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的智能上肢假肢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假肢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的智能上肢假肢。
技术介绍
[0002]人类上肢是一种高度复杂并具有很高灵活性的结构,能够完成多种动作,然而由于事故﹑疾病等原因,每年都有很多人失去上肢,在截肢后上肢残端仍然保留着运动功能,可以通过肌电感应片采集肌肉活动时皮肤表面传送的微弱电流信号或肌肉的软硬程度来推断人的行为意识,因而截肢者可以使用智能上肢假肢代替部分健康肢体的功能,来完成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活动,对改善残疾者生存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智能上肢假肢在提运物品过程中,常发生物品过重造成肌电感应片粘贴位置移动,甚至造成智能上肢假肢脱离的情况,进而影响智能上肢假肢工作的可靠性,而且智能上肢假肢长时间运动时,上肢残端皮肤分泌的汗液会严重影响肌电感应片所获取信息的稳定与准确性,同时影响智能上肢假肢替代残疾人完成上肢活动的效果,此外智能上肢假肢内部通风干燥的能力较差,导致皮肤分泌的汗液在残肢端皮肤上累积,并影响智能上肢假肢穿戴使用的舒适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的智能上肢假肢,包括智能上肢假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上肢假肢主体(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超重提醒机构(7),多个所述超重提醒机构(7)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假上肢护筒(4),所述假上肢护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自适应调节机构(8),所述假上肢护筒(4)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带(5),两个所述连接带(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的智能上肢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提醒机构(7)包括与连接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筒(71),所述圆筒(7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绝缘条(72)和变阻导电杆(73),所述圆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导电块(74)和密封块(75),所述导电块(74)和密封块(75)的外壁均与圆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块(75)的下表面与导电块(7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杆(76),所述绝缘杆(76)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77),所述弹簧(77)的两端分别与圆筒(71)的顶端内壁和密封块(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杆(76)的顶端穿过圆筒(71)的顶端内壁,并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警示灯(7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的智能上肢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机构(8)包括与假上肢护筒(4)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网筒(81),所述连接网筒(8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分散网片(86),所述连接网筒(8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硅胶网舒适层(82),所述连接网筒(81)的底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轴流风扇(83),所述连接网筒(8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智能上肢假肢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张秀峰,陈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