清扫动作;这些油脂和液体溶剂在清扫的同时而落入到下方的回收箱体内进行回收,通过后续的分离动作额可以把液体溶剂和油脂进行分离而实现回收。并且该动作基本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并且使得回收得到的轴承结构上油脂得到了去除,非常方便对于轴承结构进行回收,一举多得。
[000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预处理件,所述预处理件具有支撑块、固定板和预处理
头,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与所述间隙部位对应设置;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滑动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轨道内,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可转动的所述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000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预处理件可以预先地向轴承结构上进行喷洒液体,以起到实现预处理即预先湿润轴承结构或者说预先地把轴承结构上的油脂进行溶解吸附的目的。
[0009]另外,通过伸缩气缸的作用则可以使得转动清扫刷远离或者靠近轴承结构。
[00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卡紧部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卡紧电机、卡紧盘、固定框体和卡紧杆,所述卡紧盘上具有弧形斜置槽孔,所述固定框体上具有插孔,所述卡紧杆具有内驱动头和杆主体,所述内驱动头通过带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斜置槽孔内,所述杆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插孔内。
[00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安装框体、电动伸缩杆、驱动主杆、从动弯折杆、支撑副杆和夹紧片,所述安装框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具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驱动主杆,所述驱动主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弯折杆一端,所述从动弯折杆的一端则连接所述夹紧片,所述夹紧片则铰接在所述支撑副杆上,所述支撑副杆则铰接在所述安装框体上,所述夹紧片上具有转动清扫刷;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基板则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电机和所述基板则设置在伸缩气缸上。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废油脂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具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具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上用于固定轴承结构,多个卡紧部沿着所述转动盘的边缘周向间隔布置;清扫组件,具有驱动结构和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是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用于与所述轴承结构的间隙部位对应;回收组件,具有喷洒头和回收箱体,所述喷洒头设置在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上部,所述喷洒头用于对于所述轴承结构进行溶剂喷洒;蒸馏罐,设置在所述回收箱体下方,所述回收箱体内的液体流入到所述蒸馏罐内以用于蒸馏;过滤罐,设置在所述蒸馏罐的一侧,所述蒸馏罐下方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而与泵连接,所述泵则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罐连接,所述过滤罐内用于回收的油脂的过滤。
[0013]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预处理件,所述预处理件具有支撑块、固定板和预处理头,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与所述间隙部位对应设置;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滑动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轨道内,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可转动的所述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卡紧部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卡紧电机、卡紧盘、固定框体和卡紧杆,所述卡紧盘上具有弧形斜置槽孔,所述固定框体上具有插孔,所述卡紧杆具有内驱动头和杆主体,所述内驱动头通过带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斜置槽孔内,所述杆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插孔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局部侧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包括旋转件10、清扫组件20和回收组件30;所述旋转件10具有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11上具有卡紧部40,所述卡紧部40上用于固定轴承结构5,多个卡紧部40沿着所述转动盘11的边缘周向间隔布置;清扫组件20具有驱动结构50和转动清扫刷51,所述转动清扫刷51是环形结构52,所述环形结构52用于与所述轴承结构5的间隙部位6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具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具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上用于固定轴承结构,多个卡紧部沿着所述转动盘的边缘周向间隔布置;清扫组件,具有驱动结构和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是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用于与所述轴承结构的间隙部位对应;回收组件,具有喷洒头和回收箱体,所述喷洒头设置在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上部,所述喷洒头用于对于所述轴承结构进行溶剂喷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件,所述预处理件具有支撑块、固定板和预处理头,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多个的所述预处理头与所述间隙部位对应设置;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滑动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轨道内,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可转动的所述转动清扫刷,所述转动清扫刷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卡紧电机、卡紧盘、固定框体和卡紧杆,所述卡紧盘上具有弧形斜置槽孔,所述固定框体上具有插孔,所述卡紧杆具有内驱动头和杆主体,所述内驱动头通过带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斜置槽孔内,所述杆主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插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安装框体、电动伸缩杆、驱动主杆、从动弯折杆、支撑副杆和夹紧片,所述安装框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具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驱动主杆,所述驱动主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弯折杆一端,所述从动弯折杆的一端则连接所述夹紧片,所述夹紧片则铰接在所述支撑副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健邵安仓耿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